国产自研手机系统:厂商角逐,生态争霸,到底谁能引领未来?

大眼知天下 2023-12-02 10:04:04

嘿,大家好,我是"大眼",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手机系统的大事。最近,手机厂商们纷纷开启了自研系统的大幕,你有没有被这场操作系统的风暴刷屏的新闻刷到眼花缭乱呢?一时之间,华为的鸿蒙、小米的澎湃、vivo的蓝河、OPPO的潘塔纳尔,各家厂商纷纷加入这场争夺未来手机生态的大战。

先不说谁是自研,谁不是,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摆脱安卓这个大佬的控制,以免被垄断、卡脖子。毕竟在科技发展的时代,垄断是被深深忌惮的,大家都希望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其次,布局生态,抓住万物互联的红利。你用了某品牌的生态,就离不开它了,这是一种用户粘性的体验。最后,差异化竞争,因为不同系统下的体验和功能都有所不同,差异化才能让你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那么,华为的鸿蒙是如何一步步崭露头角的呢?早在2012年,鸿蒙的规划就已经开始,但真正引起关注是在2019年5月,谷歌停止对华为提供安卓服务后。这也让华为认识到自研系统的紧迫性。随后,2019年8月9日,鸿蒙正式亮相,但最初并未用在手机上,而是先用在智慧屏等设备上。到了2020年,HarmonyOS 2进入更多产品,最终在2021年正式搭载在Mate 40等手机上。鸿蒙系统通过统一控制中心,实现多设备的互联,让华为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车机、穿戴设备、智慧家居等。

不得不提的是华为的1+8+N战略,其中车机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领域,通过鸿蒙系统在车内实现更智能的交互,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促进了鸿蒙生态的扩张。不过,鸿蒙系统虽然发展迅猛,但目前还未完全摆脱安卓,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小米的澎湃OS。小米直接承认了其是基于安卓更深层次开发的,与鸿蒙的差异在于底层先过渡使用AOSP,然后通过Vela系统负责IoT设备之间的互联。小米的战略是人、车、家,早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IoT设备,并在2017年正式研发,通过手机作为切入点,逐步推广生态链设备。小米的Vela系统作为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平台,与HarmonyOS Connect一样,实现了万物互联,构建了丰富的人机交互。

小米迈出的这一步与华为合作,同时又与其竞争,形成了有利于消费者的竞争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生态链设备丰富,通过IoT方面的布局,吸引了开发者的目光。小米在这场争夺中,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实力。

vivo的蓝河系统。虽然目前还没有应用在手机上,但已经在vivo Watch3智能手表上亮相。蓝河系统是由Rust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与AI大模型深度捆绑,直接内核运行。虽然目前只应用在智能手表上,但通过适配大量中低端设备,展现了vivo的智能化操作系统愿景。尽管vivo相对于华为、小米起步较晚,但其在智能手表领域的先发优势,也让人对其未来的发展保持期待。

还有OPPO的潘塔纳尔系统,其属于ColorOS的一部分,拓展了操作系统的智慧跨端能力。潘塔纳尔系统介于操作系统与App之间,主打智慧跨端。虽然目前还处于体验阶段,但OPPO通过与支付宝、百度地图、美团、QQ音乐等的合作,逐渐构建了自己的生态体系。然而,OPPO在自研系统方面的起步较慢,生态丰富度相较于华为和小米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荣耀的MagicOS 8.0。据说使用了荣耀自研的系统,并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MagicOS在视觉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强调简洁与高效。然而,由于荣耀与华为解散关系,MagicOS的发展面临了一定的挑战。虽然荣耀在售后服务、渠道布局等方面有优势,但在自研系统方面仍需努力。

自研系统的兴起标志着手机行业迎来了新的变革时代。每个厂商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以实现差异化竞争。未来,这场争夺生态的战争将更加激烈,而真正能引领未来的,将是能够在自研系统上构建强大生态并赢得用户认可的厂商。这也让我们期待着手机系统的未来,到底谁能成为引领未来的领军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84

大眼知天下

简介:大眼知天下,是您获取深度社会新闻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