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是学者们一点点补全的,其中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古人墓葬中的陪葬品研究发掘的。
考古工作者们就像绳结,一边系着历史,一边连接着现代。
他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能够跨越成百上千年,完成一场特殊的精神对话。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各种文物的出土现场,但真实的考古过程似乎并不常见。
遗址是如何发现的,又是如何确定地下有文物的。
遗址
文物是否具有挖掘价值是怎么判断的,确定要进行考古工作后,第一步是如何展开的。
无法让大型机械参与的挖掘,考古人员又是如何应对的。
挖掘出来的文物是如何清理的,之后是怎么保管的,上面记载的信息又是怎么提取的。
从刚发现到最后展示在我们眼前之间的工序是怎么样的?
以上种种疑惑,相信没有人不好奇。
今天,我们就通过湖北潜江代滩明代李氏家族墓地的考古工作一探究竟。
现代与历史的撞击2022年1月,湖北省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
工地现场遍布各种大型的现代机械,在科技的加持下,工程进展的十分顺利,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相应的工程进度。
但在这个时候,一个发现打断了施工进程。
施工人员在潜江市东南方向的一座村庄里,发现了一只雕刻赑屃(bì xì)。
现场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马上意识到,这块土地的下方极有可能埋葬着文物。
施工方不敢耽搁,立马把情况告知了潜江市博物馆。
博物馆方面接到消息后丝毫不敢怠慢,立马派出了工作人员去保护现场。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了那只赑屃,尽管被埋在地下多年,赑屃身上的纹路还是十分清晰。
赑屃
赑屃是只存在于古代传说中的生物,我们都十分熟悉的“龙生九子”的传说中,就有赑屃的身影。
据传,赑屃是龙的第六个孩子,也有人说他是第一个孩子的。
但不管排行第几,赑屃都是吉祥的象征。
因为赑屃的外形参照了龟的样子,所以人们把它视为长寿的符号。
赑屃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被张衡用于《西京赋》中。
在张衡的描述中,赑屃力大无穷,喜欢背重物。
赑屃
所以古人在建造祠堂或者为亡者建碑立传时,都喜欢把赑屃雕刻成驮着石碑的样子,还会在石碑上面雕刻上亡者的生平。
在潜江发现的这只赑屃的背上并没有石碑,但留有放石碑的凹槽。
所以工作人员判断,石碑应该还在地下。
又因为赑屃不会单独出现,一般都存在于庙堂或者墓群中。
所以工作人员认为,地下应该有一个墓葬群。
为了保护文物,潜江市文物部门立马派出了考古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勘察。
考古人员利用工具对地底下的土壤进行了采样观察,很快就发现了地底下的土壤有过施工迹象。
这个发现证实了之前的猜测,地底下真的存在墓葬。
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古人员判断地下很有可能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墓葬群。
2022年3月2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了考古人员前往潜江,协助潜江市的考古人员进行挖掘。
两方考古人员以赑屃出现的地方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对周围两万多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勘探。
最终在地下发现了一个用砖墙围起来的区域。
考古人员推测,这圈砖墙围起来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墓葬群的所在地。
之后考古人员在砖墙所在的位置进行挖掘,经过20多天的努力,终于挖出来一座颇有气势的古代陵园。
等陵园的全貌出来后,考古人员发现陵园大致为一个圆形。
主要弧度在西面的墙上,而东面的墙则为一条直线,就像被切了很小一块的月饼。
考古人员推测,这是为了遵守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概念。
对砖墙进行了取样后,考古人员发现里面的建筑用材有石灰。
根据石灰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历史,考古学者推测陵园的建造年代很有可能为明朝。
因为陵园的占地规模较大,所用建筑用材在当时又属于高价用品。
所以学者认为陵园的主人肯定身世显赫,很有可能是明代的贵族。
贵族的用品最能体现当时的文化程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所有考古人员都摩拳擦掌,万分期待接下来的发掘工作。
但天公不作美,在这个时候下起了雨。
这场雨一下就是三天,考古人员的心高高悬起。
他们担心积水囤积,会渗透到地下的文物上,对文物造成腐蚀破坏。
在考古人员的祈求中,大雨终于停了。
太阳出来的一瞬间,考古人员们就冲到了发掘地。
现场的状况让他们的心一沉再沉,只见雨水已经填满了400平方米的探坑。
为了减少损失,考古人员只能展开了紧迫的抽水工作。
等雨水被清理干净后,就露出了下面厚厚的淤泥。
探方的表层基本已经被破坏,上面留存的信息大概率无法提取,这对考古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暴击。
但考古队员们没有时间伤心,他们迅速清理起表层的污泥。
经过几天的劳作,原始的地表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紧接着,一座墓葬被发现,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M3。
他们用专业工具对墓葬最上层的裸露部分进行了试探性挖掘,发现其坚硬无比,就像现代用的建筑性混凝土。
这种坚硬的物体没办法通过人工砸开,机械的进入又会破坏掉墓穴,所以考古人员只能先清理掉周围的泥土。
等泥土都被清除后,一个现代形制的墓顶出现在众人眼前。
专家赶来协助工作,发现墓顶的工艺和用材属于明代典型的三合土浇灌制墓穴。
三合土是由石灰、碎砖和细砂混合而成,经过分层夯实,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
这种工艺在明代的建筑中很是常见,多用于贵族生活的建筑中。
因此,考古人员确定陵园的主人肯定不简单。
工作人员将三合土的样本进行了分装,希望能从中找到墓葬的奥秘。
由于三合土太过坚硬,这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但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小凿子一点点敲碎三合土。
经过十几天的努力,棺木的一角终于被凿开。
明朝与现今的重叠考古人员按捺住心中的喜悦,继续工作。
几天后,一座厚重的棺木终于完整的出现在大家眼前。
棺木整体非常气派,在底下几百年也没磨灭掉它的光彩,由此可见其主人的财力。
仅仅棺盖,就需要四个壮年才能抬起。
抬走盖子后,馆内的情形让考古人员的心凉了半截。
只见里面全是浑浊的积液,主人的尸骨和陪葬品基本已经全数被破坏。
抽干净积液后,棺中的白骨出现,只是上面全是淤泥。
本应该在尸骨上面的衣服全部腐烂,成了粘稠的胶合状。
考古人员对白骨进行了初步的检测,经过对盆骨和眼眶等具有性别特征的骨骼辨别后,确定了尸骨的性别为女性。
但考古人员想不明白,三合土墓葬以密封性出名,棺椁内怎么会出现在积液内。
难道后来被人为破坏过?
就在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的时候,专家发现这具棺椁在墓穴的左方,墓穴的右方是空置的,这很像一座合葬墓。
于是考古人员们马上对墓穴右方进行挖掘,果不其然发现了第二个棺椁。
这具棺椁的位置很低,比第一具棺椁矮了一层。
考古人员据此猜测,后发现的这具棺椁的主人是先下葬的。
棺椁埋下后,又用了三合土浇灌。
在第二具棺椁下葬时,没有凿开先前的三合土,而是直接把第二具棺椁放在了上面,又浇筑了一层三合土。
因此,第二具棺椁埋的浅,三合土浇筑的也少。
所以没能承受住这么多年的雨水和地下水侵蚀。
后发现的棺椁保存良好,没有受到地下水和雨水的侵蚀,里面的陪葬品几乎没有损坏,而墓主人身上则被一层又一层的陪葬品包裹着。
为了能完好的取出陪葬品,考古人员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用布条穿过了陪藏品底部,四五个人合力将其吊了出来。
之后经过半个月的整理,文物们逐渐恢复了原来的样貌。
里面纺织类的物品都保存的相对完好,有护膝,钱包,香包、鞋子和各种衣物。
不论是颜色还是花纹,用肉眼都能看清其原本的样子。
这些物品上都绣着繁复的花纹,用料讲究,每一个物品都在证明它的主人非同寻常。
陪葬品中还有三把折扇,其中两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另一扇则相当完好。
这把扇子扇骨完整,还有光泽度,研究人员觉得上面可能刷过一层漆。
扇面是金色的,上面还有鳞状花纹。
在灯光下流光溢彩,就像重工的工艺品,是明代典型的洒金折扇。
扇音同“善”,是后人对亡者的美好祝愿。
研究人员还在墓主人的袖口中发现了大量纸钱,这些纸钱不同于当时圆形方孔的流通货币,是圆形圆孔的。
但因为这些物品上没有文字记录,还是不能从中得知主人的身份。
就在这时,负责清理棺木的工作人员在棺木底部发现了神秘符号,板材的四角和两端的顶部还刻着“天、圆、地、方”几个字。
经过专家的一番研究,发现神秘符号是北斗七星的变革版。
而那几个字,则是道教文化中对于天地的解释。
北斗七星在古代属于吉兆,据说可以保佑死者在阴间畅通无阻,也是后人对亡者的美好祝愿。
可目前唯一能得知主人生平的墓志铭还没找到,考古工作仍在继续。
考古人员围着棺椁出土的地方,向四周加大了发掘范围。
经过几天的努力,找到了四块石质墓志、三块牌坊,上面记载的文字接近3000字。
考古人员小心的清理了上面的泥土,用柔软的纸张对上面的文字进行拓印。
随着文字一点点清晰,墓主人的身份揭开了。
他是太学生李可嘉,旁边先出土的是其夫人初氏。
太学生相当于如今的研究生,主要工作是教授王公贵族家中的公子和从地方上选拔来的贡生。
在明代能有这个位阶,说明他的家底十分雄厚。
专家推测李可嘉可能是当地的乡绅,乡绅是游离在官员和平民中间的一种身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乡绅虽然没有官阶,但享有特权。
可以不用缴纳皇粮国税,不用服徭役,见到县官也不用行礼。
根据拓印下来文字,考古人员发现这座陵园是李可嘉为他的家人所建,也就是说这座陵园里还埋葬着其他人。
墓志铭中说,李可嘉安葬在他父母墓穴的北侧。
所以考古人员在李可嘉墓穴的南侧进行了挖掘。
在距离李可嘉墓穴十米的地方,考古人员挖到了新的墓穴,将其命名为M4.
M4中的墓穴保存的也很完好,考古人员用同样的办法取出了里面的陪葬品。
跟M3两个墓穴不同,M4中的尸骨被布包裹了起来,封口处还系着很多麻花状的绳结。
考古人员推测,这可能是效仿的襁褓的样式。
意为人生是一个转世轮回的过程,希望能为亡者祈福。
M4墓穴中除了尸骨外并没有太多陪葬品,研究价值不如李可嘉的墓穴。
通过墓志铭的记载,研究人员还找到了李可嘉妾室的墓穴。
后来研究人员整理了出土的全部文字,弄清了李氏家族及近亲等六代人员的人物关系。
还根据李氏家族的事迹和兴衰,补全了那个年代的一些事迹,填补了潜江市关于明朝记载的空白。
历史看起来很遥远,但文物的出现又能把历史展示在我们眼前。
考古工作就像在时空的长河中旅行,在未知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再一步一步的把这些未知变成新的文明。
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文物,全都带着考古人员的心血。
看到历史的每一刻,都要感谢考古人员的付出。
参考资料:
湖北潜江代滩明代李氏家族墓地------极目新闻
潜江代滩明代古墓------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