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幼女婚礼前失踪,找到时怀里揣着一张图纸,十指紧抠着地面

红色风云录 2025-04-15 10:32:52

1958年9月的一个凌晨,当人们在驻地不远的小山坡下发现杨拯陆时,她还没有被完全冻僵。她的身体向前匍匐着,十根手指紧紧抠着地面,朝着基地方向呈前进姿势。

抱着一线希望,人们将杨拯陆平放在地上,解开她的衣服准备做人工呼吸。这时,一张当日填的地质图从她怀里滑落出来。大家使出浑身解数,终究还是没能挽回杨拯陆的生命。

1936年,杨拯陆在陕西西安出生。作为杨虎城将军最小的女儿,杨拯陆本应该享受全家最多的疼爱,然而在她9个月的时候,父亲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蒋介石的逼迫下被迫辞职出国,杨拯陆与父母就此分离。

自此,杨拯陆只能跟着外婆一起生活,抗战全面爆发后又跟随外婆逃难到了四川。动荡不安的生活,让杨拯陆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充满了仇恨,而父母的革命经历,又让杨拯陆树立起伟大的革命理想。因此在西安解放之后,正在读中学的杨拯陆怀着极大的热情加入了共青团,之后又被选为学校团总支书记。

作为学生活动的骨干,杨拯陆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会议和活动上。朝鲜战争爆发后,15岁的杨拯陆在万人大会上讲述了亲人被杀害的经过,不少年轻人深受感染,纷纷报名参军,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洪流之中。

1953年高中毕业之后,杨拯陆毅然报考了西北大学,学习地质勘探专业。后来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表达了立志成为地质工作者的决心。

大学毕业之际,按照杨拯陆的身份,再加上她各方面的突出表现,想要被分配到一些大城市工作很容易,结果杨拯陆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要求去新疆工作,因为那里有很大的沉积盆地,是最有希望找到石油的地方。

根据杨拯陆的志愿,组织上将她分配到新疆石油管理局。领导考虑到她是杨虎城的女儿,决定把她留在机关工作,杨拯陆听说后直接找领导发了一通火:“我连戈壁滩都没见过,怎么能把工作搞好……”

领导拗不过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只好将杨拯陆的名字加入野外勘探队的名单中。

作为勘探队中少有的女性,杨拯陆每天背着厚重的装备,和男队员们一起翻过一座座高山,穿过一片片戈壁。刚开始的时候,杨拯陆很不适应勘探的强度,爬不了几座山就累得气喘吁吁,为了尽快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杨拯陆专挑陡坡爬,体能很快就和男队员们不相上下。

1957年,杨拯陆被任命为117地质勘探队队长,率队向克拉美丽地区进军。那里到处是看不到边的沙漠、寸草不生的荒山和布满砾石的戈壁,进到那里的第一天,杨拯陆就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作为队长,杨拯陆常常把困难留给自己。到野外勘探时,杨拯陆总是忍受着干渴,把水留给队员们,自己则找地上的脏水来喝。遇到经常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区域,杨拯陆就把这一地区留给自己勘测。

有一次,杨拯陆带着几名同志外出勘探,由于路途较远,天黑之后没能返回大本营,只好就地找了一个山洞住下。为了让同志们睡个好觉,杨拯陆主动承担起守夜的任务,结果半夜山洞周围狼嚎不断,杨拯陆就每隔一段时间朝洞外扔一把点燃的茅草,一直到天亮才叫醒同志们。

当大家收拾好东西走出山洞,才发现昨天住进了狼窝里,洞外到处都是狼的脚印。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杨拯陆结缘了此生唯一的恋人,和她一同到新疆的同学谢宏,两人相约克拉美丽的任务完成后就结婚。然而,克拉美丽的任务刚结束,上级又将三塘湖盆地的任务交给了杨拯陆。谢宏心中虽然万般不舍,但还是支持她去完成理想,为此推迟了二人的婚期。

1958年夏天,杨拯陆率领勘探队进驻三塘湖盆地,这里的自然条件比克拉美丽还要恶劣,很多时候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杨拯陆急在心里,表面上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尽可能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到了9月初,勘探任务已经超过了计划,就在队员们为最后的胜利而努力时,一股西伯利亚强冷空气正在朝着三塘湖悄悄袭来。

这一天天亮之后,按照杨拯陆的安排,一部分队员留在驻地准备搬家,杨拯陆和周泽民分别带一个小组出发完成收尾工作。结果刚到中午,天气忽然大变,先是狂风暴雨,紧接着下起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多度。

司机立刻出去迎接杨拯陆和周泽民小组,很快周泽民小组就被接了回来,却始终没找到杨拯陆和技术员张广智。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队员们干脆全体出动,在大雪中寻找二人的踪迹。

可茫茫的戈壁滩实在太大,想找到一个人又何其容易。在五六个小时后,队员们终于在驻地不远处的山坡下发现了一串脚印,顺着脚印找去,终于发现了已经牺牲的杨拯陆和张广智。

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杨拯陆献出了自己22岁的生命。1959年,杨拯陆的骨灰被葬入西安南郊烈士陵园。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为了纪念杨拯陆,将她生前在三塘湖盆地勘察过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