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冰心写信邀请孙立人回大陆,孙立人:我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

红色风云录 2025-03-26 15:57:51

1988年,随着蒋经国去世,台湾政局松动,已经被软禁了33年的孙立人终于恢复了自由。消息传开后,身在大陆的冰心通过熟人给孙立人写了封信,邀请他回大陆看看,不久便接到了孙立人的回信,其中有一句话道出了他心中多少无奈:“……我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

1900年,孙立人出生在安徽巢湖,5岁丧母,9岁跟随父亲前往青岛上学。1923年,孙立人从清华学校毕业后,前往美国学校土木工程,在前往美国的途中,孙立人通过吴文藻结识了冰心。

孙立人熟读四书五经,而冰心则以新文学著称,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让两人的友情由此展开。孙立人在美国的学习结束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投笔从戎,而冰心则专攻文学,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冰心夫妇因不满国民党的腐败,避居在重庆歌乐山,而已经在国民党军中任职的孙立人,由于不是黄埔系,经常要到重庆述职。每次到重庆,孙立人总会登门拜访冰心夫妇,与他们畅谈至深夜。

冰心夫妇曾经有一根手杖,抽出来是一把利剑,是孙立人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当时战场上的战利品大多是武器,不符合冰心夫妇的文人身份,当孙立人看到这根特殊的手杖后,立刻就想到了冰心夫妇,不但能方便他们行走,还能在乱世中防身。

1949年,孙立人随国民党退败到台湾之后,由于他的留美经历和美国军方的密切关系,被蒋介石视为“亲美派”的代表,而蒋介石为了争取美国的援助,不得不任命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兼台湾省防卫总司令。

孙立人上任之后,反对蒋经国在军队中推行政工制度,主张军事专业化,导致二人的矛盾逐渐激化。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曾计划扶持孙立人取代蒋介石,尽管孙立人婉拒,但仍被蒋介石父子视其为权力继承的潜在威胁。

1955年,孙立人的旧部郭廷亮在军中秘密联络少壮军官,计划在蒋介石阅兵时发动“兵谏”。事情败露之后,郭廷亮被捕,蒋经国通过政工系统伪造证据,将孙立人塑造成为“兵变主谋”。

随后蒋介石发布“总统令”,将孙立人革职查办,并将其软禁起来。尽管孙立人多次向蒋介石递交“陈情书”,表示自己“一生忠党爱国”,但全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一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国防部”才宣布恢复孙立人自由,允许其会客和公开露面。得知孙立人被解除软禁的消息后,冰心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在1990年托人给他转去一封自己的亲笔信,邀请他回到大陆看看。

而当时孙立人的身体已经年老体衰,整个人宛如一枝招不住风的弱柳,无论站着还是坐着,都像在打摆子似地颤抖。尽管身体已经如此衰弱,但孙立人还是在当年冰心90岁生日之际发去贺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欣逢九十大庆,敬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一个多月后,孙立人在台湾病逝,临终前留下三条遗愿:不葬在台湾,不进忠烈祠,碑文仅书“陆军上将孙立人”,以表达与蒋氏政权的决裂。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