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78岁大爷宝刀未老,38岁保姆惨遭噩梦,保安:走4个保姆了

琅琊讲武堂 2023-02-10 21:12:14

“这老大爷太难伺候,谁愿意干谁干!”,说完,38岁的保姆朱某甩袖而去,甚至还要去派出所报警。保姆怎么说不干就不干,还要报警去抓这个老大爷?双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经过了解后才知道,在这场案例中,由于这位78岁的陈大爷宝刀未老,让38岁的保姆朱某刚来第一天就惨遭噩梦,而小区的保安还表示:这都走了第4个保姆了,没一个能坚持长久的,实在是太难伺候了!

38岁的朱某在结婚前,她在一家公司做着会计的工作,结婚生子之后,为了家庭考虑这才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宝妈。但她为家庭全身心的付出并没有换来丈夫的理解和尊重,这让夫妻之间的争吵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二人便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带着孩子生活,而且孩子还在上学,家里的大小开支都需要她一个人来承担,这让她萌生了找工作的想法。但由于工作的空窗期太久,而且她的年龄也不再年轻,想要这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不容易,面试时还经常因为年龄的问题频频被拒,为了养家糊口她便转行做起了家政服务的工作。

起初由于之前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朋友帮忙介绍,朱某为了早点赚到钱,在这些年时间里她帮忙带过孩子,也照顾过瘫痪在床的老人,干过不少苦活累活。但在陈大爷这里,经验比较丰富的她却没能坚持多久就主动提出解约,这又是为什么?

78岁的陈大爷晚年丧偶,儿女也都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回来照顾他,于是,为了解决自己生活上的问题,陈大爷的子女便希望找一个保姆来照顾父亲的晚年生活。在谈订单时,陈大爷的子女表示这份工作的内容只是处理一般家务,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朱某没有多想地便答应了下来,随后便被安排着来到了陈大爷所在的小区。

原本,朱某觉得这一次的订单和之前照顾老人的订单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老人的性格合得来,没有太多的要求,这份工作也能轻松完成。而在见面时,陈大爷给她的感觉也和其他老人没有太多的区别,看起来反而还更加和蔼一些,于是在签下合同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而陈大爷的子女看着朱某为人老实、勤快,在将她带进家里后便没有在这件事上多问,于是双方便和睦地相处了一天。次日,陈大爷的子女已经外出工作,家里只剩下了他和朱某二人,在朱某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后,陈大爷便随意地和她聊起了家常。

一开始朱某没有感觉到异样的情况,但随着交流的深入,陈大爷竟然和她谈论起私密的事情,甚至还向其表白,希望她可以一直留在家里陪他。朱某虽然已经离异多年,但在这种事情上还是拿捏得住分寸,而且,当时以为对方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也就没有当回事。

可在当天晚上,她在处理完家务准备回家休息时却被陈大爷拦了下来,说晚上回去太危险,要让她留在家里休息。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朱某当场拒绝了陈大爷的“好意”后便立刻离开了。

虽然经历了一些难堪的情况,但考虑到合同违约后无论是自己的收入还是在行业里的评价都不太好,于是朱某考虑再三后便再次来到了陈大爷的家中。在到了雇主家中后,她还郑重向陈大爷表示,自己只是来他家帮忙处理家务的保姆,不是来和他相亲的,也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希望对方不要再做令她难堪的事情。

听到她的要求后,陈大爷满口答应了下来,但当她在厨房做饭的时候,陈大爷却突然从后方抱住了她,甚至还想将她带到房间里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在挣扎之下,朱某挣脱了陈大爷的控制,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只不过在这件事情发生后,朱某每次做饭的时候都会将厨房的门拉上。

但朱某怎么都没有想到,陈大爷年纪一大把,但精力却很旺盛,接二连三地想要对她做不好的事情,甚至在一天晚上,当她准备离开时,陈大爷却再一次将其拦下,甚至还对其动手动脚,想要和她发生一些不正当的关系,甚至还提出在事后给她一笔好处费。

陈大爷的这番话让朱某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而且接连不断的骚扰也让她不敢继续做这份工作,甚至还拨打了报警电话,要将陈大爷抓起来。可当陈大爷面对警方的调查时,他却一本正经的说自己什么都没做,是她在撒谎污蔑自己,甚至还要朱某拿出证据。

面对完全不同的两种说法,而且朱某也确实拿不出相应的物证来证明自己受到了对方的不法侵害。在调查下他随后又承认确实对她有过搂抱,但那时因为朱某离异多年,内心寂寞空虚,自己为了安慰对方才做出这样的事情,随后也没有对她做更过分的事。

而在走访中,陈大爷的邻居和小区的保安表示:这都走4个保姆了,太难伺候。但对于具体的情况他们也并不知晓。没有证据也就无法立案,在调解下,朱某便解除了双方之间的劳务委托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在本案中,双方之间因相处上的不和,以及疑似受托人受到不公待遇,在要求解除合同时,委托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受托方支付相应的报酬。

(《案例:78岁大爷宝刀未老,38岁保姆惨遭噩梦,保安:走4个保姆了》中,图片为网图仅配合叙事,案例源自新闻报道、裁判文书,当事人姓名系化名;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1 阅读: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