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旋翼机涡轮发动机制造商,也是唯一专注于该市场的公司。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由约瑟夫·斯德洛斯基创立的透博梅卡公司(Turbomeca)。
创始人
约瑟夫·斯德洛斯基于1896年11月出生在波兰,两次世界大战战间期移居德国。他在德国注册了他在汽车行业的首项专利。不久,他对内燃机产生了兴趣,并在1925年至1933年间注册了约60项专利。1930年,他收到了法国政府要求制造一台50马力的双缸柴油发动机验证机的订单。当时科泽特汽车机械有限公司(SAMAC)的负责人安德烈·普拉尼奥尔(André Planiol)被要求制造该验证机。通过这次合作,斯德洛斯基开始了他在法国的职业生涯,并于1932年举家迁往法国。
次年,斯德洛斯基和普拉尼奥尔注册了第一项创新专利:“变循环”压气机。为了运用这项发明,两人于1938年成立了一家公司,安德烈·普拉尼奥尔将其命名为透博梅卡公司(Turbomeca)。
开端
从1939年起,公司所获的合同促使其转向工业化生产。例如,公司获得了法国航空技术局(STAé)S39压气机订购合同。该压气机用于德瓦蒂纳(Dewoitine)D.520战斗机上配备的伊斯帕诺-西扎(Hispano-Suiza)12Y发动机。
公司于1939年9月购买了位于塞纳河畔梅济耶尔(伊夫林省)的工厂,不过该工厂直到1940年6月才正式投入运营。然而,面对德军的步步进逼,法国政府于同年将国防工业南迁。透博梅卡公司也因此迁至圣佩德比戈尔(上比利牛斯省),其业务分为飞机发动机压气机和气体发生器涡轮压缩机。
1941年,安德烈·普拉尼奥尔被派往美国,他在那里创立了Stratos公司,为美国战机生产压气机,并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一直持有透博梅卡公司的股份,直到1954年,斯德洛斯基家族买下了他所有的股份。
1942 年,透博梅卡公司关停规模过小的圣佩德比戈尔工厂,迁至波城(比利牛斯-大西洋省)附近的博尔德(Bordes)。然而,德国人对南部地区的入侵减缓了公司的发展进程,他们夺取了车间大部分的机床设备。
约瑟夫·斯德洛斯基前往瑞士避难,直到1944年8月该地区获得解放后才返回。透博梅卡公司的技术和工业活动得以恢复,并开始转向战争期间出现的新型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
与所有盟国一样,法国政府接纳了许多德国工程师,尤其是航空专家,其中一些人在透博梅卡公司组建了一个设计办公室,专门研究涡轮喷气发动机。
1947年,透博梅卡公司开始B781的研发,这是一款功率为250马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源于一笔被法国航空技术局放弃的订单。在简化了初始设计后,它被重新命名为TT782,并配备一台离心式压气机、一个离心式喷射燃烧室和两台相连的涡轮。这一架构也成为透博梅卡公司后来所有发动机的基础,直到马基拉(Makila)发动机。
初现繁荣景象
20世纪50年代初期,透博梅卡公司开发了两款旗舰产品——玛波尔发动机(Marboré)和阿都斯特 (Artouste)发动机,取得了公司历史上首次工业成功,为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949年,法国航空技术局委托约瑟夫·斯德洛斯基为勒内-勒杜克(René Leduc)的飞机开发一种小型辅助涡喷发动机。该涡喷发动机被命名为玛波尔 I (Marboré I),于1950年4月首次开展测试,并于1951年6月在 Fouga Gémeaux 滑翔机上进行了首次飞行。此后玛波尔成为多款喷气教练机的基准发动机,包括西班牙的Saeta HA200、英国的Miles Student、美国的Beechcraft Jet Mentor和Cessna T-37。
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透博梅卡公司还参与了先进技术的研发,这些技术推动了现代直升机的诞生。从为DH0-11提供动力的阿斯平(Aspin)涡轴发动机,到为SNCASE云雀(Alouette)后续型号提供动力的阿都斯特(Artouste)和阿斯塔祖(Astazou)发动机。
阿杜尔(Adour)涡喷发动机最初是为由SEPECAT制造的英法联合军用飞机美洲虎(Jaguar)而设计的。随着项目的推进,透博梅卡公司迎来了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1965年塔尔诺(Tarnos)工厂建立,标志着阿杜尔锻造厂(Forges de l'Adour)的成功转型。当时该工厂受欧洲钢铁工业重组的影响,正面临关闭的境遇,这也会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而透博梅卡公司的扩张,正好需要这些劳动力,从而为工厂的成功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
塔尔诺工厂逐步聚焦支持性工作。如今,该分支机构已成为透博梅卡公司全球支持与服务网络的中坚力量,也是最大的在役发动机维修基地。2015年,该工厂迎来了成立50周年庆典,并在这一年启动了一项重大的现代化改造项目。
阿杜尔发动机还为日本第一架超音速飞机三菱T2及其单座地面支持衍生机型F1提供动力。1974年8月21日首飞的霍克·西德利“鹰”式(Hawker-Siddeley Hawk)教练机也配备了阿杜尔发动机。该发动机有着极长的生命力:2006年,达索和BAe选择该发动机为法国与英国的无人机提供动力。
危机与专业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系列变革对透博梅卡公司历史产生了多方面持久影响。
随着约瑟夫·斯德洛斯基年事渐高,公司在1973年决定聘请一位总经理来领导公司,他就是杰拉尔·佩蒂卡(Gérard Pertica),Aerospace直升机部的前负责人。1988年,透博梅卡公司创始人去世,他的女儿索尼娅·梅通(Sonia Meton)接任公司总裁。1989年,斯德洛斯基家族控制了拉比纳集团(Labinal),后者两年前成为透博梅卡公司45%的股东, 斯德洛斯基家族以透博梅卡公司的剩余股份为交换,控制了拉比纳集团。因此,透博梅卡成为拉比纳集团的子公司。
来自美国莱康明(Lycoming)LTS101直升机发动机的竞争为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Arriel)发动机技术带来挑战。尽管阿赫耶发动机在投放市场时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最终在直升机领域确立了可靠性的标杆地位。透博梅卡公司成为欧洲直升机公司(Eurocopter)的主要发动机制造商,并为全球其他直升机制造商所熟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面对军用涡喷发动机销量下滑的局面,透博梅卡公司将重心转向直升机发动机,并决定多元化发展,将业务拓展至商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的设计领域。透博梅卡公司与美国公司Sundstrand合作,共同创建了辅助动力国际公司(APIC),开发与销售此类发动机。然而,20世纪90年代直升机发动机市场萎靡不振,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以在APU市场站稳脚跟,这使得公司陷入困境。尽管投入了巨额资金,APU在技术和商业上也取得了成功,但透博梅卡公司还是被迫将APIC的股份出售给Sundstrand公司。
21世纪初直升机市场的复苏使透博梅卡公司得以重新获得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成为该公司的唯一聚焦领域。
透博梅卡公司,塔尔诺工厂 阿赫耶发动机组装
透博梅卡公司 小羚羊(Gazelle)飞行测试平台搭载阿赫耶发动机
1974年,搭载阿赫耶发动机的小羚羊(Gazelle) 飞行测试平台首次试飞
加入赛峰集团
1996年索尼娅·梅通去世后,斯德洛斯基家族决定退出工业领域并转售拉比纳集团。透博梅卡公司于2000年加入斯奈克玛集团(Snecma)的推进业务部门,2005年斯奈克玛集团与萨基姆公司(Sagem)合并后,透博梅卡公司又加入赛峰集团。
2016年,赛峰集团旗下公司更名,透博梅卡公司成为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