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携带AED上岗,让“救”在身边成为现实

中工网 2025-04-16 07:42:06

原标题:快递小哥携带AED上岗,让“救”在身边成为现实

沈峰

据4月13日《珠江晚报》报道,近日,珠海市应急志愿者协会将一台价值两万余元的自动除颤仪(AED)免费交付珠海申通快递员,标志着珠海市快递服务领域首个移动急救平台正式启用。在交付仪式上,应急志愿服务专业人员为快递员朱周胜进行了一对一的急救知识培训,让其快速进入状态,掌握心肺复苏术及AED设备操作方法。

AED是一种便携、易操作的医疗设备,用于心脏骤停后的早期除颤,有“救命神器”之称。据了解,心源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为发病后4分钟,如果单纯等待医疗救护人员到场施救,很可能错过救治时机。在此情形下,我国大力投放AED设备,不断提升其可及性。但现阶段,AED通常配备在交通枢纽、旅游景点、高校、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一旦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街头巷尾,寻找急救设备仍需一定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机动性强,响应速度快。如果能够让他们携带AED上岗,参与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置,有利于拓展AED的覆盖范围,为市民安全增添保障。前不久,武汉市江汉区一名七旬老人被汽车撞倒,昏迷不醒。危急时刻,外卖骑手张宝剑便用随身携带的AED开展紧急抢救,老人最终脱险。就此而言,快递车、外卖车可以成为守护生命的移动“堡垒”,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应急救助中的作用应当被看到。

近年来,除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外,我们欣喜地看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流动急救员”越来越多:一些私家车的后备厢放着AED、急救包,一些骑行爱好者车架上贴着“紧急情况请拦停”的标识……当然,若想进一步提升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能只寄望于某个群体的善举,更重要的是全面普及急救知识,提升民众的急救能力。例如,推动急救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在全社会开展日常的急救演练,让应急救助从专业领域进入寻常百姓家。

鼓励快递小哥携带AED上岗,珠海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推广。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学习急救知识当作分内事,勇于担起社会责任。唯有如此,不幸才能少一些,更少一些。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