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空降小鹏汽车出任总裁,这场被外界称为"传统汽车人改造新势力"的试验,在18个月后交出答卷:小鹏汽车毛利率从-2.5%转正至6.8%,单车生产成本下降2.3万元,供应链危机响应速度提升40%。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位传统汽车操盘手对互联网造车模式的系统性改造。

01 供应链重塑:从互联网思维到制造业铁律
成本管控革命引入汽车行业经典的TCO(总拥有成本)模型,将电池包壳体供应商从7家精简至3家,铝材采购成本降低18%。通过推行通用化平台战略,G6与G9车型零部件共用率提升至63%,模具开发费用节省4.2亿元。1.制造体系升级肇庆工厂导入长城系供应商的焊装工艺,车身焊接合格率从92%提升至97.5%。引入丰田JIT(准时制)生产模式,库存周转天数从35天压缩至22天,单线节拍提升至60JPH(每小时产量)。2.供应链韧性建设建立"双链长"制度,王凤英亲自督导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计划。IGBT模块实现比亚迪、中车时代电气双源供应,芯片储备周期从2周延长至8周,2023年Q4缺芯损失减少7亿元。

02 渠道变革:直营神话的理性回归渠道结构优化将直营店比例从45%调整至30%,在三四线城市发展"轻资产加盟店",单店建店成本从800万元降至250万元。实施"百城千店"计划,终端触点从487个增至812个,下沉市场进店量增长140%。销售效率提升导入传统车企的DCC(Dialogue Control Center)体系,线索转化率从12%提升至21%。销售人员培训周期从2周延长至6周,增设"产品技术专家"岗位,客单价提升1.7万元。售后网络重构推行"1+N"服务模式(1个中心店+N个社区快修点),服务半径从50公里缩短至15公里。开发可视化维修系统,常用件备货满足率从78%提升至95%,用户投诉率下降37%。

03 组织能力进化:传统经验与新势力的化学反应制造人才输血从长城、吉利引入156名生产管理骨干,建立制造体系"黄埔军校"。焊装车间自动化率从85%提升至96%,冲压件单件成本下降11%。流程体系再造在研发端推行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将设计变更次数降低42%。在质量端导入长城汽车著名的"三不原则"(不接收、不制造、不传递缺陷),IPQA(制程检验)问题检出率提升3倍。跨文化管理创新创设"双核决策"机制,王凤英主抓制造、供应链与销售,何小鹏专注技术战略与产品定义。建立传统车企高管与互联网团队"结对子"制度,产品开发周期缩短15%。

04 战略破局:从技术理想主义到商业现实主义产品定义转向叫停过于前瞻的飞行汽车量产计划,将资源聚焦智能驾驶量产落地。G6车型配置方案从32种精简至12种,激光雷达从全系标配改为选装,起售价下探至20.99万元。技术商业化提速将X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拆分为标准版(3万元)与高阶版(6万元)分级选装,软件付费转化率提升至23%。开放智能驾驶数据工厂给供应商,降低算法开发成本35%。资本运作升级引入大众集团7亿美元战略投资时,王凤英推动签订技术反向授权条款,小鹏可获得大众每台基于EEA架构车型150美元的专利费。与滴滴合作开发的MONA项目,首期获得10万台确定性订单。

05 变革代价与未来挑战
这场改造并非没有阵痛:2023年小鹏研发投入占比从28%降至19%,部分工程师因流程管控加强离职;过于激进的成本削减曾导致G6早期批次出现内饰异响问题。但财务数据的改善验证了战略价值:经营性现金流在2024年Q1首次转正,单车毛利从-1.2万元提升至1.8万元。
当下王凤英面临新考题:如何在保证财务健康的同时维持技术领先优势?当XNGP研发需要持续投入、800V超充网络建设仍需烧钱时,这位成本控制专家需要展现新的平衡智慧。其主导的欧洲市场开拓计划正面临欧盟反补贴调查考验,而MONA项目与主品牌的定位冲突也需谨慎处理。
这位传统汽车"铁娘子"用18个月证明,新势力不仅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更需要制造业的底层基本功。当小鹏G6登顶20万级纯电SUV销冠,当肇庆工厂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终于迎来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基因的真正融合。这场实验的价值,或许将超越企业个体,为整个行业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沿用长城放弃的极致性价比路线,成功复刻在小鹏身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