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调华中当司令,为何不愿指挥张鼎丞?毛主席下狠心调走两大将

乐蓉评历史 2024-01-22 06:28:10

1945年,毛主席一纸调令,让粟裕前往江苏,担任新组建的苏皖军区司令员。

调粟裕主持华中军事,是毛主席反复思量的决定。当时全国七个大军区,除东北根基深厚,有20万主力野战军可以依靠外,其余关内的六个军区兵力都很薄弱,特别是处于敌人心腹地带的华中,能打仗的部队满打满算也才5万。

正因为华中形势严峻,毛主席才力排众议,没有去倚重那些老资格的将帅,而是火线提拔军事能力出众的粟裕,让他直接担任军区一把手。

但接到任命的粟裕,却左右为难,不仅第一时间拒绝上任,更是连番越级上报,直接向毛主席请求辞去军区司令员一职。那么粟裕为何坚决不愿当这个司令?又是什么事件,让毛主席最终下狠心,决定改革指挥体系?

一、粟裕的第一反应,是这份委任状接不得。

抗日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简单来说就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而这个战略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八路军、新四军抽调主力部队支援东北,其他军区的力量自然就要被削弱。

相比于位置靠北,有宽阔战略纵深的八路军,南方新四军的处境则要艰难很多。长江以南的各个根据地,都靠近敌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一旦战争骤起,根本无路可退。

为了让新四军摆脱危局,毛主席制定了两个关键性的战略:

第一、新四军位于长江南岸的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

第二、组建新的苏皖军区,负责华中作战。

江南守不住,那就集中力量守江北,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不仅在军事上周旋的余地更大,还可以为避免内战主动做出一些让步,在舆论上占据优势。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

“长江以南各个解放区,不让也得让,争也争不到,何不慷慨一点让出来呢?算总账,没有蚀本,没有吃亏,这个地方失了,哪个地方得,失了一寸,得了一尺,还赚了九寸。”

当然,以退为进,难度也不小。放弃江南,意味着江北必须守住,不然整个长江两岸全丢,等于直接没了半壁天下。所谓“向南防御”,不是被动挨打,而是“江北苏皖地区必须尽力坚持控制,对敌人进犯必须采取打击和歼灭方针。”

要正面迎敌,就必须有一支战斗力强劲的主力作战部队顶着,而毛主席选中的精锐,正是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一师。

一师是粟裕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老底子是长征前从中央苏区北上的红七军团,后来又并入了方志敏在闽浙赣苏区组建的红10军,叶飞的闽东独立师等部分南方游击队,成分多元,阵地攻坚、山地游击都是军中翘楚。

特别是在粟裕的带领下,一师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歼灭日伪军6.6万余人,战绩在整个新四军中都是头一号,说是王牌主力毫不为过。

得知要率部北上,粟裕也是非常兴奋。自从渡江南下抗战,离开苏中老根据地已经将近一年,如今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凯旋而归,自然称得上是衣锦还乡。很快,粟裕就率领部队和地方干部6.5万余人分批渡江北上,并成功与陈丕显、管文蔚率领的苏中部队会师。

也就在粟裕率部北上的过程中,华中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也在同时进行。

为了筹建新的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华中局向延安提名了一套干部班子: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为骨干,并建议军区司令员由粟裕担任。

华中的干部中,邓子恢擅长根据地建设和管理后勤,谭震林虽担任过新四军六师师长,和粟裕平级,但也是政工干部出身。论打仗,不说华中,整个新四军中粟裕也都是头一号人物,由他负责军事指挥再合适不过。

邓子恢

华中局对于粟裕的任用,和毛主席不谋而合。正因为如此,司令员的人选并没有经历过多的讨论,两天后毛主席就直接复电华中局:

“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

同时为了加强华中的干部力量,这封电报中还提到了一点:决定派刚从延安返回华中的张鼎丞任副司令员,辅助粟裕进行指挥。

此时粟裕刚率部抵达长江北岸,对延安和华中的人事安排并不知情。直到后来他赶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参与华中军区的筹建会议,才第一次看到了那份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的电报。

但粟裕的第一反应,是这份委任状接不得。

二、粟裕态度强硬,毛主席无奈让步

粟裕不接这份委任状,只是因为一个人:张鼎丞。

张鼎丞

粟裕不愿意指挥张鼎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张鼎丞年长粟裕9岁,粟裕一直视他为兄长。新四军刚组建时,张鼎丞和粟裕同在第二支队,当时张鼎丞是司令,粟裕是副司令,两人合作多年,关系非常融洽。如今两人职务倒过来,张鼎丞性格宽和,他自然不会计较,但让粟裕去指挥自己的老首长、老大哥,工作中难免会束手束脚。

其次从工作层面来说,张鼎丞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闽西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28年后就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主持华中、华东工作近20年,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擎起南方一角天。

新四军由南方游击队改编而来,因为地缘割裂,很多部队之前都是各自为战、互不统属,相互间也不熟悉,一些官兵们也是只认得自家司令。论在闽西系部队的威望,莫说粟裕,就是两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和陈毅,也不见得比得上张鼎丞。

部队成分复杂,主帅选不好就必然造成磨合的阵痛期。不仅华中如此,当时各大军区整合,干部调换,人事上出现矛盾并非小概率事件。

包括和华中毗邻的山东军区,抗战前期有徐向前坐镇,各方还都平稳协调。但在徐向前返回延安后,山东纵队的朱瑞、八路军115师的陈光轮流上阵,但都管不好这一摊子人情世故,直到最后罗荣桓出马,才费尽心力把几股力量凝聚在一起。

论指挥作战,张鼎丞比不上粟裕。但论组织协调,粟裕也不如老资历的张鼎丞能压住场面。但站在毛主席和华中局的角度来看,华中军区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外部的军事压力,由粟裕挂帅负责军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辅助,短时间内确实最能解决问题。

不过谁也没料到,一向沉稳的粟裕,这一次“辞帅”闹出的动静会这么大。

在见到委任电报的第二天,粟裕就起草了一份电报,直接发往延安:

“昨在华中局阅悉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为此,请求中央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在电报中粟裕还提到,自己已经再三请求华中局撤销自己职务,以张鼎丞为司令员,但都没被通过,所以才会越级向延安发报。

这里其实就涉及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个是华中局已经正式下达命令,并驳回了粟裕的辞帅请求,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另一个是华中局“再三驳回”,态度如此强硬,肯定是征求了张鼎丞自己的意见。

也就是说延安、华中局、张鼎丞三方都认为粟裕能胜任这个司令,反而只有粟裕自己不能接受。要说是谦让,那这推辞的力度显然有些“过度”了。

事实证明,不仅华中局不同意粟裕的意见,延安也驳回了粟裕辞帅的电报,仍坚持由他担任司令员。并且为了重申立场,毛主席还在复电中直接写明:

“邓为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谭为副政委,组织华中军区,粟、谭到前方工作,指挥野战军,邓、张留后方工作。”

这个安排,应该毛主席看出粟裕有顾虑,认为张鼎丞这样的老资格放在副司令的位置上,人情层面过不去。所以毛主席干脆直截了当地将华中分为两个部分,粟裕当司令管军事,谭震林协助,张鼎丞任副司令,配合邓子恢筹划根据地的建设,前方后方各司其职。

看到事情好像尘埃落地,华中局也是第二次下达正式任命:

“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结果当天深夜,粟裕又发出了请求改任副职的第二次建议电,重申前次电报的理由,并在最后恳切地说:

“为慎重并更有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

在这封电报中,粟裕也敞开心扉。他说自己建议张鼎丞为正,自己为副,不是所谓的礼让谦虚,或是顾忌人情世故,而是出于对革命全局利益的考虑。张鼎丞当司令,可以更好协调各方,统筹力量支援前线,而自己挂副职,不仅不耽误指挥作战,还可以集中精力在军事上,不被杂事干扰。

这一次,毛主席也不好再驳回了,于是起草电报,认为粟裕的提议“是有理由的”。同意张鼎丞为华中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任华中野战军司令。

粟裕让帅,真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更专心指挥军事?从之后华中军区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来看,不止这么简单。

当时华中军区的干部来自四面八方,新四军一师、四师干部较多,还有二、三、七师北上后留下的干部。组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指挥班子,如何安排各方面的干部,把领导班子配好,牵扯的方面太多。

和一般司令员习惯任用亲信的风格不同,粟裕不仅坚持搞“五湖四海”的用人原则,还主动推崇“让正职”的行为。他就曾对原苏浙军区政治部主任钟期光说:

“要确定一条原则:凡是一师和苏浙军区的干部,原则上都担任副职,正职由四师和其他师干部担任,由我做起,由你做起。”

为此,粟裕还特意搞了一场京剧团的慰问演出,结束后问干部们哪个角色的戏最好,多数人都说白娘子和许仙,粟裕却说:

“我认为小青演的最好,她虽然是配角,却恰到好处地演出了剧本规定的角色,没有喧宾夺主,没有抢白娘子的戏,但留给观众的印象很深。如果没有她的衬托,白娘子和许仙也不会演得这么好。”

紧接着,粟裕又话锋一转,说到:

“你们愿不愿意当配角呢?现在当正职的愿不愿退下来当副职啊?成立华中军区,我们要和兄弟部队合编,为了顾全大局,搞好团结,我们决定在座的各位正职干部一律改为副职,希望你们当好配角。大家有什么意见?”

粟裕这么说,也带头这么做。他让司令,钟期光让政治部主任,原一师的中高层干部大多担任副职,底下的人自然也都服气。整个华中军区团结一致,几乎没有经历磨合期的阵痛,就完成了军区和野战军的组建。

三、毛主席调走两位主帅,只为让粟裕挑大梁

经历过一次让帅事件后,华中军区正式进入发展的高光时期。张鼎丞掌握全局,以沉稳提升高度,为华中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集中力量支援前线作战;粟裕领衔军旅,以犀利带来锐度,率领华中野战军连战连捷,风头甚至一度跃居全国各大野战军之首。

但是随着华中越打越风光,问题又随之而来。首先是粟裕连续策划的几场好仗,都莫名其妙地半途而废。其次是华中野战军部队屡屡被抽调,编制弄得零零散散,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此,粟裕又做了一件大事,他联名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向延安并新四军军部致电,着重提了两点意见:

第一、华中部队不应再被频繁抽调。

第二、延安和新四军以及华中军区多头指挥,事事须请示,对战情不利。

粟裕提意见,向来是直来直去,他将华中的问题简单概括为四个字:“令出多门”。

当时负责指挥华中军区的,有四个方向:一是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二是主持新四军军部、华东局工作的张云逸等人;三是负责山东军事的陈毅;四是延安方面。

一支部队,四个指挥方面,打起仗各有各的战略,这边要调兵,那边要增援,出现混乱太正常了。张鼎丞还好说,他在军事上是全力支持粟裕的,但陈毅、张云逸负责的战略区域各不相同,因此经常就华中部队的部署问题和粟裕产生分歧。

本来部队就不多,刚打了几场胜仗就被拆分,粟裕就算再好脾气也接受不了。况且他在军事上极有主见,老被其他战区的领导遥控指挥,很多好战略都无法执行。

在军事层面,毛主席同样信任粟裕。正因如此,1947年1月,毛主席决定让陈毅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立新的华东野战军,并着重强调:

“华东由陈毅领导,但军事战役指挥交由粟裕负责”。

两支主力部队合并,并由粟裕主要负责军事,毛主席用一番大动作,彻底解决了华中、华东指挥体系混乱的问题。

当然,这次合并,又和原来的华中军区合并不同。华中说来说去,都是自己人,像粟裕和张鼎丞,都是知根知底的老战友。但山东方面就不同了,不说陈毅、张云逸这些军中大帅,还有陈士渠、宋时轮、许世友这些老资格战将。

所以毛主席让陈毅当司令员,也是帮粟裕压阵,给他充足的时间历练和表现。粟裕也是再次体现风度,让华中干部给山东的干部让出正职,自己担任副职。

后来淮海战役前,毛主席又让陈毅离开华野,前往中原协助刘邓工作。原本的计划是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一职,但又被粟裕“辞帅”,于是决定陈毅仍兼任华野司令,粟裕担任代司令。

华野合并后调张鼎丞入职地方,淮海战役前又调陈毅前往中原。毛主席两次关键的人事安排,核心目的都是想让粟裕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在军事上挑起大梁。而事实证明,专打“神仙仗”的粟裕没有辜负主席的信任。

粟裕的成功,源自在战争中不断地历练,更离不开毛主席的培养,和陈毅、张鼎丞这些前辈的无私助力。没有老一辈的甘当绿叶,哪来这清清朗朗的新中国。

30 阅读:5454
评论列表
  • 2024-09-11 13:01

    性格决定命运

    三共 回复:
    说到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