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实际上一眨眼就过去了。。。
今天杭州哗啦啦下了暴雨,没事儿干的托尼就开始了上网冲浪摸鱼 —— 结果突然一个群友发的截图引起了所有人的唏嘘:
“非法行为停封 3650 天,2025 年 4 月 18 日解封,请规范游戏”

我很好奇这个当年被封号的网友,现在有没有重新把游戏下回来。
我不知道大家对十年前的数码设备还有没有印象 —— 那一年的旗舰手机还是 Lumia 950、iPhone 6s、魅族 MX5,罗永浩发布了用来走量的坚果手机 U1,大疆精灵 3 让无人机这个品类一战成名,GoPro 则是给前一年发布的 Hero 4 相机发布了一款名叫 Hero 4 Session 的小迭代。
然而估计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就在同一年,一家叫 Insta360 的公司成立了,若干年它有了一个大家更熟悉的中文名 —— 影石。
也是那年,影石发布了首款面向C端用户的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这款全景相机巧妙的把自己从一个 “ 独立的相机 ” 变成了 “ 苹果的外挂镜头 ”,方便了大家日常携带的同时,还成功借用了 iPhone 本体的算力。
也因此它让影石声名鹊起,产品一上市就拿下了 2000 万的销售额。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称赞 Insta360 Nano 是一款 “ 了不起的产品 ”。
并且 Insta360 Nano 还成为了 Facebook 首次推荐的中国智造硬件产品。

十年后的今天,我相信差友们已经不会对 “ 全景相机是什么 ” 这种基础概念感到陌生了,因为早在 2023 年全景相机的年出货量就已经超过了百万台,其中影石Insta360 一家更是直接拿下了这个品类里的绝对大头。

假如大家要是对如今 Insta360 的这个出货量还是没啥概念的话,我再给大家讲个前两天发生的事儿吧:年初的时候,“ 邮轮旅行 ” 突然在小红书火了起来,好多人都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从上海和香港出发坐邮轮出海的经历。
小辣椒看到这些帖子之后,也起了五一坐邮轮出去玩的心思,就让我抓紧研究一下相关的出游攻略。
然后我就在 b 站刷到了拉导发布的邮轮评测视频。。。

本来我看视频看的挺认真的,结果拉导突然冷不丁说了这么句话:“ 因为船上不让飞无人机,所以就用全景相机给大家拍一下 ”。
然后就看他掏出一个小三米长的延长杆,插了台 Insta360 X4 上去。。。
好家伙,我不得不说,还真是有无人机那个味儿。。。全景相机居然还能这么玩的?

不光是小拉,如果你经常关注各种视频平台的话,就会发现全景相机这玩意儿存在感越来越高了 —— 以前在我的印象里只有户外爱好者拿它来记录一下旅途,也有摩托佬拿来当行车记录仪。
但是现在我们刷 b 站 、小红书和抖音, 会发现越来越多博主拿它当一个 “生产力工具 ”。
像这种“ 证明地球是圆的 ” 特效镜头。
画面来源@影视飓风

还有这样折叠地平线把自己变成一个仓鼠在里头跑的趣味镜头,这些都已经是基操了。
画面来源:抖音@夸利亚Qualia

更加专业一点,很多摩旅类的 up 主,把全景相机绑在摩托车后面,直接一个人拍第三视角。
画面来源:B站@小丙摩托车评中心

有的博主甚至直接跟Lks 一样,在不能飞无人机的地方拿全景相机配个杆子,当无人机用。
画面来源:B站@创意摄影师Jordi

而且现在真的是,只要在网上搜全景相机,出来的默认就是 Insta360,演都不演了。

u1s1,时间确实是一把杀猪刀,是金子也一定会发光。
十年前,大家只是以为全景相机这种产品会在 VR 内容产业上大放异彩,连 Insta360 也只是觉得自家的产品可以用来帮助新闻记者更好的做全景直播。

但是最终大家却是发现,即使是在没有 VR 的日常生活里,全景相机也有着绝对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形态的相机都取代不了的。
为了搞清楚事情是不是这样,我们也特地联系上了几位不同领域的 Insta360 全景相机使用者,大致交流了下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体验。
滑雪、骑行、摩旅这类博主,他们跟我说,用全景相机主要就是图它能拍的全。
画面来源:B站@Yuan是猿

跟很多有脚本、有剧情的视频不一样,这类极限运动类的记录视频,拍得到往往要比拍得好更重要。
比如我们在一位叫 @Keith Evans 的博主的评论区,就看到了其他滑雪爱好者们拍的帅照,对于他们来说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帅气显然更加重要。

除了滑雪之外,还有摩旅类的视频,这类视频在拍摄时,高光时刻往往不可预测,很多情况下会发生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普通相机拍的话,往往来不及运镜、对焦和构图。而全景相机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不管哪个方位哪个角度,都能先拍下来。
B 站上一位专门玩摩托车的博主 @肆车手_文杰 就跟我们透露,虽然摩托车也有自己专用的行车记录仪,但是这种记录仪一般只能拍到车子前面和后面的情况。
画面来源:B站@机车奶爸AW

而车子两边发生了什么,就只能靠全景相机来拍。之前我们甚至还在一篇文章的评论区看到有人说,Insta360 的全景相机这么用还真就帮他躲过了几次讹诈,甚至还帮忙抓到了逃逸。。。。

而且实际上有这个需求的摩托佬特别多,以至于配件厂商专门给 Insta360 的全景相机开发了可以快拆的摩托车支架和头盔支架。

另外一个专门做摄影教程分享的老哥 @谷雨_深夜视频也跟我们透露,他在出去拍视频的时候也会带一个 Insta360 全景相机。
然后我纳闷,你一个摄影博主要什么专业设备没有, 然后他跟我说,Insta360 的作用是 “兜底”,即使其他所有相机的视角都废了,也能靠着全景相机的 “全景” 视角救回来。

至于主打记录生活的 vlog 类博主,他们用全景相机的原因就更简单了,那就是提升视频的趣味性。
在日常生活的记录中,穿插一两个只有全景相机能拍出来的趣味镜头来升格,无疑是一个摆脱内容同质化的好方法。
更重要的是,全景相机几乎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画面升格工具之一,不需要费心琢磨怎么运镜、怎么构图,哪怕只是简单地举过头顶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用 Insta360 全景相机里的移动延时模式,可以很轻松地在逛历史文化类景点的时,拍出穿越时空的效果。

这种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的特效拍摄方法,对于很多单兵作战的生活类内容创作者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今年,影石也按照惯例,推出了 X4 的迭代款 —— Insta360 X5。
看它 “昼夜随行、视界由你” 的宣传语,显然是奔着提升夜间拍摄的表现去的。

我们也在前一阵收到了影石小伙伴送来的 X5,并且带着它去了一些地方拍摄,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来看一看这台 “影石的十年沉淀” ,值不值得还在观望的小伙伴入手、又值不值得老用户们进行升级。
按照惯例,先来看一眼这台 Insta360 X5 的整体配置。

相比起上一代,Insta360 X5 最惹眼的升级就是这颗 1/1.28英寸的传感器。除此之外,影石不光把之前 X4 的 5nm AI 芯片保留了下来,还额外给 X5 再塞进了两颗专业影像芯片。
事实证明夜景表现的提升真的很明显。对比起X4,X5的画面明显更通透,尤其是在极度弱光的场景下,X5也算是展示了一波什么叫用全景相机 “ 开灯 ”。
随着相机本体一起来的,还有这一桌子的配件。

在里头,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新玩意儿 —— 可替换镜片套装。

这样的配件设计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要知道全景相机的使用场景大部分还是在户外,一些恶劣的环境对镜头是非常不友好的,影石能做两手准备,一边增强镜片耐磨度,一边给到可更换的镜片,考虑得还是很周到的。
即使真不小心把镜片弄花弄碎了,用户也不用花时间到维修点去修了,自己就能换。

正好我们最近行政小姐姐搞了个活动,分享了很多杭州周边踏青的好去处,我直接就带着这台 Insta360 X5 都去逛了逛。一整天拍下来,托尼最大的感受就是,全景相机玩起来真的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简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啊,这两年旅游热起来之后,每回出去玩之后就忍不住想要拍一点东西记录一下,但每次下定决心要拍点什么的时候,都只能想到举着手机从头拍到尾这一招。
很多从短视频平台上学到的拍摄技巧要么是因为手抖没拍好,要么是因为剪辑手法太复杂了,逛了一天回到酒店之后就再也懒得管拍到的素材了。
这时候,没准你真的可以试试全景相机。
Insta360 官方的 App 里,介绍了几个非常容易出片的玩法,托尼基本都是到了景点之后现学的,基本上看一次教程就会了。

比如这种酷炫的旋转转场,看着很复杂,但实际上只要到了每个景点后把 X5 连在杆子上举过头顶转一圈就可以了。
如果是两个人一起出去玩的话,还可以玩最近很火的大头钉旅行转场。只需要把 X5 连在延长自拍杆上,然后让你的手残好友像打地鼠一样上下晃悠着拍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还是嫌太复杂了,也可以直接把 X5 连延长自拍杆这样举着走一走,剩下的交给全景相机去拍。也不用担举着一个杆子拍出来的画面会很奇怪,因为 Insta360 的全景相机的一个看家本领就是自拍杆自动隐形。
这样拍有一个好处就是,即使你当下没想好怎么构图怎么运镜,全景相机也可以把每一个角度都保留下来,供你在后期的时候慢慢想慢慢剪。
让托尼比较惊喜的是,这小东西的续航。这次 X5 给到的电池2400mAh的,但是实际体验感觉远不止这个数值。

我们大概是从下午 1 点多点开始录的,一边玩一边录,录制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到下午五点半的时候,大概还有 28% 的电量。
拍出来的这种全视角的视频剪辑起来也没有我们一开始想的那么难,在相机的剪辑界面里已经提供好了几个不同视角的预设,假如这段素材你只想看到前面的东西,只要点一下下方的前方视角,再点剪一段,想要哪里剪哪里。

回来之后专门问了下影石的哥们才知道,他们这次在 X5 上专门对剪辑的方式进行了优化,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折腾关键帧了,对小白来说也更加友好。
另外他们跟我说,实在是不想处理那么多素材的话,也可以扔给 AI 帮剪,这种简单的旅拍的片子 Insta360 自带的 AI 剪片功能现在已经可以玩得很溜了。

至于最后成片的画质嘛,我们全程每个模式都是按照最高规格来拍的,从相机的交互界面来看,录像最高能够支持到8k的分辨率,据说这个8k 也是通过 11k 分辨率超采到的。
我简单导出了一段,大家可以看一下。
正好我们手上也有一台 X4,拿过来让公司的摩友老哥拍了点视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会发现,X5 相比起上一代 X4,在画面的细节表现上还是有着不小的提升的,全景画面的拼接也非常的自然。
看来这又是升级传感器又是图像处理芯片,在画质收益上还是很可观的。当然我们也很好奇,为啥要在已经有了AI芯片的情况下还引入两颗影像芯片。
影石的哥们儿跟我说虽然都在努力提升画质,但是各个芯片负责工作是不一样的。
两个专业影像芯片,会完成图像处理的第一阶段,降噪、提高亮度。然后专业的 5 纳米 AI 芯片,会继续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完善图像质量,增强细节和动态范围。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团队,每个芯片都有专门的分工,它们严丝合缝,共同创造出更明亮、更清晰、更自然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在低光环境下。
除此之外,摄影同事也跟我们分享,这相机的收声效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基本上听不到什么风噪,他想要的引擎轰鸣声也收的比较清楚。
这可能跟 X5 这次用的专门设计的防风钢网有很大关系,配合上专门的智能风噪模式,效果相比起之前几代都是有明显提升的。

看我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能感觉到了:
全景相机刚出来的时候,它对普通人最大的用处是可以做到先拍摄后取景,不会拍也不会出废片。
因为这几年影石足够卷,在基本的成像性能和新手友好度上都把全景相机卷到了非常牛的水平。全景相机逐渐变成了一个缩短“小白”和“老法师”之间距离的工具。
普通用户拿着影石的全景相机,也从“ 记录生活 ” 向 “ 把生活记录得细腻一点、独特一点、有趣一点” 迈进。人人都能拍一段大片的不再什么口号,变成了一个个实际案例。
这几天在体验 X5 的时候多搜了几次全景相机这个关键词,然后各个平台就开始给我推各种用 Insta360 全景相机拍出来的有趣镜头。
就好比之前我们总说,现在相机越来越厉害了,连自己的黑历史都是高清蓝光的了。
而有了全景相机之后,大家也逐步发现,原本平淡的生活不但越来越高清了,而且靠着这么个小小的全景相机,即使是一日三餐、出门归家也可以拍的这么有趣。
比如以前只能出现在动画和特效片里的 “ 一拳打出地球” 的镜头。
画面来源:抖音@ 鹿鹿拍拍拍

还有利用全景相机的鱼眼效果,把不同景点拍成不同星球的旅拍。
画面来源:抖音@桃加柒

就连吃个零食,都能拍出这样仓鼠觅食的趣味镜头。

当然啦,像所有的工具一样,全景相机落到普通人类手里之后,也免不了被拿来搞抽象,比如有的抖友就这样水灵灵地拉上几个好姐妹,开始了 “ 踏平地球 ” 的快乐尝试。。。
画面来源:抖音@Lat

又或者这样的。。。(因为过于抽象笔者看完已阵亡)
画面来源:抖音@萌猪少女

其实很多产品都经历过这样的演变。一开始只是被一小部分人图新鲜拿来玩了玩,但尝试过后发现,有了这样的产品之后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体验,竟然可以这么轻松就获得。
我不知道差友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 咱们平时用手机、相机去拍照录像,是不是老觉得差点意思?很多特好玩、特难忘的时候,过后翻照片视频,总感觉没把当时那种热闹劲儿、那种氛围很难靠单纯的照片或者视频留下来。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厂商们也一直在想办法:iPhone 给照片增加了 3 秒钟的 Live,Vision Pro 给视频增加了包裹着的沉浸感。
而 Insta360 这类全景相机显然提供了个更巧妙的思路 —— 它们能帮你把当下整个场子,360度无死角地全给包圆儿了!你在拍眼前风景的时候旁边朋友笑得多疯、背后风景多好看。。。曾经那些一不留神就再也留不住的画面,也能被永远的保存下来了。
它可能不会给你的生活加什么高大上的“意义”,但它能实实在在地帮你把那些值得回味的瞬间 —— 不管是爬山时山顶的风让你发型凌乱,还是跟朋友撸串时的傻笑,或是看自家娃满地乱跑的可爱样儿 —— 用一种特别逗、特别全面的方式给存起来。等过个几年再从 Insta360 云存里翻出来看,那感觉绝对不一样。
能让回忆变得这么活蹦乱跳、这么有意思,这不就挺值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