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一般各省都要做总结报告,由于统计方法不一样,可能会出现数据打架的情况;闹出乌龙是难免的。
按照陕西省官宣的2024年国家科技奖的情况;该省一共获得了47项国家科技奖,排名全国第二,是陕西省2024年一件大喜事。
很多人看到这个情况,马上想到了湖北省发布的数据;称在2024年,湖北省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排名国内第二。一下子出现两个国内第二,数据在打架了!
湖北、陕西公布了2024国家科技奖获得情况;年底浙江也发布了国家科技奖的情况,是30项,天津公布的国家科技奖是20项,
陕西省说自己47项排名第二,湖北省说19项也排名第二,浙大的30,天津的20;那么谁是第二呢?国内有多少个“第二”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国家科技奖一般只说第一完成单位的情况,参与单位一般不对外公布的;但是奖励名单中是有名字的;因此也算是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这就造成数据统计方面的差异。
从2023国家科技奖高校部分情况看,按照第一完成单位算;陕西的西交大7项,西工大4项,西电、西理工、西建大与长安大学都是一项,一共有15项,算上科研院所应该不会超过20项的。
湖北的情况是华科7项,武汉理工3项、武大2项,华中农业与地大各一项,一共有14项;算上科研院所的奖项估计也不会超过20项
从这方面说,陕西的47项数据应该是算上参与单位;湖北的19项是否算上参与单位不清楚;但是湖北的武汉大学获得了202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可以抵上好几个其它奖励。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只说第二,没有说第一呢?第一的北京市,科研实力太强大,是一种遥遥领先的局面;其一共获评国家科技奖58项,占到全国28.7%;这其中还包含了清华大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其它省份没有实力与之比较!
像湖北、陕西这样的数据打架情况;实际是一些人的抢功行为。他们只说国家科技奖数量,不说参与情况;例如第一完成单位与参与单位;这个就非常模糊了。然而在数据统计中,一般只算最有含金量的第一完成单位,或者第一作者;至于“参与”有时候贡献有限,还有挂名的,一般不是特别看重!
文末总结
陕西、湖北、浙江与天津谁是第二呢?实际上这些省份的科研实力都很强,属于高等教育发达身份,还有很多科研院所存在;不同的统计口径,结果就会不一样,都是可以说第二;至于各省份为什么不细化数据,原因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