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巨头一次罕见出手

蹬零涉 2025-02-12 03:44:13

德国默克集团向来“不凑热闹”,但这一次罕见出手并购一家公司。

近日消息,默克集团(Merck KGaA) 正就收购美国一家肿瘤biotech——SpringWorks Therapeutics进行着谈判,而默克在一份声明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收购正在谈判,并未完全落地。具体此次收购能不能完成,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但股价反应是很强烈的,SpringWorks Therapeutics(SWTX)昨日收盘涨幅达到了34.06%。

在此时此刻,行业内人士和投资者已经将目光转向了SpringWorks:这家biotech有着怎样的管线,能够让默克集团青睐?而默克集团又有着怎样的需求,需要从SWTX这家biotech得到些什么?

01 SWTX——质地几何?

SWTX的质地是目前行业内人士和投资者主要关注的问题。该家公司的起源也很有意思,它原本在辉瑞旗下,于2017年从宇宙药厂辉瑞分离,与之共同分离的是辉瑞的数条差异化的管线,其中一条名为PF-03084014,该管线2006年进入临床,但它当时的适应症是阿尔茨海默症,2008年才转换赛道,进入癌症赛道。这款药就是接下来要重点拆解的Nirogacestat。

SWTX的主打管线是Nirogacestat——也是其目前唯一的上市产品,该药的靶点比较“冷门,”主要抑制的是γ分泌酶。γ-分泌酶抑制剂(Gamma-Secretase Inhibitor,GSI)对此前经常提到的肿瘤相关的Notch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作用,其可以通过抑制γ-分泌酶对Notch蛋白的水解作用,阻断Notch信号传导。

根据李兰娟院士发表的论文《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cancer: from mechanistic insights to targeted therapies》,该通路的失调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1)可促进恶性肿瘤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这与癌症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2)Notch信号通路参与维持癌细胞的干细胞样特性,从而增强癌症的侵袭性;3)Notch信号通路在癌症代谢重编程和肿瘤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表明其在平衡致癌和抗癌效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4)Notch信号通路还涉及赋予肿瘤细胞化疗耐药性。

(图源: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cancer: from mechanistic insights to targeted therapies)

机制所述这么多,一方面是该靶点确实非常差异化,此前未曾覆盖,另一方面是是突出该药目前在其市场的不可替代性:此前该靶点的适应症聚焦在阿兹海默,而诸多管线例如礼来的Semagacestat在III期临床中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该管线目前在阿尔茨海默症适应症上全军覆没。但没想到的是,Nirogacestat在癌症领域成功开花结果,成为了该靶点“全村的希望”。

然后是最受关注的该管线的布局:如图所示,其单药治疗成人纤维瘤的适应症已经于2023年底获批上市。根据SWTX的三季报,其2024年到9月末,九个月内的产品营收为1.1亿美元,这也代表着Nirogacestat的营收额,也就是说,其2024年整年营收达到1.5亿左右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根据摩根大通分析师预测,预测Nirogacestat的峰值销售额有潜力达到约10亿美元。

(图源:SWTX官网)

此外,该药也在积极拓展其它的癌种,例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复发/难治性骨髓瘤,后者将与BCMA靶点相关的药物进行联用。如果后者能够有较为出色的疗效,那么该药的想象力将会瞬间被打开,成为未来和BCMA双抗联用的黄金搭档之一。

第二条值得关注的管线是Mirdametinib,它是一款MEK抑制剂。在该靶点上比较有名的药物是阿斯利康和默沙东合作的管线Selumetinib,它已经在去年11月完成了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III期临床。但目前还没有公布具体的临床数据,至少证明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根据II期试验NF106,Mirdametinib展现了其在该适应症上初步的疗效——19名患者中,8名患者达到了PR(PR率为42%),10名患者达到了SD,也就是说DCR达到了18/19。

(图源:NF106: A Neurofibromatosis Clinical Trials Consortium Phase II Trial of the MEK Inhibitor Mirdametinib (PD-0325901)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NF1-Related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根据摩根大通分析师的预测,如果获得批准,Mirdametinib的峰值销售额可能达到约7亿美元。

第三条管线是BGB-3245,该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地区上的权益分属,它是百济神州和SWTX共同研发的一条管线,并共同成立了一家子公司MapKure用来孵化该管线。

目前其想象力在于和Mirdametinib的联用,以观察能否开拓更多的实体瘤适应症。

SWTX值得拆解的管线大致如上,总体来说,SWTX从辉瑞分出,目前拥有的管线资产主要针对一些比较罕见的肿瘤疾病,但也有一些潜在有看点的联用疗法,并且和诸多大药企也有合作。最重要的,目前SWTX已经有产品进行了初步的商业化验证,整体质地确实不俗。

02 默克当前情况

默克上一次收购发生在2023年,收购的是一家基因递送的公司——Mirus Bio,自此之后便没有在收并购上进行出手。但默克并不缺钱,它此前曾表示自身拥有约150亿欧元的资金,这也是它能够进行大规模收购的底气所在。那么默克是否有并购的需求呢?

(图源:默克公司官网)

默克的管线情况如图所示。笔者一直倾向于对于MNC的肿瘤布局而言,首先要找到这家MNC在联用疗法上的“基石”(backbone)。而默克的基石主要是它的PD-L1单抗——avelumab。但相比其它热销的PD-1/PD-L1单抗,默克的Avelumab略显适应症拓展有限,也或许是默克此前并未把精力放在肿瘤身上。该PD-L1单抗的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为3.72亿欧元,全年营收大概率不会超过8亿欧元。

而另外的一项证据也可以证明目前默克在这方面布局并不是那么前沿:默克目前最畅销的肿瘤药物是Erbitu,该药是二十年前比较火热的靶点了,而这就是默克营收最高的单品,其获批时间为2004年,离现在已经有20年了。这不该是肿瘤领域该有的光景。

摩根大通预计MRK KGaA的医疗保健销售额将在2025至2028年间以约2%的复合年增长率下降,主要是由于Mavenclad即将到来的专利到期以及Bavencio竞争的持续影响。

默克肿瘤布局上的“单薄”,是需要其它管线进行补充的,并购需求,昭然若揭。

此外,从管线来看,默克肿瘤领域比较有看点的管线是三期的CSF-1R抑制剂——pimicotinib,该药从我国药企和誉引入,该药的具体机制和数据详见文章《小而美Biotech,将迎来重磅催化》,但该药目前在国内也已经迎来了III期数据的读出,暂时出清了管线的预期。

后备比较有看点的管线是选择性PARP1抑制剂——M9466,该药是默克从恒瑞BD的管线,其将与默克的ATR抑制剂Tuvusertib联用,未来重点关注的适应症领域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卵巢癌。

此外,默克还有两条ADC管线——M9140和M3554。默克本身有专有的exatecan平台,用于创建ADC。在ADC这个领域,默克并没有落后于时代。

03 收购浅析

现在的默克,肿瘤管线看起来数量不算多,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个是青黄不接,目前热销单品是20年前上市的,一个是种类上是比较丰富的,并且在ADC上有自身的自研平台,此外,其在去年与AI TechBio公司Caris达成一项多年的合作,用于开发变革型的ADC疗法。

此外,默克至少并不缺少backbone,它有自身的PD-L1单抗作为主干开发多种肿瘤领域的联用疗法,或许可以说它的主干管线不够前沿,不如PD-1/VEGF双抗有想象力,但至少对于默克现在的情况是够用的。

也就是说,大分子领域,默克既有免疫疗法的基石,也有自身的ADC平台用于之后ADC方向的前沿开发。大分子领域,默克自身有不错的实力。

而小分子领域上,默克并不缺少license,比如与和誉的BD是一例。此外,它在去年与Inspirna达成了BD协议,用4500万美元预付款买下了ompenaclid这条小分子管线,该管线被看做RAS突变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新星。

在小分子上进行买买买,是默克肿瘤领域的主节奏之一。本次默克直接选择收购,打包全收,除了看中SWTX前面两条管线之外,我们可以推测默克对其后续的小分子管线极度看好也是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SWTX目前的情况确实很诱人,辉瑞分出来的公司、已经得到了III期临床验证的管线、未来和诸多大药企合作的潜力管线。

但SWTX的前期商业化管线针对的并不是热门肿瘤,这些肿瘤销售额天花板较低,从目前SWTX大涨的情况来看,理性猜测默克应该是要溢价收购,那么默克肯花高价收购这样一家商业化管线天花板不高的公司,这里猜测是针对早期较为有潜力的疗法去的,要么是与BCMA的联用上的想象力,要么是现在还没有进行更多披露的早期管线。

默克在肿瘤领域并不是没有野心,其去年在ASCO上专门展示了其肿瘤管线的总体进展,现在商业化单品上陈旧的默克肿瘤板块,应该到头了。结合默克和恒瑞以及和誉等国内企业进行的交易,未来几年内默克大概率也是国内肿瘤管线的大买家,BD方面,未来可以重点关注其小分子BD的需求。

结语:虽然本次收购还未完全落地,但目前来看其展示的是默克对SWTX未来数条管线的极度看好。

总的来说,默克的收购不是单纯“跟风”,从SWTX以及过往和誉、恒瑞的BD交易,这家老牌MNC更多的是“稳扎稳打”,寻求差异化分子来对冲自身基本盘的风险以及发掘未来潜力。至于这次出手能有着怎样的收益,就需要时间来进行验证了。

0 阅读:16

蹬零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