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姑娘每天放屁数10次,以为只是肠胃不适,结果确诊肠癌晚期

诗槐聊健康 2025-04-01 09:09:16

小明,27岁,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文案策划,身材苗条,五官清秀,是同事眼里的“文艺女青年”。她平时爱喝咖啡、吃辣,生活作息不太规律,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小明有个“小秘密”——最近几个月,她放屁特别多,每天少说也有二三十次,尤其在电梯、会议室这种封闭空间,憋得满脸通红。她捂着肚子自嘲:“这肠子也太能唱了吧!”同事笑她:“你这是吃辣吃多了,肠胃抗议呢!”小明也这么想,偶尔腹痛腹泻,她就吃点药,忍忍就过去了。

可这“尴尬日常”持续了大半年,父母开始起疑。小明的妈妈发现她脸色发黄,瘦了十来斤,裤子松得像借来的。她催着小明去医院:“屁多成这样,不是小事!”小明不情愿:“不就肠胃差嘛,年轻人哪有啥大病?”在父母半拉半拽下,她去了浙江医院。肠镜一查,CT一扫,结果像晴天霹雳:肠癌Ⅲ期,晚期!小明呆住了:“我才27岁,咋就肠癌了?不就是放屁多点吗?”医生叹气:“屁多不简单,这病藏得深,你拖太久了。”

从“放屁”到肠癌:肠子里的“沉默危机”

小明坐在诊室,眼泪止不住。她问医生:“放屁咋就跟肠癌扯上了?”消化内科副主任周锋翻开报告,耐心解释:“多屁本身不等于肠癌,但它可能是肠道求救的信号。你这情况,肿瘤堵了肠子,气体排不顺,才屁这么多。”小明不解:“我还腹泻呢,不是便秘啊?”周锋点头:“肠癌不只便秘,肿瘤刺激肠道,也会腹泻、腹痛。《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研究说,20%的肠癌患者早期有腹泻和排气增多,你中招了。”

小明的病理报告显示,肿瘤长在结肠,已侵入淋巴结。她后悔得直拍腿:“早知道不拖了!”周锋安慰:“别急,查出来还有救。但你这‘放屁几十次’,加上腹泻腹痛,早该查了。”小明嘀咕:“我以为是辣椒惹的祸……”医生摇头:“饮食是诱因,可肠癌有更深的根。”

无独有偶:刘先生的“屁多惊魂”

不只是小明,30多岁的刘先生也有类似遭遇。刘先生是杭州本地人,做自由设计师,身材壮实,平时爱吃烧烤喝啤酒。他最近半年老腹泻,肚子咕咕响,放屁也多得离谱。他调侃:“我这是肠子开演唱会啊!”可腹泻越来越频,他撑不住去了浙江医院。周锋建议做肠镜,结果发现腺瘤,病理一查,已是癌前病变。刘先生吓出一身冷汗:“还好切了,不然就晚了!”

医生说:“你这腺瘤再长几年,可能就变癌。腹泻、多屁、肚子响,都是肠道在报警。”刘先生纳闷:“我才30出头,咋也有这毛病?”周锋笑:“肠癌不挑年纪,生活方式不对,照样找上门。”

肠癌真相:“富贵病”的隐秘杀机

小明和刘先生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肠癌的狡猾。肠癌,学名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肠癌超190万例,中国占40万,发病率年增3%。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统计,中国肠癌患者中,30%确诊时已晚期,5年生存率仅20%。为啥这么凶?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冯玉良说:“肠癌是‘富贵病’,跟吃喝、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

根源一:饮食“作”出来的祸

小明爱辣爱咖啡,刘先生烧烤啤酒不离手,都是肠癌的“帮凶”。《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研究发现,高脂肪、高红肉饮食者,肠癌风险增40%。辣椒、咖啡刺激肠道,啤酒发酵产气,长期下去,肠黏膜受伤,癌变几率飙升。冯玉良说:“现代人外卖、撸串、甜饮,肠子受不了。”

根源二:久坐熬夜,肠道“罢工”

小明加班到凌晨,刘先生宅家不动,肠道蠕动变慢,毒素堆积。《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指出,每周运动少于3小时,肠癌风险增25%。熬夜还扰乱肠道菌群,《自然》(Nature)实验证实,菌群失调可促癌细胞生长。小明苦笑:“我还以为年轻能熬呢!”

根源三:家族史和忽视体检

小明回忆,姑姑40多岁得过肠癌,她没当回事。刘先生体检从不去,觉得自己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研究显示,有一级亲属肠癌史,个人患病风险增2倍。中国45岁以上人群,肠癌筛查率仅30%,远低于欧美70%。冯玉良叹气:“早查早治,哪会这么惨。”

多屁不简单:肠癌的“隐秘信号”

小明的“放屁几十次”,成了肠癌的“线索”。周锋说:“多屁不一定是肠癌,但特定情况得警惕。”肠癌怎么影响放屁?《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研究解释,肿瘤堵塞肠道,气体排不出去,发酵增多,屁就多。肿瘤刺激肠壁,还可能腹泻或便秘。小明每天几十次屁,肠子早乱了套。

冯玉良补充:“肠癌早期没啥动静,晚期才显山露水。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贫血、腹部肿块,这五大信号一个都别忽视。”小明的腹泻腹痛,刘先生的肚子响,都是“警报”。可多少人,像小明一样,以为“肠胃不好”就拖过去了?

这两种“臭屁”要命:别不当回事

小明问:“我放屁不臭啊,咋还肠癌?”周锋笑:“屁臭不臭,得看类型。两种‘臭屁’尤其危险。”

1. 臭鸡蛋味:肠道“腐败警告”

小明没臭屁,刘先生却有“臭鸡蛋味”。周锋说:“这味儿是蛋白质腐败来的,肠道蠕动慢,粪便堆积,细菌分解蛋白,产硫化氢。”《临床胃肠病学与肝病学》研究发现,慢性便秘者放“臭鸡蛋屁”,肠癌风险增15%。刘先生啤酒烧烤吃得多,肠子早“堵车”了。

2. 血腥味:消化道“出血警报”

更吓人的是“血腥味屁”。冯玉良说:“这是肠道出血的信号。肿瘤破溃,血积在肠里,细菌发酵,屁就带腥臭。”美国胃肠病学会(AGA)指南》指出,10%的肠癌晚期患者有此症状,大便还可能黑如柏油。小明没这味儿,可刘先生若再拖,兴许就有了。

周锋叮嘱:“臭鸡蛋味或血腥味的屁,赶紧查!大便黑、腥臭,更是红灯。”小明拍胸口:“幸好我查了,不然真完了。”

肠癌筛查:27岁也别大意

小明确诊晚期,手术加化疗,艰难保命。她问:“我这么年轻,咋不早查?”冯玉良说:“肠癌年轻化了,中国癌症中心数据,20-39岁患者占10%,年增5%。你有家族史,早该筛查。”《中华消化病杂志》建议,普通人45岁起每年查便潜血,高危人群(家族史、三高)30岁开始。小明后悔:“我以为年轻没事,错大了!”

刘先生运气好,腺瘤切了,没癌变。医生说:“肠镜是金标准,能揪出癌前病变。早发现,5年生存率超90%。”WHO统计,全球筛查普及的国家,肠癌死亡率降30%。中国呢?还得努力。

小明的“重生”:从放屁到警醒

化疗后,小明瘦得像纸片,头发掉光,可她咬牙挺着。她戒了辣咖啡,每天粗粮蔬菜,作息规律,还拉着爸妈去做肠镜。她逢人就说:“别学我,放屁多别忍,查查肠子!”刘先生也改了烧烤瘾,运动起来,半年复查没事。他感慨:“屁多救了我一命!”

尾声:屁不简单,命得当心

小明的“放屁几十次”,从尴尬变成教训。27岁肠癌晚期,像一记重锤,敲醒多少人。国家卫健委数据,中国每年新发肠癌40万,1/3可预防。医生喊话:“臭鸡蛋味、血腥味的屁,别不当回事!”从饮食到体检,肠子的事儿,小心为上。小明用命换教训,你呢?少一口辣,多一次查,肠癌绕着走,日子更长久。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中华消化病杂志》. 肠癌早期筛查策略,2022.《中国癌症流行病学报告》(国家癌症中心,202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