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写诗:政治家格局秒杀书生意气,宰相不是白当的

岛主历史观 2020-11-27 10:21:57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在古代所有著名文学家中,官职最高的是王安石,他不仅做到了百官之首的宰相,还主持了声势浩大的变法,无论是当世权势,亦或是后世影响力,均堪称无出其右者。

王安石其人,首先是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然后才是文学家、散文家、诗人。有个著名的故事,最能佐证这一点。

(王安石简介)话说,王安石初出茅庐时,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非常赏识他,还主动赠诗一首: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这首诗叫《赠王介甫》,其中“介甫”是王安石的字,具体内容笔者就不逐句翻译了,大意就是夸王安石写诗堪比李白,写文堪比韩愈,论才华,当今天下没有人能与王安石相提并论。总之,就是一顿海夸。

(欧阳修)欧阳修在当时的文坛首屈一指,有名望,有地位,按理说得到前辈学者如此盛赞,王安石该荣幸万分,但他却给欧阳修回了这样一首诗: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这首诗名叫《奉酬永叔见赠》,其中“永叔”是欧阳修的字。具有内容笔者也不逐句翻译了,总之就是用谦虚的语气表达了这样的言外之意:我王安石的志向可不是舞文弄墨,而是宣扬孔孟之道。何为孔孟之道?治国平天下也!

也就是说,王安石这个人目标很明确,他从很早的时候就公开表明,其志不在文学,而在政治。他要当官,当大官,但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国家社稷、天下苍生。

不得不承认,王安石确实有很高的政治天赋、很毒政治眼光,即便是写诗作文,他也能以政治家的独特视角,抛出常人意想不到的观点。

(王安石)

比如,李商隐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贾生》,其诗曰: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大意就是说,贾谊才能无人能及,汉文帝有如此良臣,却只与他空谈鬼神,全然不提国事民生,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表达的是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王安石也写了一首《贾生》,其诗曰: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他的观点却是,谁说汉文帝轻视贾生了?贾谊的提议,汉文帝都施行了。是否重用,不能单纯以官位高低来论。

(贾谊《过秦论》)

我们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话叫“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真实历史中,贾谊被贬,根本不是因为汉文帝轻视他,而是因为他提出的的“列侯就国”政治举措,侵犯到诸侯们的既得利益,汉文帝心中一直是支持贾谊的,只是因为得罪不起庞大的诸侯集团,所以只能弃用贾谊,以确保朝政稳定。说到底,这是帝王之道,不得已而为之。

李商隐那纯粹是想当然,而王安石才是真的懂历史,对君臣关系也看得更准确、更深刻。

还有个更直观、更著名的例子,那就是同写乌江自刎,王安石对项羽之死的理解,明显要比其他诗人更客观也更深刻。

(项羽乌江自刎)

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样写: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杜牧的《题乌江亭》这样写: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而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却这样写: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抛开文学性不谈,这三个人对时局的分析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对于项羽乌江自刎,李清照高唱赞歌,称颂他的铁骨铮铮,而杜牧呢,他则反过来批评项羽的目光短浅,认为真英雄不该逞一时之勇。

(晚年王安石)

无论是李清照还是杜牧,他们的见解都是很感性的,王安石则不然,他以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冷静分析了楚汉战争的客观形势后,给出了项羽即便苟活,也不可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结论。

论语言之美,王安石的诗或许并不出彩,但若论哲理性和思想深度,以及对历史的独到解读,王安石的诗则是鲜有人能及的。笔者建议大家,可以多读王安石的诗文,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本文完~)

45 阅读:18578
评论列表
  • 2020-12-18 09:55

    王安石比那个司马砸缸厉害多了,奈何保守派实力强大!💉💉

    UC网友18xxxx5782 回复:
    天意啊,宋神宗意志不坚定,他儿子宋哲宗可以,可惜25岁就死了,如何哲宗不死,王安石晚出生几十年,辅助宋哲宗,那宋朝牛逼了
    姑射山人 回复: UC网友18xxxx5782
    你这也是跟李商隐,杜牧一样的想法。王安石变法在当时是不可能成功的。
  • 王安石是治国安邦之才,非一般舞文弄墨书生可比,诸葛武侯言: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不过是雕虫小技[笑着哭]

    用户12xxx24 回复:
    司马光反对的理由是,说王安石的变法无非是把民众的钱变回国库,赞成的人都重用,小人当道,有九个新法,单一个青苗法就搞得民不聊生,监狱里人满为患,有些人逼上梁山,为后来的朋党之争埋下了伏笔,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
    人间大炮二级准备 回复: 用户12xxx24
    大刀阔斧
  • 2020-12-24 09:20

    最喜欢的就是王安石的诗词里表现出来的政治家情怀,跟当时很多词人完全不一样[得瑟][得瑟]。

    海之角 回复:
    过左过右
    用户15xxx12 回复:
    否定地心说没有证明它正确?你还活在地心说里,那没啥好说的
  • 2020-12-18 07:03

    古代当宰相,大部分文学水平也高

    13xxx57 回复:
    数一数几个著名宰相诗人文学家吧。曹操,张九龄,晏殊 ,王安石,寇准,文天祥,副宰相级的还有几个。谁再补充一下[吐舌头咯]
    俎上冻鱼 回复: 13xxx57
    就连蔡京秦桧文学水平都很高[点赞]
  • 2020-12-20 00:4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近朱者 回复: 风影墨寒
    苏轼这个可比王安石的晚好多年,有模仿的嫌疑
    风影墨寒 回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020-12-20 12:46

    安石不出,奈苍生何!介甫公不在乎官位是大参还是平章,后来被贬判江宁府也无所谓。在乎的是新政的施行,是国家的富足

    燕双飞 回复:
    安石不出,奈苍生何,这句是说的东晋谢安石的吧?
    李花开遍 回复: 燕双飞
    可以借用。
  • 2020-12-31 21:28

    天才般的计划,由一群二货去执行,这是王安石的悲哀

  • 2021-01-08 09:32

    相比王公为国为民虽死不渝的情怀担当,苏轼的大江东去,老夫聊发少年狂,人生看得几清明,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等等等都是书生意气的表达,环肥燕瘦的感叹罢了。

  • 2020-12-20 15:12

    那是必然的,唐朝宰相曾点评过初唐四杰,说他们无一个是定国安邦之材,能善终就是幸事了。

    Owl 回复:
    是的,明代方孝孺文章写的好,辅助建文帝时发动改革,恢复奴隶制社会的周礼和井田制。
    伊斯 回复:
    唐朝宰相也是高危职业
  • 2020-12-20 17:47

    一个不爱讲个人卫生的大帅哥王安石

  • 2020-12-18 20:26

    不要拿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铁饭碗

  • 2021-01-07 00:25

    王安石的诗不出彩?王安石是两宋写诗最好的四五个人之一,诗的知名度除了苏东坡和陆游杨万里还有谁

    0000 回复: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辛弃疾写词的,谢谢[得瑟]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回复:
    辛弃疾不服
  • 神话 11
    2021-01-16 20:36

    王安石当时是第一个提出武堂的人吧?就是军事学校。

    angel落花时节 回复:
    范仲淹
  • 2021-02-01 00:33

    [得瑟][得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得瑟]

  • 2021-01-04 21:00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为国续命之人,成则死。不成则悲。。,,。。今之王安石,何人也?

    宇宙之心 回复:
    王安石变法失败了还怎么续命?[呲牙笑]
    用户14xxx93 回复:
    望其项背用错了啊[得瑟]
  • 2021-01-04 20:54

    金陵怀古,古今第一兴亡词。。。。。。。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六朝旧事随流水。。。。。。

    雨水 回复:
    上学是这篇词我背得最熟了。
    楚轩 回复:
    这首诗写的大气磅礴
  • 2020-12-20 14:44

    好,有见地[点赞]

  • 2020-12-20 22:27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 2021-01-16 13:28

    司马光一辈子,除了砸缸就没做过什么好事[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东邪黄药师 回复:
    资治通鉴足以光耀千年
    剑子仙迹 回复:
    资治通鉴夹杂了司马光个人观点的
  • 2021-02-02 11:40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写的好,多年的战争,穷兵黩武,老百姓死伤无数,颠沛流离,谁还愿意再打仗?

  • 2020-12-22 07:36

    自古好人都死的早,郭开太多!

  • 2020-12-26 01:07

    军政事难翻身,正所谓,运去英雄不自由,况项王,一身干才,未曾谋,纵横来去,根未留

  • 2020-12-31 18:30

    曹操也是宰相,还是文学家,政治家,魏王

  • 2020-12-16 16:16

    张九龄呢?

    此间旧少年 回复: 目尽皆繁华
    对的,不过他们中大半文学方面比较全才
    目尽皆繁华 回复:
    唐宋八大家主要是说他们在文章方面的成就,然后才是诗赋,书法等。以韩愈为首。韩愈文风朴实,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称号。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他们四个一个水平。柳宗元,苏洵,苏辙,曾巩,他们四个一个水平
  • 2020-12-30 11:58

    欧阳修说翰林风云三百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说的是王安石文才像李白,韩愈一样厉害。王安石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有朝一日若是能窥见一点孟子的大道(王安石是孟子的粉丝),哪还能盼望拥有韩愈那样“文起八代之衰”的名声呢。

  • 2021-01-06 11:34

    范仲淹才是千古巨相

  • 2021-01-14 21:24

    王安石的明妃曲也是史上最佳写王昭君的

  • 2021-01-30 09:18

    做好的地方有,但做坏的地方更多。三不畏一出,直接掀桌子,续命直接变催命。为反对而反对的党争因他而起,并愈演愈烈。留下的那帮身居高位的学生,更是要多烂有多烂。就因为在个小地方施政成功了,就连其它地方的客观条件都不考虑,直接所有政策强行全铺开,更是扯蛋。

  • 2021-02-02 10:43

    张居正牛不牛,也没有留下什么千古名诗。唐后主倒是流了很多名师,有个鸟用

  • 2021-02-06 11:54

    本人觉得商君才是中国古代和现代最伟大的改革家,至今没有出其左者

    转角希望 回复: 一叶 一世界
    有道理
    一叶 一世界 回复:
    商君伟大不假,然商君背后的君王更伟大!没有明君,商君何以功成!只叹安石,孝公不在。
  • 2021-02-09 11:39

    唐宋八大家都是治国人才,都是有政治功绩的,这点李杜就差了。

  • 2021-02-23 11:19

    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当年约!谁说王安石的诗,文字不美了?

  • 2021-02-23 11:36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应该怎样排呢?

  • 2021-01-03 10:52

    小编不是抄戴建业的吧[笑着哭]

  • 2021-01-09 10:29

    确实理智和情感很难共融

  • 2021-01-16 18:22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2021-02-07 10:13

    曹操的官职不高吗?

  • 2021-02-23 06:28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霸气[捂嘴巴]

  • 2020-12-26 00:32

    哈雷

  • 2021-01-16 15:00

    高见!

  • 2021-01-31 05:47

    明妃曲

  • 2021-02-06 19:38

    王安石是宰相吗?不可能吧!

    飞翔 回复:
    王安石第一次拜相参知政事,就是大家说的大参,副宰相。二次拜相正儿八经的宰相了
    雨夜听风 回复:
    中书门下平章事[呲牙笑],任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就是宰相,也有两个一起兼任的
  • 2021-02-08 19:38

    文学家中官职最高的是唐朝边塞诗人高适。。西川节度使。。唐朝的节度使有多厉害,学过历史的都知道。

  • 2021-02-16 21:34

    王哥用了些什么人,小人误事

    angel落花时节 回复:
    章惇还是可以的
  • 2021-02-24 17:13

    [点赞][点赞]

  • 2021-01-01 11:07

    肯与君王卷土来

  • 2021-01-02 01:35

  • 2021-01-13 08:17

    题目不好。

  • 2021-02-14 15:03

    这诗和贾浅浅比如何

    一叶 一世界 回复:
    敢比浅浅“屎体”者,知天高地厚乎![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1-02-18 00:13

    出发点不同而已,文学就是能自圆其说即可,作者分什么贵贱高低就是不对了,也显得格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