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清朝康熙末年,国库白银的数字有点出人意料。
经过六十一年统治的康熙帝临终时,库内只剩下2716万两银子。
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最后却给儿子留下了这么点家底。
不过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雍正在短短十三年里,硬是把国库存银翻了快一倍,达到3452万两。
到了号称“盛世”的乾隆年间,国库存银却一路跌到了1000万两,这是怎么回事?
康熙八岁登基那会儿,清朝的国库实在窘迫,只有180万两银子。
要治理这么大片疆土,这点钱根本不够看。
三藩作乱、对外征战,每一仗都要花大笔银子。
更要命的是,各地官员贪污成风,税收制度一团乱麻,国库入不敷出。
这种情况下,朝廷必须大刀阔斧改革。
康熙年间的财政改革从农业入手。他制定了新的田赋制度,让官员实地丈量田亩,公平征收赋税。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他亲自到长江、黄河流域巡视,督促治理水患。
这些政策让农民日子好过了,税收自然也跟着上来了。到了康熙中期,国库收支总算平衡了。
可惜好景不长,后期的军费开支和官场腐败又让国库见了底。
临终时留下的2716万两白银,在当时的局势下实在不够用。
康熙的政策方向是对的,可惜监管不够严格。就算是再好的政策,执行不到位也白搭。
农民交的税,有多少被中间克扣了?官员报上来的数字,又有几分真几分假?
这些问题,康熙都没能彻底解决。
雍正继位后看到这种情况,立马就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行动。
他搞了个密折制度,就是让官员直接向他举报各种问题。
同时,他还把以前官员克扣的“火耗银”收归国库。
别看雍正只当了十三年皇帝,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下来,国库白银硬是翻了快一倍,达到3452万两。
这笔钱为后来乾隆朝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不过到了乾隆这儿,情况就变了。乾隆确实继承了不少好政策,可他太喜欢到处走动了。
光是南巡就去了六次,每次都花费巨大。
而且他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把国门关得死死的,错过了向西方学习的好机会。
更糟糕的是,他还纵容和珅这样的贪官,搞得朝廷上下风气败坏。
等他去世的时候,国库只剩1000万两白银,连他爷爷康熙留下的零头都不如。
这三位皇帝的治国之道各有特点。康熙重视农业生产,想办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雍正则是动真格反腐,把贪官污吏的手都打断了。
乾隆年间虽然号称盛世,但他的一些决策实在让人看不懂。
就说那六次南巡吧,花了多少银子?
那些钱要是用在民生上该多好。至于闭关锁国,更是贻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历史记录,清清楚楚地记在史册上,每一两白银都能说明问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