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本应该是读小学的年级,但2007年出生的张易文却已经参加了高考,并被成功录取。
不同于我们所想象的少年神童,功成名就,张易文的经历可以说是典型的现代“伤仲永”惨剧。
她的一生都充斥着家长暴力催熟所带来的压力,也正是因为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让年幼的张易文过早的失去童年。
2007年张易文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母也是从事教育行业。
父亲张民弢更是对中国文学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也曾一些报纸媒体上发表过一些文章自称为“当地鲁迅”。
在女儿出生后,父亲张民弢更是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女儿教育上,在耳濡目染之下,年仅4岁的张易文已经能够认识上千个字了。
父母对此十分自豪,也想将女儿好好培养出来,但父亲张民弢在遍寻学校后发现传统教育方式不适合女儿。
父亲张民弢认为在正规学校培养出的孩子会比较古板,于是便决定自己在家开办私塾,亲自传授女儿知识。
张民弢在商丘创办了一家名为“圣童私学”的私塾,由他和妻子共同担任老师。
对于女儿的发展,张民弢也有自己的规划,“10岁上大学,20岁博士毕业,从事科研工作”,在这样的目标之下,年幼的张易文过早的失去了童年。
在私塾读书期间,张易文的学习量是十分大,7岁的张易文,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背诵单词,然后在父亲的私塾里接受高压的学习训练。
吃过午饭后,张易文只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接着,她要一直学习到晚上十点才能休息,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时间。
张民弢计划让女儿两年内参加高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只让女儿接受理科方面的知识,几乎不会让女儿接触到历史,地理等学科
在学习中,尽管不堪重负的张易文会哭着和父亲说不想学,会发脾气,但张民弢并不在乎,他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总有一天女儿会认识到的。
2016年,年仅9岁的张易文参加高考,但由于没有正式上过学,也没有学籍,在高考报名是受到限制,为了能让女儿顺利参加高考,张民弢托了许多关系,最终成功报名。
但这一次高考,张易文仅仅考到了172分,离本科分数线还差的很远,没有被任何一所高高校录取。
这一事件,也让远近闻名的神童之名也被人所诟病,也让许多人认为张易文的“神童”之称名不副实。
对于女儿此次的落榜,张民弢并没有灰心,他分析了原因,也总结了经验,最终决定将女儿送进了一家高考补习机构恶补文化知识,决定来年再战高考。
2017年,张易文再战高考,考出了352分的成绩,这个分数虽然不高,在十岁的年纪能考出已经十分厉害了。
最终张易文被商丘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所录取,大学三年专科制,在父亲的安排下,张易文完成了父亲制定的“10岁上大学”的目标。
而张易文10岁上大学的新闻也引发了许多媒体关注,张民弢以自己的女儿为活招牌进行宣传,“既然能培养1个10岁大学生,那么我就能培养第二个,第三个。”
在这样的极具煽动力的宣传口号之下,张民弢开办的私塾一时间吸引了许多盼望子女成才的父母,赚得盆满钵满。
在女儿上大学之后,张民弢给女儿也制定了新规划,13岁专升本,20岁博士毕业,但张易文在踏进大学校门真的完成了这样的目标了吗?
在大学校园里,年仅10岁的张易文和同学相处格格不入,而由于一直是接受私塾教育,被父母照顾,张易文几乎很难做到生活自理。
很多人听说了“10岁神童”的名号会特意过来看看,但几乎没人和张易文交心。
毕竟年龄差距摆在那里,他们实在不想跟一个十岁的小孩打交道,在大学几年里,张易文几乎没有朋友。
大学的生活对张易文来说是充满压力和抑郁的,没有朋友,孤身一人,瘦弱的张易文在食堂吃饭时,甚至连打饭窗口都够不到。
这样的大学生活让张易文从一个原本单纯活泼的女孩 ,逐渐变成了一个内向,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人,张易文甚至和父母提出退学,但父母没有理会。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张易文一直接受的私塾教育,这也让她的语文英语十分薄弱,连课堂进度都难以跟上,更不用提参加专升本考试了,这也离父亲的博士学位的规划越来越远。
2020年,13岁的张易文大学毕业,专升本没有考过的她,只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找工作,但13岁的求助者,普通公司也不敢要。
最终在求助屡屡碰壁的张易文回到了私塾给父亲帮忙,一个月领2000的工资。
张易文能够做到四岁识千字,十岁上大学,本身就说明她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如果能够按部就班,而不是在父母“出名要趁早”的思想下拔苗助长,或许她会过的更好,在合适的年纪自然成长。
父母本应该是孩子的领路人,但张易文的父母却凭借自己的想法,规划了女儿未来要走的路,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孩子也是人,她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很可惜张易文的父母没有认识到这点。
张易文毕业后的情景没有让张文弢认识到问题,反而也准备将这套教育方法放在她的弟弟身上。
我们无从得知未来会怎么样,但揠苗助长的方式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伤害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