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价如何?
或许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4月份70城数据中,我们可以一窥。
国家数据:楼市回暖
5月18日,也就是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70大中城市房价延续微涨,但总体较为稳定。一句话概括是稳中有涨。
但这话反过来看,稳中不跌。这对希寄于房价下跌再买房的朋友,尤其是大部分刚需购买者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要不要继续等?
国家统计局
公布的数据中,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新房价格,一个是二手房价格。
4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50个,较3月份再次大幅增加,与2019年12月持平。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从3月的32个增至37个。
涨幅上,唐山、南京涨幅1.8%领跑,南充、昆明、银川分别上涨1.1%、1.0%、1.0%紧随其后。4个一线城市新房涨幅与上月持平。
截取自:21财经
二手房,成都2.1%领涨,沈阳、深圳分别涨1.7%。但不得不提的是,下降城市26个,连续11个月超过20个城市下降。反应另一面。
截取自:21财经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环比上涨的城市占据大多数。这样的结果,对于很多看跌房价的朋友可能不是太能接受。
但这只是正常市场反应,经济复苏势必伴随一些反弹,有涨的城市就有跌的城市,楼市复苏确实在加速,但也没必要过分解读。
房价是涨是跌,一看政策,二看经济。政策市下政策为先,经济靠后。
代表性城市,北京。明明经济领头羊,房价指数却连续多月下滑。但是,周末一个重磅消息,却让整个政策格局大变,无从判断。
西部大开发2.0
2020年5月17日夜,“中国政府网”全文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义重大。
这次西部大开发,被誉为是在1999年、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进阶版。
城市格局之变,重点不在西部大开发。整个西部仅仅20%的人口,且面积广大。实施均衡发展的背后,只不过是开发需要罢了。
换句话说,我们更看重的可能只是开发这个过程,而不是开发的结果。最终大部分的西部大开发红利,将被规划的门户城市吸收。
两大城市群被重点点名,西安、成都、重庆将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目前西部在搞核心城市、门户城市,以此建立西部特有的城市群体系。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得到更多政策和财政支持。未来成都、重庆和西安这三大城市将成国家重点扶持的城市,城市前景巨大。
除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将被进一步弱化,有居住之实无投资之价值。山西、河北仍旧以北京为核心。中部区域短期内无利好加身。
东北地区最无奈,中部地区最尴尬,环京地区依然没有出头之日。
中国是政策市,在没有政策加码的情况下,楼市想要大涨,一靠经济,二靠炒。如今,房住不炒的情况下,靠经济?中部实难当大任。
如此,就让中部区域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虽然提出了一系列城市群体系,但没有相对应的政策扶植,所谓城市群难以为继。
而政策倾斜西部的大背景下,中部城市群发展可能进一步滞后。尤其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东北转型将遥遥无期。
西部大开发2.0的出台,无疑改变了本来城市群的正常发展规划。所以,判断房价涨跌,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需要看区域经济。
一段时间内,大涨趋势不存在了......
大涨趋势,不存在了
4月份,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秩序进一步恢复,因疫情积压的住房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
4月份市场已经明显复苏,从5月已经过去的半个月市场数据看,已经超过去年同期。5-6月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持续的“小阳春”。
但市场复苏并不意味着房价大涨。因为当下,我们大涨的趋势已不存在。
钱:居民收入水平和杠杆率方面,收入增速放缓,多省市负债购房空间有限,支撑房价上涨收入动力和居民杠杆驱动力略显不足。
炒:不管是地方,还是企业或机构,想要放宽调控的均被当头一棒。房住不炒,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旧会是主基调,炒也走不通。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房企们日子普遍不好过了。不说那些小开发商,单说部分头部房企,也开始面临资金困境和还债盈利压力。
泰禾,今年待还有息负债540亿。如今黄其森还在四处筹措资金救急。
万科,盈利能力下滑,已经开始养猪,试图弥补房地产市场造血不足。
碧桂园,下沉,继续下沉。以前看不上眼的四五六线正成主要战场。
房企们的日子确实越来越不好过了。还债压力越来越大了不说,钱也难以借到了。这对于普遍高周转的房企简直是雪上加霜。
你说,缺钱的房企会去主动拉高房价吗?闲的蛋疼吧?他们现在巴不得多卖出去点房子回笼资金。所以,所谓小阳春无关房价大局。
很明显的,楼市投资需求也有所下滑,虽然不排除局部大热的情况,但整体都是在收缩的。这就跟楼市总有楼盘热卖的一样,不可避免。
未来,房价会如何发展?有人说,会迎来小阳春。有人则继续看跌房价。到底如何?
最大争议:楼市是涨是跌?
相比4月份楼市开始回暖,5/6月份可能迎来一小波小阳春。但这种需求积压带来成交等,形成的数据对实际楼市的参考意义有限。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疫情之后房地产市场可能会:
1,由过去集中调控、行政手段调控为主,转向分散调控、经济手段调为主
2,从单一渠道住房的供给,转向多渠道、多途径的住房供给
3,住房建造模式从毛坯房为主转向精装修、绿色、健康住宅为主
4,从单一居住功能出发转变到注重小区配套及生活便利
5,住房制度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
央行,近日发布的执行报告强调“房住不炒”和“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这其实就是向市场传递,目前稳房价仍是很强的约束目标,短期不会改变。这种情况下,我们买房要怎么办?该不该买房了?
潜在购房者态度出现两极分化。高净值人群,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焦虑爆发,开始报复性买买买,高端房市场出现反常火爆。
他们买房的原因不是因多么看涨房价,仅仅是因为房价安全边际高。这也是此次一线城市除北京(政策限制)外均上涨的原因。
而刚需,或者说刚性需求者则进入犹豫阶段,在继续观望还是果断下手间犹豫不决。在到底是手握现金等机会,还是果断握房纠结。
针对这一点,刚需中的情绪也很分化,一方认为应抓住机会果断出手,反正不是投资,到了心理价位趁着LPR利率下滑,买了。
另一方则认为,当下形势房价可能还会降一降,再等等还能省点钱。
谁都没有错,但也要分城市看。毕竟有些城市单单只考虑大形势是不行的。就说投资者,看好哪个城市,一窝蜂去了,哪怕大形势不好,也能来个逆势上扬。(买不买,这一点一定要充分考虑)
所以,市场就很明确了。
政府的意愿:是横盘保成交,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允许适当提高杠杆;房企的意愿是促销保现金流,甚至收缩规模,调整布局。
购房者意愿:高收入者,看好优质房产的安全边际,愿意为高价盘、潜力盘买单;刚需,则出现分化,但购房意愿依然强烈;投资者相对开始慎重。
2020年,楼市注定冰与火同在。看你如何选择了吧
大城市买房,不如移民西方
全称:西部大开发房地产
现在炒房客手机里几套几十套多的是,家庭几套还很多,大把房子在卖,炒房客下定金装修不过户炒房大把人
但愿是大涨,等到楼市崩盘的那天才入手一套算了[呲牙笑][呲牙笑]
造假吧龟孙子,还在骗。
天天都争议涨跌,可我大徐州逆世还连涨五十个月……[笑着哭]
要么就不买,要么就别等,房价要真降了,谁知道降到哪里是尽头,谁还敢买。今天降了一千,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降,明天又降了一千,再等等吧,说不定还会降。总之,越降越没人买
国家就应该取消中介 没有中介哪里来的炒房客 买了没地方卖就没人炒房了 ,房子就不应该拿出来作为商品交易 你有本事买10套 100套 只有你自己可以住 你看哪里还有人炒房
有外来人口的坑定涨,没有外来人口的坑定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政策,就业。
沈阳会成为中心城市吗
全民买房[点赞]拼尽全力[点赞][点赞]
屁话一堆
该买的都买了,不该买的也买了,你们叫也没用了。
[得瑟]就现在这经济,保命恐怕都困难,还有闲钱买房,有钱买房的现在还差房?
需求就在那 现在年轻人一般都是晚结婚 没有结婚的压力 买个鬼的房 全都提前消费了 贷款买现在风险太大还不如不买
好,让百姓买的起房子,安居乐业
今年粮食亩产400斤
横久必跌
这算是点名南京吗?
就是怕下跌,天天喊涨价了,骗穷人赶紧买房,其实根本没人买房,,,穷人也不上当受骗了,房地产已经走向死路崩盘的结局了,没人接盘买房,在忽悠,穷人也没用,就是不买房
涨,坚定的支持上涨[点赞][点赞][点赞]
一样的数据,不同维度来解析,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