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余姚一中
余姚中学在余姚市的教育版图中,堪称是历史最为源远流长、规模最为雄伟壮阔的中等学校。其创办的起始时间能够回溯至 1935 年那个风云变幻的岁月,自那时起,便犹如一颗璀璨的教育之星,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在其悠悠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前身依次经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先是余姚实获初级中学时期,这所意义非凡的学校于 1935 年由姚城树行街的朱氏家族怀着满腔的热忱精心创办而成,筹备主持人是朱长春先生(身为一名备受尊敬的律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朱氏家族以其远见卓识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怀,为余姚的教育事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作为一所私立的初级中学,它在资源相对匮乏、条件较为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学子们点亮了求知的明灯,承载着无数人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
而后是余姚公立舜水初级中学阶段,这一时期,学校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
再到 1949 年之前的余姚县立中学时期,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管理机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自新中国解放以后,顺应时代的变革浪潮,这所饱经沧桑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学校正式更名为余姚中学,并一直传承发扬至今,犹如一座巍峨的教育丰碑,见证着余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那个余姚县教育资源极度稀缺、尚未能广泛普及的特殊年代,余姚实获中学就宛如一颗闪耀着夺目光芒的璀璨明珠,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全县首屈一指的最高等学府。其校址精心选定在了姚城酱园街六浦小庙和子孙庵的陈旧旧址之上。
然而,在当时的情境之下,校舍的条件堪称极为简陋。所有的建筑皆为普普通通的砖木结构平屋。仅仅拥有区区三间教室,教师办公室、总务室、仪器室也都各自仅有一间,会场和操场各有一处,男生集体宿舍、女生集体宿舍、住房、食堂同样各自仅有一间,而厕所则孤零零地位于操场的附近。
学校的教职员大约有 10 余人,他们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着无比重大的教育使命,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课程设置丰富多元,可谓是琳琅满目,涵盖了国文、代数、几何、英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公民、体育、美术、音乐等众多学科,并且每一个学科都配备了相应的专业任课教师。
这其中更是不乏声名远扬的名师。比如国文教师黄半坡(云眉),他在求知的道路上凭借着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学成才。在明史研究的广阔领域中造诣极深,所著的《明史补遗》更是备受赞誉,其知识储备丰富得令人叹为观止,以至于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两脚书橱”。解放后,他荣任山东大学教授,并出任省民盟主席,继续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英文教师王文川,曾经远赴日本留学,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其精心著作的《英文词典》深受好评,为学子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物理教师韩文藻,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能力,解放后在武汉铁道部担任设计机械师,为国家的铁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学生群体方面,他们被合理地划分归属为三个班级:初一、初二、初三。每个班级的人数不尽相同,大致在二十至三十人之间不等。全校学生的总数约为七、八十人,其中男生的数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女生不过十人左右。走读生占据了多数,而寄宿生大约有二十余人。这些学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所学校里努力学习,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那段无比艰难困苦的岁月,学生们的求学之旅布满了重重坎坷与极度的不安定。
一方面,他们深陷于日寇细菌弹带来的无尽残害之中,大多数人都不幸染上了疟疾(也就是俗称的冷热病)。这种可怕的疾病每隔短短两、三天就会剧烈发作一次。特别是在 1938 年下半年,其肆虐的程度愈发猖獗,简直令人毛骨悚然。患者在寒冷的冬天发作时,身体会不受控制地颤抖个不停,哪怕是盖上三条厚厚的棉被,再加上火铳来取暖,依旧会感觉寒冷直透骨髓,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此时,他们需要大口大口地饮用大量滚烫无比的沸水,而且越烫越好,饮完之后还会不停地呕吐,痛苦不堪。数小时之后,全身又会突然发热,这时哪怕去掉所有的棉被只穿着单薄的衣物仍会感到灼热难耐,仿佛被架在火上炙烤。每次发作过后,整个人就会变得全身乏力,疲惫到了极点,仿佛身体被掏空。当时,虽然尝试服用金鸡纳霜丸来对抗病魔,但其疗效却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无疑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不良影响。笔者本人也曾亲身遭受这种疾病的痛苦折磨,那种煎熬的日子竟然延续了将近整整一年,简直是一场漫长的噩梦。
另一方面,日机那频繁而又恐怖的侵袭也让学生们根本无法安心上课。常常在上午 9 时左右,那刺耳至极的空袭警报便会如同恶魔的咆哮一般骤然响起,学校不得不立即停止授课,师生们顿时陷入一片慌乱,四散奔逃。多数教师、学生慌不择路地从操场后门匆匆跑往城东的玉皇山躲避。在警报解除之后,大家又心急火燎地匆忙赶回学校。当时正值酷热难耐、暑气逼人的季节,来回奔波的路途上,高温酷热犹如蒸笼一般,让人难以承受,仿佛每走一步都要耗尽全身的力气。后来,为了切实保障师生们的生命安全,学校无奈之下就迁到了玉皇山庙继续上课。晚上听到空袭警报时,只能赶紧关熄电灯,根本无法进行自修,大家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往宿舍就寝。1941 年上半年,余姚这座城市不幸沦陷,下半年学校便被伪政府强行接管,这无疑给学校原本艰难的发展带来了沉重无比的打击,使其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困境之中。
追溯余姚中学的历史足迹:余姚私立实获初级中学(1935.9 - 1941.8),其校址精准无误地坐落于酱园街六浦庙北首的同善堂、吕祖阁、药王殿等一系列庙观之内(恰为当下东风小学校址之所在)。于那个特定的时期,这所学校在这片别具一格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启了其教育的漫漫征程。
余姚公立舜水初级中学(1941.9 - 1942.8),于当时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教育领域之中,发挥着独具一格、无可取代的特殊作用。它仿若一颗璀璨的新星,于教育的浩渺星空中绽放出独属于自身的熠熠光芒,为莘莘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通途。
余姚县县立初级中学(1943.2 - 1945.10)以及余姚县县立中学(1943.2 - 1945.10),在那段波谲云诡的岁月里,坚定不移地为本地的教育事业默默构筑着坚实的根基。它们宛如厚重的基石,为后续教育的蓬勃兴盛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支撑。
余姚县立中学(1943.2 - 1954.8)期间,余姚县立简师于 1951 年 10 月顺遂并入其中。这一融合之举,进一步充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培育更多杰出人才营造了有利的条件。
继而迎来了浙江省余姚中学(1954.8 - 1955.7)的时期,学校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上持续探索革新,竭力提升教育品质。
接着是浙江省余姚第一中学(1955.7 - 1970.5),在此期间,城南初级中学于 1961 年 8 月并入。这一合并之措,整合了教育资源,推动了学校的综合发展。
而后又历经了浙江省余姚通用机器厂五七学校(1970.5 - 1972.1)的特殊阶段,在这一时期,学校顺应时代的特殊需求,在艰难困境中矢志坚守教育的初心。
再之后是余姚县余姚中学(1972.2 - 1978.10)、浙江省余姚县余姚中学(1978.10 - 1984.12),学校在持续不断的变革中逐步完善自我,砥砺前行。
最终发展成为当下的浙江省余姚中学(1984.12 - 至今),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面鲜明旗帜。
余姚中学的旧址位于城区舜水北路上,确切而言,就在余姚书城的北侧,即现今蓝城明庐所处的位置。1999 年 2 月,伴随四明西路新校区的正式投入启用,老校区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停止了运转。2003 年,这一校区重新被启用,并交付给余姚二中使用,继续发挥着教育场所的效用。直至 2009 年二中朗霞校区建成,余姚中学旧址才彻底遭废弃,终结了它承载教育使命的漫长且辉煌的历程。它见证了无数师生的成长与拼搏,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