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对台湾出手,赖清德慌了!“台独”退无可退

万视观察 2025-02-23 18:08:36

据环球时报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正推动台积电与英特尔组建合资公司。这则消息犹如投进深潭的巨石,在台湾社会掀起轩然大波。

彭博社披露的谈判细节显示,白宫要求台积电全面接管英特尔在美国本土的半导体工厂。知情人士透露,这项交易可能涉及俄勒冈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多处生产基地,甚至包括海外工厂。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公开表示,赴美建厂成本比台湾高出三成,但面对华盛顿的施压,这家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已累计承诺在亚利桑那州投入650亿美元,相当于台湾地区年度财政预算的六成。

白宫(资料图)

更让岛内舆论惊讶的是技术转让风险。台积电原本承诺将最先进制程留在台湾,如今却被迫在美建设2纳米生产线。资深产业分析师指出,若按美方要求与英特尔共享技术,相当于将耗费二十年建立的研发体系拱手相让。伯恩斯坦半导体专家直言,这已不是商业竞争而是"公然抢劫"。

面对美方步步紧逼,民进党当局的应对显得苍白无力。赖清德声称要"强化台美半导体合作",但台积电董事会结构变化揭穿了谎言——外籍董事占比已达六成,创下三十年来新高。前"立委"郭正亮警告,这种股权结构意味着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客户名单等商业机密都可能被美方掌控。

美国新政府的操作手法引发历史联想。从威胁撤销66亿美元补贴到扬言征收100%关税,从逼迫技术转移到策动董事会改组,与当年肢解东芝、阿尔斯通的套路如出一辙。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五角大楼内部曾流传"必要时摧毁台积电"的极端方案,暴露出美国"得不到就毁掉"的霸权思维。

美元(资料图)

这种赤裸裸的敲诈让"台独"势力陷入尴尬境地。台当局经济部门数据显示,半导体产业占台湾出口总额的38.7%,雇佣超过50万高技术人才。当"护岛神山"变成美国砧板上的鱼肉,所谓"抗中保台"的谎言不攻自破。岛内网络论坛出现大量讽刺留言:"抱美国大腿抱到截肢""用晶片换子弹的卖台集团"。

大陆方面的态度始终明确坚定。王毅外长4月26日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番表态恰逢美国宣布新一轮对台军售,中国国防部随即宣布在台海周边组织联合战备警巡。

历史教训警示着"倚美谋独"的末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抛弃南越政权,近年阿富汗撤军时的混乱场景,都印证着"棋子终变弃子"的规律。台湾政治大学最新民调显示,18-29岁青年群体中,认为"美国会军事协防台湾"的比例从三年前的72%骤降至41%。

半导体产业变迁折射出地缘政治残酷现实。当台积电在凤凰城的工厂打下地基时,新竹科学园区的工程师们正在加班调试3纳米制程设备。这种产业转移背后的政治算计,让"科技无国界"的童话彻底破灭。值得玩味的是,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最近在财报会议上承认:"我们在制程技术上至少落后台积电两年。"

国际观察家注意到微妙变化。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指出,大陆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的7纳米良率已达台积电水平,长江存储的闪存芯片市场份额突破5%。这些进展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版图,也削弱了美国打"台湾牌"的筹码。

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从特朗普时期将台积电纳入实体清单,到拜登团队强推"芯片四方联盟",再到当前赤裸裸的技术掠夺,华盛顿的台湾政策始终围绕遏制中国发展的主线。但大陆2023年集成电路产业增长21.8%,进口芯片减少15.6%,这些数字预示着博弈天平正在发生倾斜。

对于岛内民众而言,现实困境日益凸显。台"主计总处"数据显示,半导体外移导致相关产业薪资增长停滞,2024年实质经常性薪资出现十年首降。年轻工程师在社交平台抱怨:"加班时数创新高,但年终奖缩水两成。"这种经济压力正在转化为政治反思,最新民调显示20-35岁群体支持"两岸经贸融合"的比例升至58%。

当新竹的夜色笼罩台积电总部大楼,太平洋彼岸的华盛顿正在酝酿新的法案。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考虑将台湾芯片企业纳入"外国实体"清单,这等于是给台积电套上新的枷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民进党当局还在吹嘘"台美关系史上最好",却对产业掏空视而不见。

芯片(资料图)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两岸统一大势不可阻挡。从《开罗宣言》到联合国2758号决议,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认同筑就了法理高墙。当台湾的"硅盾"变成美国的"提款机","台独"幻梦终将在现实碰撞中粉碎。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