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正全力推动F-35战斗机生产线高速运转时,大西洋东岸却传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葡萄牙国防部竟将这款被誉为“全球最强”的五代机从采购清单中剔除。作为北约的创始成员国,葡萄牙的这一决定不仅让价值55亿欧元的军购大单化为泡影,更像是揭开了美欧军事同盟裂痕的一角。
图一
葡萄牙国防部长努诺·梅洛在3月13日的表态,堪称外交辞令中的经典。他既承认了现役F-16战机即将退役的紧迫性,又暗指华盛顿的“战略不确定性”让里斯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采购计划。他用“盟友的可靠性”这一充满外交智慧的表述,道出了欧洲国家的普遍担忧——当特朗普政府将北约视为交易筹码时,谁还敢将自己的国防安全寄托在大洋彼岸?
更令人心惊的是,军事评论员宋晓军披露的一个细节:德国采购的F-35战机中隐藏着800万行代码的远程控制系统,这个被戏称为“数字枷锁”的软件后门,理论上可以让美国随时瘫痪盟友的空中力量。尽管五角大楼坚称这是“必要的维护系统”,但波兰飞行员在模拟器上发现的无法关闭的定位模块,以及挪威空军遭遇的系统锁定事件,都让欧洲各国开始意识到,这些先进战机里可能隐藏着美式霸权的隐患。
图二
面对这样的局势,欧洲军工企业开始了绝地反击。葡萄牙转向“台风”、“阵风”和“鹰狮”战机的选择并非偶然。法国达索公司适时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数据自主”的承诺,瑞典萨博集团亮出了定制化升级方案,就连空客防务也开始打包票提供“去美国化”的航电系统。这场军购转向的背后,是欧洲防务自主派多年酝酿的反击——波兰斥巨资打造“欧洲铁穹”,德法联合研制六代机项目提速,葡萄牙的抉择只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中的最新一块。
从去年12月坚定推进F-35采购,到今年3月紧急叫停项目,葡萄牙的急转弯恰逢俄乌冲突三周年。当华盛顿持续施压欧洲增加军费却拒绝对等开放技术时,当东欧平原的硝烟警示着过度依赖单一武器系统的风险时,这个曾在冷战前沿驻守的南欧国家,开始用实际行动重塑欧洲防务格局。里斯本军事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集体安全,不能建立在随时可能断供的芯片之上。”
图三
这场采购风波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武器交易范畴。意大利悄然缩减了F-35机队的规模,加拿大重启了战斗机招标程序,就连一向亲美的荷兰议会也开始讨论“备份战机计划”。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近日紧急飞赴布鲁塞尔进行公关,恰恰暴露了美国军火商的集体焦虑——当政治猜忌开始侵蚀装备体系的兼容性时,北约引以为豪的“无缝协同作战”神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站在里斯本圣乔治城堡上眺望特茹河,16世纪的航海纪念碑依然矗立。这个曾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国度,如今正以独特的方式参与新时代的防务博弈。葡萄牙的抉择不仅关乎55亿欧元的花落谁家,更预示着全球军工版图的重构。当数字主权意识觉醒,当战略自主成为共识时,即便是最亲密的盟友,也要在武器采购单上划出不容逾越的红线。这场F-35采购风波,或许正是百年变局中的一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转折点。
F35几十年了还带限制,欧洲国家的战机升级雷达和导弹技术,未必会比他差。而且他们欧洲的威胁或敌人主要是毛子。没有核武,乌芬就可以和他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