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故事:蒲公英消痈散结

沛春说健康 2024-08-22 20:08:42

蒲公英的故事

[时珍曰]:治恶刺方,出孙思邈《千金方》。其序云∶邈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触着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常闻长者论有此方,遂用治之。手下则愈,痛亦除,疮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复如故。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 蒲公英“发明”

中文释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蒲公英治疗孙思邈被庭院里树木刺伤并感染化脓的手指有显著疗效的故事:

唐代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晚,孙思邈闲庭散步时,左手的中指背部不小心碰到了庭院中的树木,孙思邈起初并未在意,到了次日清晨,便感到疼痛难忍。虽然他自己也用了一些其他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又过了十天,疼痛日益加剧,伤口肿胀高起,颜色如同熟透的小豆。孙思邈都有点束手无策,他想起时常听长辈们谈论过治疗此症的方法,即用蒲公英根茎的白汁涂抹在伤口处,于是便尝试使用。用药之后,病情便很快得到缓解,疼痛随之消失,疮口也很快愈合,不到十天的时间,指背处就完全恢复如初了。蒲公英有如此好的消痈散结作用,就连李时珍都感到惊奇,苏颂将此故事收入到《本草图经》中,李时珍又将苏颂的记载转载入《本草纲目》中。

得名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正名出自于《饮食须知》,一直沿用至今,其异名较多,主要以植物形态特性及地方习惯命名。

以植物形态特性命名

在古代,对植物形态的认识是最直观的,因此以象形命名极为普遍。蒲公英以植物形态特性命名的异名包括金簪草、黄花草、黄花地丁、地丁、奶汁草等,如《本草图经》云“春初生苗,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断其茎有白汁出,人亦啖之。俗呼为蒲公英,语讹为仆公罂是也”;《本草纲目》云“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由此可知,本草中对蒲公英的命名主要以其花、叶、根茎等植物特性而命名。

以地方习惯命名

蒲公英以地方习俗命名的异名有鹁鸪英、蒲公丁、白鼓钉、耳瘢草、狗乳草、婆婆丁等,如《庚辛玉册 》云“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乳草”;《本草纲目》记有“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婆婆丁则是北方人对蒲公英的俗称,在北方民间,许多人不知道蒲公英,但所有人都知道婆婆丁,今天蒲公英产地亦是以北方为主,西南、中部地区亦有之,与本草所记产地基本相符。

药用历史

1.蒲公英始载于唐代《新修本草》,载其“味甘,平,无毒。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指出蒲公英煮汁饮或外敷可治疗乳痈。

2.宋代《本草图经》载: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3.明代《神农本草经疏》总结有“蒲公英得水之冲气,故其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 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啖之良”。

4.明代地方本草《滇南本草》载: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疠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5.清代《随息居饮食谱》载其: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6.近现代《中国药典》收载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与古代本草所载基本一致。

品种考证

唐代之前并无对蒲公英基源的描述,首次记录蒲公英性状的是《新修本草》,云“一名构耨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但此时仅对蒲公英的形态、颜色作了大体论述,基于其论述只能推出所用为菊科植物,并不能判断当时所载品种是今天的何种植物。

宋代开始,本草著作不仅绘制了大量中药的图形,并加以文字说明,准确地记载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采收方式、炮制方法、鉴别方法与配伍禁忌等,图文并茂,使用准确方便。如《图经本草》中所绘蒲公英形状图与当今蒲公英形态特征大致相符,可初步确定蒲公英的基原植物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明清时期,对蒲公英的形态及性状有 “花如单瓣菊花”“花罢飞絮”“断有白汁”等详细描述,如《本草蒙筌》云“叶如苦苣有细刺,花类金钱开茎端。断其茎(茎中空如葱状)白汁竟流,开罢花飞絮随起。絮中有子,落地则生。庭院有之,因风吹至。”

近现代学者通过对蒲公英的植物分类研究,结合古代本草的记载,确定了蒲公英药用基原,即为今天《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所载: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釆挖,除去杂质,洗净后晒干用。

食疗应用

食疗历史:

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的历史由来已久,其根、茎、叶、花均可食用,历代本草对此早有记载。

①最早记载蒲公英食用的是唐代《新修本草》,载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元代《饮食须知》云“嫩苗可食,解食毒”;

③明代《救荒本草》道“救饥采苗叶煠熟油盐调食”;

④《本草纲目》云“嫩苗可食”;

⑤清朝《随息居饮食谱》“嫩可为蔬,老则入药”

⑥今天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有春天食用蒲公英的习俗。

营养价值:

蒲公英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多糖、粗脂肪以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其含铁量,更是在所有的野菜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据科学测定,每100g新鲜蒲公英中含有5g碳水化合物,4.8g蛋白质,1.1g脂肪,2.1g粗纤维,7.25mg胡萝卜素,47mg的维生素C,10.03mg维生素B,1.9mg尼克酸,216mg钙,115mg磷,10.2mg铁。这些营养物质使蒲公英具有保持机体代谢和生物化学活性的重要作用。此外,蒲公英地上部分的钾钠比均高达10倍以上,有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食疗应用:

蒲公英无论是生吃、炒食、入汤还是凉拌,都风味独特。蒲公英的嫩叶炒食极其鲜美,入口微苦而回味无穷,捣碎作色拉也非常可口。还可以做蒲公英粥、蒲公英猪肝汤、蒲公英炒蛋、蒲公英馅饼等,将花蕾用醋渍后食用起来更是别有风味。若生吃可将蒲公英嫩茎和叶洗净、沥干,蘸酱吃,味略苦、鲜美、清香、爽口;若凉拌可将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烫1分钟,捞出后用冷水冲一下,再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个人的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若做馅可将蒲公英嫩茎和叶洗净、开水烫过后,再剁碎、加调料做成馅(也可加肉),用作饺子或包子的馅。

宜用人群:

有经常起痘痘的人、有胃溃疡或者胃火的人、口气重及口腔溃疡的人、肝脏有损伤的人、患有乳腺疾病的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人群、眼睛不适的人群等。

综合利用

现今,蒲公英不仅只是作为药用即食疗应用,而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食物保鲜、饲料添加剂等行业。

1.食品

蒲公英叶子、根及全草晒干后可以用来泡茶,不仅能满足一般的茶饮需要,还具有抗菌、消炎、利咽等保健功效,根部晒干经烘烤还可以制成咖啡的替代品。除此之外,还有蒲公英燕麦奶、蒲公英馒头、蒲公英面条、蒲公英饼干、蒲公英戚风蛋糕等食品,不仅能维持人们的饮食习惯,还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食物的需求。

2.保健品

以蒲公英和罗汉果为主要材料,发酵后做成了一种具有蒲公英、罗汉果独特香味的保健饮品,颇受消费者欢迎;近来有用蒲公英及甘草做成保健酒上市,具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3.食物保鲜

蒲公英含有的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真菌感染,对果实类的食物贮藏的长期保存和能量代谢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将蒲公英黄酮与壳聚糖混合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这对食品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4.饲料添加剂

蒲公英因抗寒、耐旱、耐涝,在全国都有分布,其清热解毒功效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抗生素使用。利用蒲公英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防病率高、提高畜产品的质量等优点,能有效地降低饲料中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使用,并为植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功效作用与配伍应用一、功效作用

1.中医认为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

2.现代常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及炎症疾病,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二、配伍应用

治肠痈脓未成者:

与大黄、牡丹皮等配伍,解毒消肿;

治肠痈脓已成者:

与败酱草、薏苡仁、红藤等配伍,以解毒排脓;

治瘰疬结核:

与香附、山慈姑、大黄等同用,以宣郁化痰,解毒散结;

治湿热黄疸:

可与茵陈、黄芩等同用,以清热利胆;

治急性胆囊炎湿热偏胜者:

与龙胆草、柴胡、黄芩等同用,增强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

治热淋涩痛:

与黄柏、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湿热,利尿通淋。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一、化学成分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其干燥全草均可入药。现代研究证明蒲公英含有多糖、甾醇类、酚酸类、挥发油、黄酮类、色素和萜类等化学成分。

二、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蒲公英对革兰阳性、阴性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抑菌效果。其含有的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等成分对呼吸系统感染、乳腺炎、盆腔炎、急性阑尾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抗癌作用:

蒲公英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水提物还具有一定的抗突变能力;蒲公英多糖对MM46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提取液能明显地抑制小鼠的皮肤肿瘤,并能有效地抵抗化学物质致癌作用。

抗氧化作用:

蒲公英中的绿原酸可激活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氧化应激平衡,发挥抗氧化功能。所含的黄酮与SOD相似,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抗炎作用:

蒲公英多糖可以减少小鼠血清中血清尿酸、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调节正常菌群和益生菌数量,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合并菌群失调。

保肝作用:

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减少氧化应激,从而起到保肝作用。另蒲公英提取物的抗病毒特性有助于阻断蛋白质合成步骤和 DNA 复制,从而促进乙型肝炎的恢复。

免疫调节作用:

蒲公英多糖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其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吞噬指数、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溶血素OD值,促进小鼠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保护胃肠道:

蒲公英提取物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胆汁分泌和引起胆囊收缩而对胃肠道起到保护作用;还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对胃幽门螺杆菌的杀灭,起到保护胃上皮细胞的作用。

改善心血管功能

①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蒲公英根和叶提取物可减少氧化应激和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可有效防止氧化应激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②抗血栓:

蒲公英中的菊苣酸对血小板有活化的作用,起到抗血栓作用。此外,蒲公英的叶子和花瓣馏分也表现出抗粘连和抗聚集的作用。

③利尿:

蒲公英叶提取物对于大鼠的利尿作用与呋塞米的作用相当,与其他草药相比,蒲公英提取物表现出更强大的利尿作用。

抗肥胖:

蒲公英叶60%乙醇提取物可改善肥胖小鼠的脂质状况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浓度,具有抗肥胖作用。

降血糖:

蒲公英提取物可通过改善胰岛素分泌和抑制 α-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大鼠灌胃后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抑制小肠对麦芽糖的水解和对葡萄糖的吸收。

其他作用:

蒲公英提取物可显著提升小鼠抗疲劳能力,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突变和上调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

民间偏方

蒲公英为临床上治疗乳痈要药,民间流传很多单方、验方,如:

1.内服

①乳痈:

与忍冬藤同煎,入少量酒佐之,可增强解毒消肿之功。

②急性胆囊炎:

鲜蒲公英50g,金钱草10g,水煎分2次服,连服15天。

③慢性结肠炎:

鲜蒲公英30g,山楂20g,大枣20g,用大米煮成稀粥服用,隔天1次,连用2周。

④上呼吸道感染:

鲜蒲公英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2次。

⑤口腔溃疡:

鲜蒲公英125g,煎浓汁,漱口兼服用,每日4次,治疗5天。

⑥咯血:

鲜生地黄300g,鲜小蓟、鲜蒲公英、鲜血茅根各200g,切碎捣汁服,每日1剂。

⑦阑尾炎:

鲜蒲公英200g,败酱草100g,延胡索12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⑧肺痈:

鲜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薏苡仁各30g,水煎分4次服。

2.外用

①乳腺炎:

鲜蒲公英100 g(全草),加白矾0.5g,共捣烂和匀,敷于患处,每日2次。

②烧、烫伤:

鲜蒲公英根,洗净捣烂,用纱布挤出汁,放入容器内,加入冰片少许备用,然后将药汁涂于患处。

③外阴疔肿:

鲜蒲公英清洗干净,捣碎,挤汁收入干净瓶内,加入枯矾10 g、冰片少许,局部外敷或涂搽,每日2~3次。

④腮腺炎:

鲜紫花地丁和蒲公英捣烂,敷于患处或者鲜板蓝根15g、鲜蒲公英50g、鲜紫花地丁10g,加淘米水捣烂敷患处。

⑤睑腺炎:

鲜蒲公英根20g,洗净后捣烂取汁,加冰片0.5g,研细末,调为糊状,每日涂患处3~5次。

⑥丹毒:

鲜马齿苋60 g,鲜蒲公英20 g,共捣如泥,敷于患处,或者鲜蒲公英500 g,洗净捣烂,敷于小腿周围,再用塑料薄膜覆盖。

⑦黄水疮:

鲜蒲公英捣烂取汁,外涂患处,再将药渣敷于双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数次,连续使用2~3天。

⑧痔疮:

鲜蒲公英100g,冰片粉3g,将蒲公英捣烂,加入冰片粉混匀,外敷患处,纱布覆盖,20~30min后去掉,每日1次。

⑨化脓性中耳炎:

鲜蒲公英捣碎,取鲜汁,用滴管吸取,每日3次滴入耳孔,滴药前先将耳道脓血清理干净。

⑩脓胞疮:

鲜蒲公英200g,捣烂取汁,用棉签蘸取药汁涂搽患处,每日7~10次。

使用注意

1.蒲公英味苦性寒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体质虚弱者、非实热之证及阴疽者慎服。

2.蒲公英内服偶有不良反应发生,应注意:口服蒲公英煎剂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亦有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等;服用蒲公英酒浸剂有头晕、恶心、多汗等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荨麻疹并发结膜炎,停药后消失。

作者介绍

唐志芳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

梅全喜 主任中药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药学部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会长。

作者: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唐志芳 梅全喜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