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七万多件“假羽绒服”被查事件,引发人们热议。
这件事恶劣到了什么程度,填充物里压根没有一根绒,全是“科技毛”。
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不是什么小作坊的个案,从线上直播间到线下门店,从不知名的小牌到人们熟知的高端品牌,都卷入了这场信任危机。
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猫腻?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这些涉案羽绒服的吊牌上标着 70% 绒,但经过专业检测显示,其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 0%,均系伪劣羽绒服。据该公司负责人交代,他们从 7 月就开始制作羽绒服,由于今年生意不好做且羽绒价格高,便动起了歪主意,用 “粉碎毛” 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价。

所谓的粉碎毛,是将鸭或鹅身上的大毛片用机器粉碎而成的毛,这种毛是丝状和片状的碎毛混合物。其外观与羽绒相似,但保暖度远不如羽绒,且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未经过系统性高温消毒,穿着时可能会产生异味,甚至潜藏致病危险。

当官方人员前往调查时,羽绒服厂商的负责人员透露,他们所生产的羽绒服填充物并非纯正羽绒,而是采用了廉价的“粉碎毛”,即由鸭鹅毛边角废料经粉碎处理得到的丝绒状物质。

这些羽绒服厂商通过“以次充好”的手段,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制造出大量的伪劣产品。他们再利用虚假宣传,将这些次品以高价推向市场,从中谋取暴利。

此次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这一惊人数字充分暴露了造假产业链的巨额利润空间。尽管明知违法,仍有人铤而走险,企图从中获利。
在羽绒服行业中,除了使用“粉碎毛”冒充羽绒外,各种造假手段更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这一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羽绒市场屡屡被 “羽绒骗局” 笼罩。不良商家常用的造假手段包括 “以次充好”,将低质量羽绒甚至不含羽绒的纤维填充料伪装成高品质羽绒销售,在产品标签上标注虚假的羽绒含量和蓬松度等关键指标;“假冒品牌”,仿冒知名羽绒品牌的包装和标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用飞丝、羽丝、粉碎毛等掺假,甚至掺狗毛、猪毛增重的情况,部分厂家还会拿 50% 白鸭绒冒充 90% 白鸭绒甚至 90% 白鹅绒。

这种削减品质、以劣充优的做法,导致消费者付出了高昂代价却未能获得应有的保暖性能。这类造假行为之所以屡禁不绝,其根源在于背后诱人的高额利润。
以7万件羽绒服为例,若平均每件售价100元,则总销售额可达700万元之巨。然而,这些所谓的“羽绒服”实际生产成本远低于售价,正是这种暴利驱动,使得不法商家不惜铤而走险。

信息来源显示,东港发布于2024年11月25日的热搜榜首揭露,7万件羽绒服竟含绒量为0%,央视也曝光了羽绒被同样造假的情况,当地已对此作出最新通报。
此外,电商直播的兴起为假货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直播间内,“清仓大促”、“原厂直供”、“去除中间环节”等虚假宣传口号不绝于耳,低价策略更是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部分消费者为了节省开支,容易被商家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误导,从而不自觉地成为其忠实顾客。
“原价数千,现价仅需数百乃至不足百元”,这种远低于市场价的“超值优惠”背后,往往隐藏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浙江湖州织里警方在日常工作中,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家服装厂直播甩卖儿童羽绒服,其价格远低于市场价,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通常情况下,市场上的羽绒服价格相对稳定,过低的价格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问题。
警方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怀疑这些低价羽绒服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于是果断立案调查。经过前期多日的深入调查摸排,织里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精确掌握了制假窝点的位置、人员构成等关键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抓捕方案。

对该企业涉案羽绒服进行抽样检测后发现,吊牌上标着含绒量 70% 的羽绒服,实际上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 0%,完全是伪劣产品。这些假羽绒服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据该公司负责人交代,他们从 7 月就开始制作羽绒服。由于今年生意不好做,再加上羽绒价格高企,为了降低成本,便动起了歪心思,用 “粉碎毛” 以次充好。这种 “粉碎毛” 是将鸭或鹅身上的大毛片用机器粉碎而成,外观与羽绒相似,但保暖度远不如羽绒。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未经过系统性高温消毒,穿着时可能会产生异味,甚至潜藏致病危险。

公司负责人在面对警方调查时表示,由于今年羽绒成本高,为降低成本,他们选择用粉碎毛以次充好,并且在吊牌含绒量上造假。负责人称,从 7 月就开始制作羽绒服,原本生意就不好做,羽绒价格的高企让他们动了歪心思。

此次事件中,更多细节被曝光。记者走访多地发现,羽绒服市场乱象丛生。在江苏南通,部分直播间羽绒制品以 “丝” 代 “绒”,直播博主采用 “丝” 来填充到被子里替代 “绒”,成品外观和手感与真羽绒被极为相近,而标明绒子含量的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都是成批采购来的,一套成本仅 1 元至 2 元。

南通市南海路的盟庭家居生产场地,工作人员透露他们生产的是填充 “飞丝” 的假羽绒被,同样一款外观的羽绒被,充 “90 绒” 成本需要 800 元,充 “高丝” 成本只要 400 元。南通的家纺市场,将 “飞丝” 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甚至用 “飞丝” 代替羽绒,已是 “公开的秘密”,这些不达标的假羽绒被除了被消费者买回家中,也会流向酒店、民宿等场所。

在江西省九江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这里聚集了百余家羽绒服装配套企业。儿童羽绒服价格便宜但质量令人担忧,企业不仅使用 “飞丝” 作为填充物,还有 “吊包绒”“手感绒” 等。商家所用的检测报告、吊牌、水洗标、羽绒充气标等都是在辅料店买的 “通版”,谁都可以用。辅料店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冒充羽绒的辅料很受服装厂家欢迎,今年销售量高达 20 万套。

胖瓜童装工厂店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既生产合格羽绒服,也生产不合格羽绒服,会把合格羽绒服的检测报告用在不合格的产品上,还建议选择 “分仓” 发货来躲避监管。一款填充物为 “飞丝” 的所谓 “羽绒服” 成本价不到 40 元,两个月内销售量高达 6 万多件。

消费者的明智选择,将是遏制这场造假狂欢的最有力武器。记住,在羽绒服市场,唯有保持清醒、理性,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最后小编不禁想问一句,有没有买到过“粉碎毛”羽绒服,评论区留言讨论。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作者,作者会第一时间删去作品。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和间接的法律责任。
100块买羽绒服?[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