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丹青常驻好人家——平凉张氏一门四代丹青世家的书画人生

善举之行 2024-12-19 09:29:39

景颢泾水副刊2024年12月19日 05:15甘肃

张观雪画作

丹青常驻好人家

——平凉张氏一门四代丹青世家的书画人生

□景颢

第一次听到“海右此亭古,江南才子多”的典故,我才10多岁,是同村的一位博学的宿儒翘着山羊胡子,用蘸着清水的笤帚写在我家方桌上的。自那时起,江南多才子的概念便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后来才知道这话并不准确,原文应该是“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写的是杜甫陪同李北海在历下亭宴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济南名士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但我更愿意相信江南才子多的说辞。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文脉,首先就要看这个地方有没有诞生过足以影响周围及后世的文化名人,有没有产生过足以流传后世并为人念念不忘的文化艺术作品,比如诗人、作家,比如画家、书法家。

一片没有结出过果实的土地是可怕的,也是令人绝望的。

值得庆幸的是,从1860年代开始,在崆峒山下、泾水之滨的平凉,有这样一个丹青世家,一门四代,接续深耕160余年,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潜心创作,默默耕耘,为平凉的书画艺术文脉赓续着传统,延续着香火,从而成为陇东大地上弥足珍贵的文化传奇。

这个创造出旷世传奇的家族就是平凉城里以丹青载誉百余年的张家,其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张观雪、张少观、张纬中、张涛。

张观雪:跻身“陇东四家”

张氏第一代画人:张观雪

19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一则新闻在平凉不胫而走:平凉知名书画名家汪若南、张观雪、曾鲁斋、刘芳铭4人的书画作品被有关机构推荐,远赴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书画展。

从那个时候起,书画界陇东四家的名字逐渐为民众所熟知。四家之中,汪若南书画金石俱佳,尤擅竹兰。张观雪擅长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尤为精湛。曾鲁斋以人物山水见长,每逢泼墨,必有佳作。回族画家刘芳铭师从曾鲁斋、梁子祥,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对他们曾有这样的记述:“清末民国时期,汪若南、张观雪、曾鲁斋、刘芳铭结为同道,互相品评,时有陇东四家之称。”

张观雪1860年12月21日出生于平凉,原名关学、新我,号崆峒山樵、泾水渔人。作为张氏第一代画家,他生逢清光绪年间,虽然取得了清末最后一科生员的资格,却因时逢末世,从而失去了仕途精进的机会。进入民国,城头旗帜频换,其间,时有地方主官邀他出山任职,并许以丰厚俸禄,但张观雪生性耿介,淡泊名利,一概坚辞不就。平日寄情山水,醉心书画,与汪若南、曾鲁斋等以书画自娱,成莫逆之交,时人称为“三友”。

张观雪画作

20世纪上半叶,传统文化余绪犹在,气息尚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观雪以教学为生,曾在平凉中学、平凉师范、平凉女师任教30余年,教授书画,学生遍及陇东各地。教书之余,他醉心传统书画,书法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晚年临汉隶,隶书深得曹全碑神韵,行草得孙过庭、米芾笔意。其绘画作品擅长山水花鸟,山水以渴笔皴法见长,花鸟中芦雁更为出色。数十年的不懈追求,进入耄耋之年的张观雪人书俱老,书法、绘画和篆刻俱见功力。20世纪50年代,在他90岁高龄之际,他的画作《芦雁》被推荐参加在前苏联莫斯科举办的中国书画展。

进入新世纪,张观雪的画作频频出现在陇东的书画市场,成为书画爱好者争相追捧珍藏的艺术珍品,平凉、灵台、泾川县博物馆均有珍藏。其传世作品中书法多为对联,花鸟画多为梅兰竹菊。其与曾鲁斋合作所绘的《崆峒山全图》被镌刻成碑,现存崆峒山文博馆。

1953年3月,张观雪去世于平凉,享年93岁,是陇东四家中最长寿的一位。

张少观:困窘不改其志

张氏第二代画人:张少观

张观雪之子张少观,为张氏一门第二代画家。

张少观1911年出生于平凉,1936年至1938年在平凉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1938年10月,在西训团受训期间,和当时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加入了三青团,后集体转为中国国民党党员。他的这一举动,与当时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并无二致,与彼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但就是这一选择,却为他以后的人生埋下了祸根,成为他以后人生路上长达数十年无尽灾难和厄运的开端。

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他在平凉城西街小学任教员。1940年10月,受国民党平凉县党部派遣,前往泾川县参加由中统局举办的国民党员培训,一个月时间的培训结业后,被分配至平凉县党部工作,担任录事、助理干事,其实就是文秘工作。1942年兼任平凉县党部党务通讯处文书,后任区分部书记。虽然在当时的政府担任着职员,也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生就的文人性格,并无意于仕途。无聊的政治,繁忙的公务让他不胜其烦,遂产生弃职从文的念头。1946年5月,他主动去职,前往位于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进修美术一年,毕业后到固原中学担任美术教员。一年后的1948年又回到平凉中学任教职。这时候,平凉迎来了解放,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感到了暴风雨来临前沉闷的空气,他的身体这时也出现了问题,于是,1951年,他因病离职,回到了家中。

张少观画作

应该说,处于乱世,从骨子里作为一介书生的张少观头脑还是清醒的,远离政治,寄身教坛,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造化弄人,尽管他很早就对自己的人生作了理智而正确的选择,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政治运动的风暴很快就将他的人生规划打得粉碎:1952年,为了远离政治漩涡,他全家5口从平凉城西瓜园搬迁至四十里铺,在那里一家人生活无着,他只好靠给人刻名章维持生活,一方章子2毛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1958年的肃反运动中,他被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1966年全家又被遣送到四十里铺最为偏远的尹家湾大队二队。历经14年,这时他才终于有了农民的身份。在这里,他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为村上放羊,为村子看石灰窑。在这里,他比一般的农民还不受待见,因为他是“历反”分子,于是被歧视,被打击,苦活累活脏活全都是他的,就这样他还经常被批斗、被整治。

1979年,他终于被平反。又等了4年,1983年,他才被发文准许返城。按其时的政策规定,只允许他带一个孩子回城——于是他只带了小女儿一人返城,而将其他的家人全部留在了农村。

在20世纪80年代落实政策平反的历史上,张少观的遭遇堪称奇葩:虽然口头上说是给他平反,却只是摘掉了“历反”的帽子,却并不安排工作,也不落实待遇。理由是他没有档案,也没有人证明,于是他成了城里的无业游民。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少观一直没有正式而固定的工作,其间,他被甲积峪中学招聘教过几年书,被平凉工艺厂聘任工作过一年多,又在原平凉市文化馆画过一段时间的画。好在那时他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陆续成家立业,否则他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难以为继。

时代的一粒灰土,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人人称许的新时代来了,很多的右派、历反分子都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但张少观直到1991年80岁时去世,他也没有等来有关单位给自己的公正待遇。

非常的年代,非人的遭遇,唯一能够带给他一丝安慰的是他手中的画笔,是他一生一直钟情着的笔墨,一直喜爱着的书画。

1979年他被平反后,尽管没有工作,生活也并没有改善多少,但摘掉帽子的喜悦还是让他心理上的负担减轻了不少。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重拾画笔,积极参与各种画事活动,用绘画来抚慰自己的人生。由于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书画功底,数十年艰辛生活的磨砺,使他的画出手不凡,笔端尽显沧桑。其金石作品刀法舒展自如,疏密有致,酣畅淋漓,自成一格。和他的父亲一样,他喜欢平凉的山水,喜欢能够寄托美好愿望的花鸟,喜欢品性高洁的兰花,这些都成为他后来书画创作中最主要的题材。后来,他的画作《幽兰》还被选送参加了省上的展览,由省群艺馆在兰州五泉山举办的“李静一、张少观、梁受百三老书画展”引起巨大轰动,被人誉为“陇上三老”。

张少观书画作品

在他的儿子张纬中那里,至今还保存着父亲最后几年里创作的2幅山水画作品,笔势雄拔,风格鲜明;一幅榜书的“春风”二字书法作品,笔画苍劲,骨气凛然;另外还有2幅书法长卷作品,一幅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另一幅是文天祥的《正气歌》等数首古人诗词,全是刚劲流畅的行草,笔意沉雄,功力深厚,观之让人心生敬意。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长卷作品全是书写在当年人们常用的有光纸上的,并不容易保存。幸亏张纬中先生精心呵护,将其精心装裱,我们今天才能有幸欣赏到张少观老先生数十年前所创作的精美的作品真迹。

张少观喜爱画画,但因为他自身的坎坷遭遇,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充满荆棘的老路,所以并不鼓励孩子学习书画,但他自己对绘画却喜爱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常常以抱病之身,每日临池不辍,创作了一大批书画作品,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受人之托,为朋友所画,只有有限的几幅作品留给了家人。

命运的乖舛,人生的无常带给张少观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是灭顶的。但他却以常人无法忍受的耐力和超乎常人的毅力战胜了困厄,战胜了自我,无论处境多么不堪,无论遭受多大的灾难,他都没有扔掉画笔,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塌下来的天,延续了张家画派的脉息,在非常的年代里为平凉画坛书写了不凡的传奇。

往事并不如烟,历史更不应该被忘记。

张纬中:扛鼎家学续传统

张氏第三代画人:张纬中

张纬中生于1948年11月11日,为张少观之次子,是继张观雪、张少观之后张氏的第三代画家。

1952年张少观全家被下放农村,张纬中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四十里铺度过的。其时,父亲没有工作,家里没有一点生活来源,生活异常艰难。张纬中姊妹上学的时候,正值1960年的自然灾害,人人都饿肚子。为了供他上学,他的哥哥和姐姐小学毕业即到兰州西固热电厂工作。1965年,他初中毕业后,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平凉二中,但父亲却说:“你看谁能供你上这个高中?!”无奈之中,他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出于对自己命运的不甘屈服,他自己报名招工到西北林业建设兵团二师下辖的第一团,在山大林深的镇原县三岔林场当了一名林业工人。

那一年,他刚满16岁。

张纬中年纪虽小但颇有绘画的天赋,对绘画也表现出极强的领悟能力。从上小学到中学,他一直爱写写画画,课程里面,音体美史地是他的最爱。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三中上学时,学校里有许多从大城市里下放的老牌大学生老师,他们博学,又多才多艺,在他们悉心指导下,他的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是班上的文体委员,班级排演节目,他是积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班上出墙报,办黑板报,全是他一个人承担。这一时段,父亲对他的这一爱好极为反感,见他拿笔写写画画,就特别生气,并不十分支持。但张纬中生性倔强,他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喜好,千方百计找书画方面的书读,一有机会就偷偷地画。等到他参加工作以后,虽然是在山大沟深的林场里,但他却觉得海阔天空,胸臆舒畅,他终于可以和心爱的画笔终日为伴。在林场的日子里,10天一周的大礼拜,每逢周末,别人都进城玩,他一个人拿着画板画笔上山写生,一画就是一整天。因为绘画,他已小有名气。其时,到处时兴画领袖像,林场和当时的三岔公社,就一直请他去画伟人像。

张纬中画作

也许是家学渊源的影响,张纬中对绘画有一种出于骨子里的热爱,国画、西画,他无一不涉猎,写生、临摹,他每天都坚持。虽然没有上过专门的学校,但他自学书画理论,浏览了大量中外大家的绘画作品。他的创作起点很高,他最初的绘画作品,竟然是油画。他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画油画,用的是工业油漆和油画颜料,画的是当时在镇原三岔公社作业的长庆油田3212钻井队——那是铁人王进喜的兄弟钻井队,画面里,高高耸立的钻塔,工地上忙碌的工人,远方巍峨的山脉,近处蜿蜒的河流,整个画幅充满了那火红的年代浓厚的时代气息。那幅他作于1967年的油画处女作,一直陪伴了他50多年,至今还保留在他的画室里。

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张纬中手里的画笔从来没有放下过,他也因此在林建师成了文艺骨干。1971年,他调到三团下属的华亭玄峰林场,进入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一边画墙报,一边拉二胡。1974年,他又被调到位于灵台的珍珠山林场,同样是文艺宣传队里的骨干分子。1977年,他被调进平凉地区文工团,专门画布景,做舞台舞美设计。其间,他又慕名跟随平凉地区的著名画家李鸿文、王顺发、刘海林学习,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绘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一时期,他的创作热情如井喷般爆发,80年代他先后参加了甘肃电视台《麦客》《昨天的故事》《拜年》《一个东方女性的悲剧》等4部电视剧的拍摄,担任剧组美工,创作成果得到各方面的好评。1998年7月他举办了个人的第一次画展,以后又有两次个展面世。由于他崇尚正义,相信邪不压正,所以平生最喜画钟馗,他画展中的一个百幅钟馗展,在平凉画界好评如潮。

张纬中画作

作为张少观的次子,家学对张纬中的影响虽然有,但其中充满的却全是苦涩的回忆。虽然父亲不愿意让他学画,但父亲自己为了画画的坚守,以及在困难年代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却给张纬中给了很大的启发和激励。尤其是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重拾画笔,每日创作,表现出来的对生命对艺术的挚爱都让他感动不已,成为他日后绘画创作的动力。

作为张氏一门中兴代的画家,张纬中功不可没。他生性沉静,为人低调,不喜与俗人交接。但是他身上具有很强的定力,一生以绘画为乐,只要一拿起画笔,便进入忘我的境界。2008年退休之后,他依然笔耕不辍,他给自己定了规矩,每天早晨一起床,首先必须完成一幅书法一幅画,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如此这般已坚持了数年。他是崆峒大地的儿子,他的作品创作题材均来自陇东的山水、农舍、人物,画风质朴浑厚,亲切感人。他的写意画博采众长,山水画气势磅礴,人物画神采飞扬,水彩、水粉生活气息浓厚,尤其对油画情有独钟。其国画作品《山魂》曾赴美国展出,《崾岘里的歌》《悠悠岁月》《华岭魂》等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大展,获得画界广泛好评。

张纬中先生年已76岁,但精神饱满,举手投足淡定自若,与人交谈气定神闲,状态之佳令人称羡。连续十余年,市区组织的文化三下乡他都积极参与,每年创作的作品有数百幅之多。目前,他正在为他个人的油画作品展作准备,从1967年的第一幅油画处女作,一直到目前他正在创作中的崆峒山黄帝问道、秦始皇登临崆峒山等重大历史题材的油画,时间跨度近60年,共120幅——数量之多、跨度之长,在平凉画界可谓是首屈一指,还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他的家也是他的画室,客厅、卧室、过厅,全是画框画作。所有的书柜里,能见的地板上,全是书籍、宣纸。客厅里最醒目的是一面巨幅画板,上面的墨痕斑斑驳驳,油彩重重叠叠。所有的墙壁,几乎全都张贴着画作,斗室之间,墨香四溢,山水淋漓,花繁草茂,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张涛:光前裕后写传奇

张氏第四代画人:张涛

张氏第四代画人张涛,笔名雪樵,1968年12月生于平凉,为张纬中五兄之子,是张氏丹青世家的后起之秀。

张涛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在爷爷和叔父那里耳濡目染,看到过许多家传的书画作品,并多次现场观看爷爷和叔父挥毫泼墨的场景。从孩童时期,他幼小的心里就播下了一颗热爱绘画的种子。他的母亲郭兰芳是一名街道干部,更是一位诗人,秀外慧中,有着深厚的古文字修养,是甘肃省诗词研究会会员,崆峒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时,她又擅长丹青,为平凉市女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平凉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工作之余,她的最大爱好是吟诗作画,其山水花鸟具有典型的文人画的特征。她有480多首诗作见诸报刊,并多次获奖。她的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三届迎春书画作品展,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展播。

书画原生家庭的熏陶,加之母亲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使张涛较之他的祖、父辈们有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仅仅有强烈的书画艺术的爱好,更主要的是有非常深厚而全面的文学修养。

张涛21岁参加工作,曾就职于平凉市粮食局下属企业、机关和崆峒文化馆、区政协,因为文字功底好,一直在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并被多次抽调上级党政机关承担工作任务,先后任市区政协常委、委员、市文联委员、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政府特邀发展研究员,流连于公文案牍20余年。直到2016年,他才重返文化单位,先后担任崆峒区文化馆长和崆峒区文联主席。

张涛画作

30多年的工作经历,他转换过不少工作岗位,无论是终日被行政材料所累,还是被行政事务缠身,有一点他从来都不曾放下过,那就是对书画艺术的热爱。

1996年,我第一次认识他的时候,是在沙港巷他家的一个老院子里。时值深秋,院子里一棵柿子树,柿子正红得鲜艳,我们喝酒,谈诗,也谈画。其时,平凉的文艺氛围正浓,他与林玉峰、张凤仓和潘守军4人都是30岁左右的年纪, 4个人正青春,都喜欢画画,志趣相投,意气风发,几乎每周都有外出写生,每周都有书画创作交流活动,三两天就有酒场,酒后必要挥毫作画,在张凤仓农行的画室里,在张涛家的老院子里,都是几个年轻人挥洒青春、赋诗作画的好地方。当时的市文联主席姚学礼在评价他们4人的书画时,曾戏谑地说道:“在当今的平凉城有4个‘大色鬼’,他们每天都和笔墨纸砚发生着奇妙的关系。”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诗书画成为他们共同的爱好,也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在后来的日子里,伴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他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张凤仓先是调去兰州,后来又去了北京。林玉峰、潘守君则立足平凉,固守着自己的书画阵地。这其中张涛的变化最大,在从机关单位的羁绊中脱身而出后,他终于在文化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积极履行一个文化馆长和一个文联主席的职责,为全区的文化事业尽心竭力,组建队伍,营造环境,一方面自己笔耕不辍,发扬光大张氏丹青世家的传统,一年四季,他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画室度过的。别人度假度周末,他在作画,别人打牌游玩,他还在作画,画画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我的记忆里,我和他出差到烟台,登上崆峒岛,出差到银川,徜徉在黄河边,出差到杭州,流连在富春江畔,他依然忙里偷闲,画笔不离身,只要逮着机会,他总要向同行学习,见缝插针地画上几笔画。

张涛画作

因为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打底,张涛的家学渊源、文化修养都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画作里。从孩童时起,他就虚心向学,小的时候是向祖父、叔父学习,参加工作以后是向平凉的著名画家胡晓云、刘海林、李鹏翔等老师不断学习。2016年,他师从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程大利专攻山水,无论是绘画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有了全新的质的提升。他说他最喜欢的一个词叫不破不立,他主张“以我心写故乡之山水,以我情写故乡之烟云”。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在不断地否定自我,找到方向再出发。在创作中,他一直在追求一种圆融、圆通的境界。他的画作植根于黄土高原,浸润于秦陇文化深处,于勾勒点染间传达情趣,于纵横泼墨间抒发感受,作品既有时代性,又彰显着深厚的家学传统。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极高,胡晓云老师认为“张涛的山水画古朴空灵,意境深远,花鸟画笔墨简练,情态宛然”;特别是他的“线条质感,苍劲古拙,典雅醇厚,耐读耐看”。李鹏翔老师认为张涛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和画面构成,既高古又有现代感”,称赞“他的画线条简洁凝重,墨色温润,笔墨交融点线交织而不相碍,体现出一种不疾不厉的书写意味,画面充满着平和宁静。”他的国画导师程大利对他的画作更是盛赞有加,说他“作品运笔轻松,绵里藏针,结构灵动,虚实相生,经营缜密,举重若轻。”几位老师的中肯评价,可以看作是张涛画作目前所呈现出来的水平和风貌。

作为平凉张氏一门四代最年轻的画家,长年累月的磨砺和创作,年复一年的学习和积累,张涛无疑已成为平凉张氏画风和画派的忠实继承者和集大成者。他现为国家画院程大利导师工作室画家、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画院院聘画家、甘肃画院国画院理事、省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省诗词学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平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画作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画展和陕甘宁三省区及第十六届西交会四省十六方书画联展,并多次获大奖;2009年,作品《山水》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甘肃省政协委员书画展”三等奖,并获全国第二届鱼水情书画作品优秀奖;2012年,国画《山麓烟霏》,获“喜迎十八大、走进新崆峒”甘肃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另有数百幅作品在《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甘肃文化》等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或被收入多种选集;并被央广网、新华网、中国网及腾讯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时光无情若流水,红尘有幸识丹青。平凉自明代嘉靖年之后,数百年里文脉沉寂,艺园荒芜,幸亏崆峒大地黄土深厚,陇东四家兴起于前,张氏一门四代丹青世家接续于后,为平凉艺坛撑起一方璀璨的天空。

时逢盛世,文艺繁茂。值得欣喜的是,张纬中老先生老当益壮,风头正健;张涛正当盛年,积数十年之功力,承一百载家学浸润。叔侄同心,炉火纯青,张氏一门丹青世家一定会书写出新的传奇。

0 阅读:0

善举之行

简介:发现身边的小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