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平凉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团级军工厂——跃进机械厂,代号5207。这座工厂曾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生产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及其配套的瞄准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曾经繁忙的军工厂如今已荒废多年,只留下断壁残垣,令人不禁唏嘘。
时间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紧张,珍宝岛事件和一连串的中苏边境冲突让国家意识到加强国防力量的紧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了第二次“三线建设”的高潮,旨在通过工业布局的调整,加强国家的战略纵深和防御能力。甘肃平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被选为了多个军工企业的建设地点。
1969年,国家决定在甘肃华亭县的安口镇与平凉县的土谷堆一带建设一个反坦克武器生产基地,即“五二工程”。这一工程包括了胜利机械厂(5203厂)、前进机械厂(5204厂)和跃进机械厂(5207厂)三个分厂。跃进机械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生产69式40毫米火箭筒的瞄准镜。
由于平凉地区水源相对匮乏,工厂选址时特意选择了拥山靠水的山区,以确保生产用水。在建设过程中,工厂还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专门为他们修筑了专业的军事设备测试室和宣传科等设施。经过数千名建设者的共同努力,跃进机械厂于1975年正式建成投产。
投产初期,跃进机械厂迅速进入了巅峰状态。工厂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夜以继日地赶制着火箭筒和瞄准镜。这些高质量的军用装备很快受到了部队的欢迎,尤其是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跃进机械厂生产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在复杂地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摧毁了多个碉堡和掩体。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军工企业面临着军品任务锐减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跃进机械厂也开始尝试转型,生产一些民用产品,如洗衣机等。但这些努力并未能扭转工厂的颓势。1994年,跃进机械厂整体搬迁至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开区,更名为首钢跃进机械厂。
如今,再次走进跃进机械厂的老厂区,只见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曾经繁忙的生产车间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几台破旧的机器静静地躺在角落里。生活区内,一栋栋红砖楼房依然矗立,但门窗早已破败不堪,只剩下几个老人孤独地生活在这里。
据统计,跃进机械厂在鼎盛时期拥有职工1382人,各类设备1050台,占地面积约21公顷。然而,随着工厂的搬迁和荒废,这些数字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如今的老厂区只剩下了一片荒凉和寂静,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而又短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