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是当代社会大多数人的自我认知。
尤其是在经历一轮又一轮失业危机之后,许多曾经的天之骄子都变成了家里蹲子,而这些际遇也不断挑战着大家对自我价值的评判。
然而事实上,这从来不是某个时代的特定问题,而是社会运行机制里必然出现的“牺牲”。
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的王双立,就是其中一例。
身为市文化馆“代理馆长”,王双立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成为正式的一把手,可临到节骨眼上文化局却派来了一位马副乡长来担任馆长。
咽不下这口气的王双立开始了一系列针对马馆长的操作,不着痕迹地就将其赶走了。
随着老马调离,王双立迅速建好了全市第一家舞厅,完完全全在政绩上超越了自己的“前任”,可徐副局长却说,为了减轻你的担子,组织上再调一位同志来帮你分担工作。
来的不是别人,而是文化局长身边的阎秘书。
这一次,阎馆长人事财务一手抓,王双立也没了斗法的资本,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但这风波还只是刚刚开始,毕竟人的欲望总不会那么轻易地消失不见……
《背靠背,脸对脸》是一部来自30年前的老片子,一眼看过去,观众们最不解的便是:人精一样的王双立为什么不能成为馆长呢?
关键就在于,王双立太精明了。
当冷局长的千金要来文化馆应聘时,王双立为了让招聘看起来公平公正公开,特意嘱咐现场评委如何巧妙打分,以保证局长千金能够“堂堂正正”地入职。
可在冷局长眼里,牵涉这么多人万一露馅了,反而对自己和女儿的前途都不好。
随后的几件事里,想要表现自己的王双立都过于积极,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也在倾轧同事的时候拂了领导的面子,冷局长自然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最糟糕的是,除了冷局长,王双立还是冷局长与徐副局长暗自较量下的牺牲品,他自然更难有什么出头之日。
《背靠背,脸对脸》最有趣的,就是在140分钟内频频反转,每每观众觉得王双立要实现目标时,必然会旁生枝节,全然没有什么小人物逆袭的快感。
而且,一旦把怀才不遇的同理心代入自我,必须承认这电影讲透了事业单位工作的本质——你越厉害,就越边缘。
因为没有裙带关系,没有其他把柄,单纯只是靠能力就成了人人忌惮的存在,这才是王双立抑郁不得志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层面来看,当下的市场经济似乎更为公平些,至少还允许大部分人选择能够胜任的工作,毕竟对一个有自我实现需求的普通人来说,常年得不到肯定的地方实在不是什么好去处。
只是,当这一切重新被放入中国这么大一个“人情社会”实验场,那些隐性的资源与关系,似乎又在悄然松动着我们想象中的公平。
不吹不黑,看个电影,说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