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部势力总喜欢“讲坏话”中国空军,总觉得中国的实力是。
此前,美国媒体发起新一轮“舆论攻势”。
他们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空军的战力,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俄苏战机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
他们还搬出了日本的F-15J战斗机来与中国现有的战斗机进行“比较”。
按照他们的逻辑,中国早年进口改装了苏式战机,所以水平和俄罗斯相差无几。除了第五代战机J-20之外,其他战机均不如日本的F-15J。
俄乌冲突中的“实战”提醒日本,除了歼20,中国其他战机不怕F15J吗?
除了歼20还不怕吗?
2023年,美国军媒《1945》发文指出“侧卫战机”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不佳,认为这些昔日的中坚力量已经出现了疲惫的迹象。
文章进一步提醒日本,F-15J战机在性能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甚至声称:除了中国的歼20,其他战机都不用害怕,东亚天空也一样F-15J的“独角戏”。
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不是偶然的,而是过去二十年广泛创新和持续投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了苏联米格19、米格21战斗机的生产线,自主研制歼6、歼7。20世纪90年代,又推出了Su-27、Su-30等型号。确实,中国的武器装备经历了学习苏联经验的阶段。
这段历史多年来被西方媒体夸大,因此很多欧美国家对中国武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偏见。
这种刻板印象让一些西方舆论得出了一个“严格逻辑”的结论:既然俄罗斯武器在俄乌战场上表现迟缓,那么作为“仿制品”的中国武器显然也好不了多少。
由此,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战机在性能上很难与日本F-15J抗衡。
这个结论或许适用于上世纪末的中国军工,但在本世纪,特别是近20年,中国军工的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从歼10到歼20,从红旗系列防空系统到东风系列导弹,中国的军事装备不仅突破了模仿,甚至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远远超越了俄制装备。
中国现代作战飞机虽然外观与俄罗斯部分机型相似,但在核技术、电子设备、雷达系统等关键领域早已脱胎换骨,与俄罗斯武器完全不同。
今天的歼16战斗机是中国空军的新一代全能战斗机。其设计融合了先进技术和实战需求。
核心在于高度集成的第四代航电系统,赋予其极强的战场适应能力和战斗力。
J-16配备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和新型光电雷达,赋予其出色的对空和对地探测能力。
与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相比,歼16的机头直径更大,可以容纳更大口径的雷达和更多的阵元。
这意味着其雷达功率更高、探测距离更远、目标跟踪能力更强。
在现代战场上,这一技术优势足以领先敌人一步,掌控空域局势。
J-16配备威胁分析和电子对抗能力,能够进行自动威胁分析和智能电子战作战。
这不仅提高了战斗机的自我防护能力,还提高了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灵活性。
此外,第三代光电瞄准系统J-16提供极高的目标识别和命中精度。集高分辨率图像处理、自动跟踪、红外搜索、激光指向和测距功能于一体,可实现远距离精准锁定目标,为复杂作战任务提供可靠保障。
歼16配备了先进的战术数据链,可以与歼20隐形战斗机实现保密通信和协同作战。
这种无缝的技术连接,为多机种之间的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隐身先锋、重火力”相辅相成的作战形式。
歼16的设计亮点之一是其惊人的武器挂载能力。
12个武器挂点和重载挂点的结构强化设计,显着提高了其携弹能力。
为了配合这一设计,歼16还采用了加固的两轮主起落架,以保证重载下的起降性能。
而且歼16几乎兼容解放军现有的所有空降突击武器。
在空战中,可以携带超远程新型空空导弹,具有远程拦截能力。
对地攻击时,可挂载航空导弹和常规航空炸弹,展现出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在海战中,其挂载反舰导弹阵列的能力使歼16在空中制海方面具有显着优势。
2021年珠海航展上,歼16D的亮相无疑成为全场焦点。
这款基于歼16打造的电子战机以全新面貌震撼亮相,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空军在电子战方面的战略布局。
J-16D专为电子战任务而设计。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电子侦察、干扰和攻击彻底瓦解敌方防空系统。
无论是压制敌方雷达、干扰敌方电子制导系统还是摧毁无线电通讯设备,歼16D都能游刃有余。
J-16D配备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子战,可灵活挂载国产反辐射导弹。
针对敌方电磁系统,不仅可以“软杀伤”,通过电子压制削弱敌方的探测和干扰能力,确保己方战士免受威胁;它还可以执行“硬破坏”,直接瞄准敌方雷达。正好罢工。
歼16D的存在为歼20等隐形战斗机提供了可靠的电子掩护,确保它们能够安全深入敌后。
J-16的攻击半径和任务适应性在解放军空军中名列前茅,成为无可替代的“六角战斗机”。
如今的歼16,就连俄罗斯人也对其强大的性能感到惊叹。
F-15J就是老弱病残
《1945》文中日本F-15J战机的生锈看似决定性的,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确实,F-15J在冷战时期是一款极具威胁性的飞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它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冷战时期,日本防空部队的主要目标是苏联。
日本列岛北部是第一道防线,中部则是后备增援力量,同时保护日本的政治经济核心地区。
因此,这两个地区的防空力量都极其强大,空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苏联解体后,日本的战略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
这是为了扩大日本在东亚的军事影响力。
当朝鲜半岛或台海爆发冲突时,美国作为盟友介入将成为默认,而日本则希望通过重新部署军事力量来确保局势主动权。
虽然日本的战略重心发生了变化,但其整体军事部署的变化尚未完成。
尤其面对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日本的空军基地大多显得不足。
正因如此,冲绳地区成为了以那霸基地为核心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前沿基地。
那霸基地不仅是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军事设施,也是日本空军力量向南投送的重要枢纽。
该基地设施最多可容纳150架战斗机,目前驻扎着第83空军下属的第204空军。
2009年,第204空军部署F-15J/DJ战斗机来取代老化的F-4战斗机。
F-15J的作战半径可以覆盖钓鱼岛,成为日本在该地区的核心力量。
无论部署如何调整,F-15J的技术过时已经成为事实。
1970年代末,日本从美国购买了第一批14架F-15战斗机,正式启动了其空军现代化的“和平鹰”计划。
这个计划于1980年启动,三菱重工引进麦道公司的F-15生产线,随后开始批量生产单座F-15J战斗机和两座F-15DJ教练机。
1982年,这些战斗机逐渐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
日版F-15J/DJ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美国F-15C/D的早期设计,核心系统几乎相同。
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日本更换了部分电子设备,如J/ALQ-8电子支援系统、XJ/APQ-1雷达接收机等。
虽然这些改变看似“量身定制”,但却无法掩盖其底层平台的年龄限制。
美国空军是F-15系列战斗机的第一个用户。其部分型号已经服役30多年,日本的F-15J也未能摆脱这种“老化”的困境。
虽然F-15原计划服役到2025年,但随着机身老化问题逐渐显现,其安全性受到质疑。
2007年11月,美国空军F-15战斗机在训练中突然解体坠毁。虽然飞行员成功逃生,但事故暴露出严重的结构性风险。
美军立即宣布暂停部分非关键任务的航班。
问题远比想象的严重。
同月5日晚,停飞范围进一步扩大。美军全部676架F-15战斗机,包括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战斗机,均被勒令停飞。
经过详细检查,美国空军发现大约180架F-15具有纵梁能力。这一缺陷可能会迫使一些战士提前退役。
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在事故发生后全面停飞旗下F-15J/DJ战斗机,以调查潜在风险。
2011年7月,中日钓鱼岛争端再度升温。
就在这个敏感时刻,日本航空自卫队第204飞行队的一架F-15J从那霸基地起飞,在距离基地约180公里处执行训练任务时坠入东海。
事故导致一名飞行员失踪,引发广泛关注。
随后,日本航空自卫队再次宣布暂停全国所有F-15J飞行任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对于现代战斗机来说,复杂的结构和精密的系统决定了其对可靠性的高度依赖。
任何明显的意外事故都可能表明整个飞机模型的设计或维护存在系统性问题。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战机近年来故障频发,其隐患早已暴露。
仅2009年一年,F-15J就发生了三起重大事故。
有一次,海上飞行训练时,一个发动机零件不小心脱落。
第二次是在航展时尾尖突然脱落。
此外,在另一次着陆时主起落架发生故障,差点导致飞机坠毁,全员死亡。
这样的事故绝不是孤立的。
事实上,日本手中的F-15J战斗机,随着飞机的老化和长期高强度的使用,早已陷入了“问题频出、维修难”的尴尬境地。
日本F-15J目前的战备率只能维持在30%左右,也算是上天的眷顾了。
而且相比新一代战机,F-15J的设计理念已经过时,机身性能难以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
加上近年来故障频发,其高昂的维护成本和较低的战备率让日本航空自卫队不堪重负。
虽然可以通过升级部分装备在短期内推迟退役,但面对邻国新战机的普遍打压,F-15J的战略地位已经不可挽回地被边缘化。
只是为了自我安慰
F-15J/DJ作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核心空中优势力量,长期充当东亚局势的急先锋。
面对周边国家的动向变化,争夺周边海域制空权几乎是日本唯一的选择。
然而这位“绅士”身上的担子远比外人想象的要重。其背后是飞机在频繁部署、高强度任务中日益难以承受的身体状况。
根据日本航空自卫队战备巡逻要求,第204飞行队每天安排4架F-15J在那霸基地执勤,保持全天候战备状态。
当不明飞行器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时,执勤战机应在接到警报后5分钟内迅速起飞,挂载AIM-9L或AAM-3空空导弹,前往目的地。以两机编队拦截目标区域的飞机。。
到达目标附近后,当F-15J与目标的距离缩短到600米以内时,飞行员首先要通过目视观察确认目标的具体信息,包括国籍、机型以及是否武器已安装。
如果目标表现出敌对意图,日本飞机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包括雷达干扰和近距离威慑。
如果目标没有表现出威胁,通常会伴随飞行,并使用无线电喊话,同时拍照和录像,以证明后续行动。
自十多年前钓鱼岛主权问题升温以来,中国海监机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逻的频率明显增加。
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出动的次数增多,而执行此次任务的战机大多是来自那霸基地的F-15J。
当时,F-15J几乎承担了所有拦截任务,第204飞行队成为日本航空自卫队中最繁忙的部队之一。
这种高频升空拦截进一步加剧了F-15J的机身损失。
持续的高强度任务就像沉重的草袋一样,不断压垮这架已经“老”的战机。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F-15J已经没有能力维持“区域空中优势”了。
更何况,面对中国空军装备的先进战机,F-15J对抗歼16的能力就显得遥不可及。
不仅如此,即使面对歼10系列,F-15J的劣势也很明显。
从航电系统到武器挂载再到整体性能,F-15J无论如何升级,都难以赶上代沟。
中国空军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让日本航空自卫队处于重大劣势。
从歼20的隐身攻击能力到歼16的多用途作战能力再到歼10系列的高效灵活,中国空军在东亚空域的实力已经几乎达到了碾压的程度。
日本所谓的“依靠F-15J确保制空权”早已沦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空战中,仅靠一架老战斗机是不可能维持防空的。曾经被寄予厚望的
F-15J,现在已经勉强能够承担训练任务了。
如果真的卷入高强度冲突,其薄弱的硬件和过时的理念将无法支撑日本航空自卫队应对任何复杂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