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爱提起“李白杜甫”,却忘了白居易?

历史可以很好看 2018-01-24 16:52:45

好长时间以来,人们但凡谈论诗文,必谈李白、杜甫,甚至恶搞表情包,也愿意找他们两个,最有名的当属前段时间流行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了。

杜甫很忙

可是,大家都知道,唐宋时期,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诗、词名家,光是在唐朝能够叫得出名字,流传于世的诗人,就多达几十位,像王勃、孟浩然、王昌龄、王维孟郊、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李清照、苏轼、王安石等等,太多太多啦。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位,曾几何时,与李白、杜甫享有同样名声,并且,与上面两位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大帅哥,却一直被大家忽略,对,他就是白居易。

就好像一提起"十八罗汉",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可真要叫起真儿来,就只能说出"降龙"、"伏虎"两位来一样,对于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同样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在文学地位上,一点也不逊于李、杜,可普通的老百姓,却总在谈论诗词的时候,将老白忽略,甚至连网络表情包恶搞,这样"刷脸"的机会,都没他老人家的事儿?

白居易像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白居易,字乐天,号、醉吟先生,还有有""和""之称。唐代的著名诗人,与齐名,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首先,是年龄上的因素,李白、杜甫,这二位,属于同一时代的人,所以二者并称为李杜。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还见过面,不能算是私交甚好,但那时候,也很流行互粉、互捧这一套,所以,都对彼此的诗文有过很高的评价,而且还互赠过诗文,比如李白赠给杜甫的《戏赠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杜甫赠给李白的就更多了,像《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这在那个没有微博、QQ的时代,可算是晒交情,套感情的最好手段了。

反观白居易,他比上面的李杜小了很多,白居易刚刚出生时,李白则已经去世10年有余了,杜甫倒是和白居易,在时间上有些交集——白居易两岁的时候,老杜在他那破草房里撒手人寰。所以,白居易在几十年后,成名之时,上面的两位,已经仙逝多年。白居易一直把自己做为李杜两大仙圣的后生晚辈,从来不敢与二位古人相比,以至于后来的人们,也逐渐接受了李白杜甫的共称,后面的白居易,则自觉的站在了两位伟人身后,以视尊敬。

再有一个因素,就是写作风格的不同,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一位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两人在艺术上的成就,。两人均是成名于盛唐之期,那时候的诗文风格,多是描绘唐朝最为鼎盛时期的人文情怀,而白居易则是出生于中唐时期,其诗文风格,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而这个时间段,晚唐之前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危机,已经逐渐显露出来,白居易最为注明的诗文《长恨歌》《琵琶行》,就是描写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现实情况。

结合了上面两个因素,所以,才会出现李白、杜甫在民间的形象更加丰满的情况。

各位,你们对本文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2 阅读: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