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一写标题就抓耳挠腮,到后来信手拈来!

逐鹿有花 2024-11-26 05:50:32

作家约翰·史坦贝克说:“故事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就像食物、水和住所一样。”这说明故事在大家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而是否看一篇文章,首当其冲的就是标题,如果能将故事和标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既满足了大家喜欢看故事的天性,也大大增加了看文章的可能性。

《爆款文案》这本书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书中写的商业文案,就是让看到文章的读者,购买文章推荐的商品,用一个吸引读者眼球的标题,然后激发读者购买欲望,赢得读者信任,最后引导读者下单购买。标题在整个过程中,就像漏斗的上端开口,进行引流筛选,所以,标题至关重要。

书中将标题写成了故事,不仅让读者看完文章,更让读者顺其自然地购买商品,是怎么做到的呢?标题的作用是引流,而商业文案中的商品有对应的读者,于是就出现了目标式标题,就像推荐牙膏,是大人用的,还是小孩用的?直指读者的需求。

那么,怎么写目标式标题呢?书中拆解了2个部分,分别是使用第一人称和对比反差。

首先是第一个部分:使用第一人称。

作家村上春树说:“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这说明了第一人称给读者的感觉,而喜欢看故事又是人的天性,当用第一人称说出故事,就更加让人兴趣倍增,点开文章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如果要写关于害羞的标题,一个是《我从小看到陌生人就脸红,到后来害羞的是陌生人!》,而另一个是《你见到陌生人就脸红,是因为没有做到这点!》。第一个标题,读者看到一个第一人称的故事,而第二个标题,看到的是一个教人不脸红的方法,一对比,哪个点开的可能性会更大呢?所以,在标题中用第一人称,让读者身临其境,我有故事,你不想看看吗?

然后是第二个部分:对比反差。

先来看2个标题,你会更想看哪个标题下的内容呢?

一:《这门课程让你学会大方、自信地演讲!》

二:《我从小口吃,昨晚2万观众听我演讲,持续鼓掌5分钟!》

第一个标题一看,这是一门学习演讲的课程,平平无奇,而自己好像也不是经常需要演讲,大概率不会打开看。而第二个标题不一样,没有说课程,而是一个从小口吃的人,站在台上演讲,演讲完之后,让台下的人忍不住持续鼓掌5分钟。

一般口吃的人,很难快速说完一整句话,并且会比较内向自卑,表达能力会相对比较弱,看完之后,读者就会产生好奇,从小口吃的人,是怎么不口吃的?演讲说了什么内容?“我”可以借鉴学习吗?不仅写出了故事,还引起了读者好奇。

在标题中制造反差,再用故事的形式说出来,点开文章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论是使用第一人称还是对比反差,都是建立在故事之上,所以,要写目标式标题,可以用“我”说出前后对比不一样的反差故事。目标式标题,就像一个知你,懂你的过来人,循循善诱地在故事中给你方法,你不看看吗?

俗话说:“一个好的标题,胜过千言万语。”而喜欢看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把标题写成一个让人好奇的故事,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0 阅读:2

逐鹿有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