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国际组织联手剑指2030年消除艾滋、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

逸云看健康 2025-04-17 19:38:41

在亚太地区,有12万名儿童(0-14岁)感染艾滋病毒。Photo by Rene Terp on Pexels.

红枫湾APP:据meghalayamonitor消息,为了推动“确保所有儿童出生时都没有这三种感染”取得进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WT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最近推出了“2024-2030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艾滋病毒、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三重消除的路线图”。

尽管我们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毒、梅毒和乙肝感染的垂直传播(从母亲到婴儿),但仍有孩子在出生时就感染了这些可预防的病毒。 这些感染可能导致不良的妊娠结果,并对母亲和孩子造成潜在的长期后果。

·如果没有科学的干预措施,艾滋病毒的垂直传播率可能高达45%,导致接触艾滋病毒的婴儿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艾滋病毒也可能在母乳喂养期间传播。

·如果不接种疫苗和治疗,乙肝感染阳性女性所生的婴儿终,有70%-90%可能会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

·妊娠期梅毒可导致先天性畸形、死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婴儿早期死亡的高风险。

我们有科学的预防措施来确保所有儿童出生时都不感染者三种病毒。未能最有效地部署这些措施,是不容接受的。

必须采取行动

路线图以WTO《2018-2030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艾滋病毒、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三重消除区域框架》为基础。

早些时候,WTO《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战略(2016-2030年)》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消除所有可预防的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死亡,包括死产。

同样,2022年,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三项相互关联的“2022-2030年全球卫生部门关于艾滋病毒、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感染的战略”,以消除艾滋病毒、梅毒和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

距离实现目标还有68个月

距离实现这些目标仅剩不到六年的时间,各国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制定更强有力的政策和量身定制的计划,以确保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没有艾滋病毒、乙肝和梅毒。

这些措施包括:

·为女性及其男性伴侣进行艾滋病毒、梅毒和乙肝的产前筛查。

·为感染艾滋病毒、乙肝和梅毒的妇女及其男性伴侣提供治疗和护理服务。

·安全分娩和婴儿喂养选择。

·儿童和青少年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及艾滋病毒预防。

同样,确保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卫生服务、免疫接种和特定疾病计划内部和之间的密切合作及整合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改善妇女、儿童及其家庭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从而带来更好的结果、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机制。

亚太地区是全球9%艾滋病毒感染儿童的家园

根据UNAIDS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有140万儿童(0-14岁)感染艾滋病毒,其中有12万在亚太地区。印度尼西亚占该地区儿童新感染艾滋病毒总数的26%,其次是印度(23%)和巴布亚新几内亚(8%)。

自2010年以来,亚太地区儿童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下降了62%,从2010年的30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12万人。UNAIDS亚太、中亚和东欧地区主任Eamonn Murphy表示,尽管在减少儿童新感染艾滋病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近年来进展停滞不前。

疫苗可预防的乙肝敲响了警钟

根据WTO 2023年的一份报告,三分之二未确诊和未经治疗的乙肝感染者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

乙肝疫苗被认为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疾病的慢性后果,如肝硬化和癌症。

西太平洋地区普通人群中慢性乙肝的患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2019年,该地区估计有5.92%的成年人口感染了乙肝,其中1.16亿人长期感染,47万人死亡。在东南亚地区,2019年有26万例乙肝病例,18万人死亡。

致命的经济鸿沟

在大多数亚太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的亚太国家,几乎所有一岁的儿童都在2021年接种了推荐的乙肝疫苗,达到了WTO避免疫苗可预防疾病爆发的95%的最低阈值。

相比之下,亚太中低收入国家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平均疫苗接种率约为75%,不足以确保中断疾病传播和保护人口。

社区参与

从历史上看,女权运动和艾滋病毒应对措施,表明了社区在塑造以人为本和基于权利的应对措施方面发挥折决定性作用。

但印度全国艾滋病毒感染者联盟(NCPI Plus)的Pooja Mishra表示,私营部门的社区参与缺失或不够理想。

社区可以帮助刺激与Triple-H(艾滋病毒、乙肝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服务需求。Pooja补充说,在一些地方,与预防艾滋病毒垂直传播有关的公共服务很好。NCPI Plus及其合作伙伴继续倡导改善以人为本的服务。

亚太地区和全球所有国家都必须确保没有儿童出生时感染这三种可预防的感染中。现在是时候优先考虑人们的健康和福祉,言行一致地兑现承诺和人权了。

3 阅读:452
评论列表
  • 2025-04-20 17:08

    严厉打击乱搞男女关系违法行为,恢复通奸罪,就很大程度防止了这些传染病!办事得找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