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人引以为傲的伟大名城,这座建立于1703年的城市浓缩了俄罗斯自彼得大帝改革至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的辉煌历史,汇聚了不计其数的文物瑰宝,它还是俄罗斯至关重要的经济中心与对外窗口,地位正如中国的上海一般。
不过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十月革命成功后不久,列宁就宣布将苏俄的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往了深处内陆的莫斯科,并且此后100余年间,苏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皆没有动过迁都的念头。
值得注意的是,莫斯科气候远比圣彼得堡恶劣,每年积雪期达140多天,而做了三百余年首都的圣彼得堡则受北大西洋暖流惠泽,气候适宜,为什么列宁执意要迁往莫斯科呢?
(一)德军所向披靡 迁都躲避迫在眉睫的敌人攻势自古以来,首都在设立前从来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个位置,国家的心脏不能轻易地摆在遍布危险的地方,最好选择在易守难攻的优越城市。
从地图上看,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的东端,处在俄罗斯版图的西北角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可以说是俄罗斯面向西方的一扇窗户。
当初彼得大帝之所以将首都迁移到这里,正是考虑到圣彼得堡接近西方,可以便利搭建吸收西欧先进技术的管道,使俄国摆脱落后愚昧,并且俄国通过大北方摧毁了瑞典帝国,圣彼得堡周边已然安全无恙。
然而列宁所面临的形势远远比彼得大帝严峻,十月革命刚一胜利,新生的苏维埃就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可怕敌人——德军。
一战后期,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德军在东线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沙皇军队在德军面前节节败退、丢盔卸甲,以至于俄国境内厌战情绪暴涨,爆发了二月革命,之后俄国新政府拒绝谈判继续对德作战,才给了布尔什维克以上台机会。
列宁起初吸取临时政府教训,与德国达成了短暂停火的协议,双方安排在1917年12月22日进行谈判。
谁知德国人狮子大开口,在谈判桌上要求将战争开打以来所占有的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处土地、30亿卢布赔款交到手里。如此苛刻的条件令苏俄内部产生了强烈的反对声浪,故此苏德谈判不成,只有在战场上用实力说话。
战争的结果不难想象,襁褓中的苏俄相当脆弱,还不是二战中那个钢铁洪流的苏联,苏俄军队尚未经历内战洗礼,各式重武器严重缺乏,物资紧缺,准备不充分。
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德国人面前,苏军兵败如山倒,或者干脆可以说德军在苏俄境内“武装游行”。
自1918年2月18日开始,德国、奥匈帝国集结了53个师的恐怖兵力,自北向南组成了三大突击集群向苏俄纵深发起了猛烈攻势。
其中北路的德军沿着此前占领的波罗的海国家,径直奔向纳尔瓦,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就轻易攻克了军事重镇普斯科夫,于2月28日占领纳尔瓦,前锋距离圣彼得堡只剩下了不到100里。
虽说苏俄预料到了德军攻势难以抵挡,但还是没有料到前方防线如此轻易地被敌人突破,除了外患,俄国内部还有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者和白军分子,他们在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等人领导下正要对苏维埃发起进攻。
在如此紧迫的状况下,列宁一方面再三向苏维埃内部同志提出要接受德国人苛刻的条约,以空间换取时间,另一方面,圣彼得堡防卫力量几乎没有可能抵挡住德军,随时有陷落的危险,故此列宁作出了一个对苏维埃影响深远的决定——迁都。
2月26日,人民委员会作出了迁移政府的初步草案,要求将莫斯科作为新的首都,并且把圣彼得堡的国家银行、黄金尽数转移走,各中央机构先行撤走20-30人,其他人继续留下办公。
紧接着3月3日,苏联全盘接受了德国人的要求,双方达成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除了满足之前条件外,还额外付出了丢失乌克兰、爱沙尼亚等领土的代价。
和约达成后,德军的势力范围距离圣彼得堡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里,从爱沙尼亚可以轻而易举地兵临圣彼得堡城下。
考虑到首都的安全以及德国人的言而无信,苏俄并不相信德军会信守和约,而是选择坚持迁都计划,继续将圣彼得堡的中央班子迁移。
(二)开发内陆 统筹全国 莫斯科成革命中心从地图上看,苏俄土地辽阔,城市众多,但真正适合做新都城的,除了莫斯科之外再无可选。
这是因为莫斯科此前早就有过作为都城的底蕴,自莫斯科大公国建立之日起,这个城市就有数百年的首都历史,各项设施完善,道路发达,交通便利。
特别是莫斯科相对位于苏俄欧洲领土的中心地带,不像圣彼得堡过于偏远,从莫斯科出发可以高效地将兵力、物资运往前线各地,辐辏全国,十分适合苏俄进行接下来的内战。
事实证明了列宁决策的正确性,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战里面,坐镇莫斯科的苏俄中央借助莫斯科附近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与雄厚的物资储备,从容将军事力量投入到前线紧急战场,确保了苏俄对其他内战势力的优势,保证了内战取得胜利。
在和平时期,苏联同样依赖着莫斯科的交通网络进行广大内陆地区的工业建设,正如心脏一样源源不断地为各地输送血液。
到了二战当中,凭借着巨大的纵深优势,纳粹德军在抵达莫斯科前已然消耗了巨大的有生力量变得疲惫不堪,使得苏俄赢得了积蓄力量反击纳粹的宝贵时间,度过了最严峻的考验。
时至今日,面对北约的威胁,可以预见在长远的时间段内,莫斯科的都城地位仍然安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