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姐姐说情感

从"海归女硕士之S"看职场压力:当高知女性成为"最沉默的受害者",我们该如何守护她们的春天?

来源大风新闻↑
01 最新后续"妈妈,我坚持不了了。"[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这是安徽海归女硕士小琳生前在家庭群里最后的留言。29岁的她纵身跃下高楼,给家人留下永远无法愈 合的伤口。
据大风新闻3月30日报道:
2025年1月合肥包河区法 院判决单位无责但支付28W抚慰金,却未能抚平这场悲剧带来的社会之痛。家属公开表态:拒绝接受这结果,并宣布将提起上诉。

来源大风新闻↑
02 事件回顾2023年11月23日,本该是小琳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三天后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的她,却从自家阳台纵身跃下。
监控显示:坠楼前20分钟,直属领导仍在与其父通话;聊天记录里,"被讲的拉肚子"、"开病假条"等 绝 望 留言,触目惊心。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直属领导陈某某在3天内与她进行了十多次谈话,最长一次达20分钟,而且对方只承认是正常工作交谈,拿要给小琳升职说事儿。
心理学专家指出,高频次、高压力的沟通方式,极易对敏 感人群造成心理暗示性伤害。[可怜][可怜][可怜]
这场持续一年多的纠 纷因涉及职场霸凌、婚恋压力等社会痛点,再度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已不是首 例高知女性因职场压力 轻 生 事件:
2021年海归女硕士江月因家庭矛盾S害父亲,2023年苏享茂被前妻翟欣欣逼至自S,2024年山西女硕士卜某走失13年……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残酷现实——高学历女性正成为职场压力的"高危群体"。
正如《人 民 日报》评论:“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往往是压垮生命的最 后一根稻草。”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社交媒体话题榜上,超32万网友参与讨论。高赞评论直指痛点:“领导一句‘为你好’就能合理化所有压 迫吗?”
四川网友说:我上班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行里有个员工的母亲长期卧病在床,没有人照顾,他想调到离家近的网点上班,结果领导让他自己客服一下困难……最讨厌这样的人了,一点点Q利就用到极 致。

也有银行从业者现身说法:“KPI、晋升、人际关系,这三座大山早该被正视。”
而婚恋博主(@情感观察员)则呼吁:“筹备婚礼本应甜蜜,若变成焦虑来源,伴侣需主动分担压力。”

更有网友一句话道出了真相:领导是两个大龄单身女人,一个50多未婚,一个40多离异,面对海归高学历、优 秀且漂亮、家庭条件很好的小琳,能不被区别对待吗?
(对于网友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所以具体真相依然是个谜)[思考][思考][思考]


05 结束语
晴姐姐浅谈:
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心痛至极啊!一份工作如果干的不开心,可以选择辞职,为什么要为难自己?
就如网友所说:银行工作不是铁饭碗,遇到事情要和家人商量。当996成为常态,婚假都成了原 罪?名 校 文 凭 为何换不来基本尊重,这到底是职场还是修罗场?
父母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劳心劳力费尽29年,可结果……当小琳坠 落的瞬间,即带走了青春年华的她,也该唤醒更多人的良知。
作为父母我一直在反思:是因为我们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他们只是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烈日的照耀吗?所以,当我们在赞美"女性力量"时,更要守护"女性脆弱"。[送心][送心][送心]

那么,如何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
1. 企业:建立"心理安全员"制度,如某为"蓝火计划"、某讯"心理EAP",将员工心理评估纳入KPI考核。2. 个人:学习"压力断舍离",参考《高 效 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要事第一"原则,像管理财务一样管理情绪账户。3. 如果能借鉴老韩"职场欺凌J报中心"经验,让维Q有法可依。期待有一天,每个职场人都能像深圳某讯大厦的"解忧杂货店"那样,在茶水间放一杯热茶时,也能收获一份心灵的慰藉。毕竟,比KPI增长更重要的,是每个生命的尊严与温度。

最后,请记住“武汉大学喻丰教授”的这句至理名言:对 抗 心 理 风暴,不仅要建避风港,更要培养掌舵的勇气。
愿每个"小琳"都能在至暗时刻触到温暖的手,在人生悬崖边找到转身的勇气。[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祈祷][祈祷][祈祷]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小琳离开的原因是什么?评论区聊一聊吧!

(以上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