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在24日当天,“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外交部长伊格纳季耶夫向普京发出呼吁,请求俄罗斯派遣维和部队入驻“德左”,旨在稳固当地局势,并阻止敌对力量实施政治颠覆行为。伊格纳季耶夫坚称,“除此途径外,别无他选”。有消息透露,摩尔多瓦近期对“德左”地区实施了能源断供措施,俄罗斯方面则批评此举是摩尔多瓦意图“吞并”德左的一部分策略。
熟悉国际局势的朋友想必都清楚,德涅斯特河左岸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地区,它名义上归属摩尔多瓦,实则享有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并且还有俄罗斯军队的驻扎,然而这片区域与俄罗斯本土并不接壤,中间横亘着乌克兰。至于德左地区何以呈现这般复杂局面,还得追溯至它的过往历史。德左乃“德涅斯特河左岸”之缩略称谓,历来归属于摩尔多瓦,其初始居民多数为摩尔多瓦族人,亦即罗马尼亚裔。近世以降,德左及其邻近地域频为奥斯曼土耳其与沙皇俄国角逐之疆场。
公元1812年,德左连同比萨拉比亚全境(涵盖当今摩尔多瓦本土及罗马尼亚若干区域)被土耳其割予俄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摩尔多瓦本土宣告独立,紧接着加入了罗马尼亚,然而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却留在了乌克兰的疆域内。彼时,罗马尼亚人依然是当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至1940年,苏联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并把德左与摩尔多瓦本土整合起来,创建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这个新实体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
苏德战争掀起战火后,德国把德左领土交还给了罗马尼亚。1944年,苏联再次占领摩尔达维亚(现今的摩尔多瓦),并将数万罗马尼亚族居民驱逐至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同时迁入大批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定居。为确保摩尔达维亚不被罗马尼亚并入,自1956年起,苏联红军第14军一直在此地驻扎守卫。苏东局势剧变之后,摩尔达维亚宣告独立,并更名为“摩尔多瓦”。与此同时,德左地区成立了“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紧接着,1992年爆发了内战,造成约1500人不幸丧命。
内战尘埃落定后,俄罗斯在德左维持着大约四五百人的军事存在,而德左自身亦拥有数千人的武装力量。至此,摩尔多瓦实际上已丧失了对德左的管辖权。自德左实现事实独立以来,其始终致力于融入俄罗斯,相反,摩尔多瓦则矢志不渝地追求加入欧盟,两者分别倾向于东方与西方,关系可谓势同水火。鉴于俄罗斯军队的驻扎,力量薄弱的摩尔多瓦始终未敢采取军事手段收复德左。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升级,德左作为内陆地区,被乌克兰所孤立,切断了外部援助的渠道,这促使摩尔多瓦与乌克兰都开始蠢蠢欲动,局势愈发微妙。
乌克兰觊觎德左地区,一是因其相对容易获取,政治上能带来巨大的利益,足以对俄罗斯构成重大羞辱:瞧瞧,我已攻占你的领土,俘获你的士兵,让你的外部援助束手无策;二是德左遗留着源自苏联时期的庞大军火库,内藏丰富的武器储备,一旦掌握,便能有效减轻西方军援短缺的困境。然而,一旦乌克兰对德左采取军事行动,那便等同于对摩尔多瓦的领土进行了侵犯,此举在政治层面将极为不利,且定会激起摩尔多瓦的强烈反对。因此,除非乌克兰与摩尔多瓦事先达成共识,即由乌克兰出兵,短暂羞辱俄罗斯后立即撤退,并将德左地区移交给摩尔多瓦,这样乌克兰可保全颜面,而摩尔多瓦则能收获实际利益。
当前乌克兰在战场上形势不利,有可能采取类似主动出击库尔斯克的策略,在德涅斯特河左岸发起一场具有政治意图的战斗。然而,由于地理上的隔离,俄罗斯难以迅速增援德左,因此德左的未来命运,将紧密关联于俄乌战场的演变趋势——唯有俄罗斯能以明显优势促成停战,方有可能确保德左的独立地位,否则德左或将面临被吞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