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决定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后,乌克兰军队随即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及别尔哥罗德等多个战线发起了反击行动。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反击行动取得的成效甚微,几乎可以说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收获寥寥。经过长达十多天的激烈战斗,乌克兰军队蒙受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毁,仅仅勉强占据了别尔哥罗德州的两个边境小村庄。相较之下,俄罗斯军队不仅几近全面夺回了库尔斯克突出部,还在乌克兰的苏梅州成功占领了超过20个边境村庄或定居点。
鉴于俄罗斯无人机成功攻克了信号干扰难题,他们广泛部署了光线制导无人机来打击乌克兰的军事目标,这使得乌军的防御变得异常艰难,即便是装备有先进防空系统的乌克兰东部大城市也难以幸免。3月29日夜间,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宣布,俄罗斯运用了“天竺葵”自杀式无人机对哈尔科夫市内的一家军事医院进行大规模攻击,造成众多军人伤亡。而在库尔斯克战线(涵盖苏梅地区),乌军每日均有数百人的损失。
俄罗斯当局于3月28日发布的俄乌阵亡士兵遗体交换数据中显示,乌克兰方面以44具俄军遗体换取了超过900具乌军遗体。欧洲媒体对此评论道,这一21:1的交换比例深刻反映了乌克兰军队的庞大伤亡情况。在此之前,乌克兰军方已宣布,为弥补前线兵力不足,已将军事动员的年龄范围缩减至18至24岁,这也意味着众多乌克兰青年——国家最具生命力的一代——将被基辅政府送入“战争的漩涡”。
乌克兰作战部队,特别是备受军方重视的“亚速”部队,率先获得了“生力军”的增援。乌克兰的第3与第12“亚速”突击旅,不但成功实现了人员满编,更有意向将“亚速旅”扩大为“亚速军”。为了强调“亚速旅”的关键战略地位并鼓舞士气,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新近指派第3“亚速”突击旅向卢甘斯克发起反击。然而,不出所料,这次行动中“亚速旅”遭受了重大损失。
在欧媒记者的采访中,乌克兰第3“亚速”突击旅的指挥官、亚速营军事领导人表示,俄罗斯的主要战略意在消耗乌克兰前线的军事力量。他言道:“这种步步紧逼、持续削弱的战术,意在令乌克兰军队在长达1000公里的战线上整体势弱,这或许正是他们乐于见到的。他们的目标是让战线疲惫至极,直至彻底瓦解,迫使我们签署投降协议。”令人讶异的是,战争已绵延三年,乌克兰将领似乎此刻才悟出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