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都没攻克的世界难题,被中国一老头突破,奖励1000万他全捐了

闻使天绪 2024-12-24 17:18:32

前言

在军工科技的世界里,有这么一位中国老科学家,美国和俄罗斯几十年束手无策的世界级难题,被他以一己之力攻克了,还不止一次而是三次!

可谁能想到,这位以“盒饭院士”闻名的科学家,却在拿到千万级奖金后,二话不说全都捐了出去。

他就是王泽山院士,一个用毕生精力在火炸药研究领域书写传奇的人。

当大家还在惊叹他的成就时,这位老人已经又一次出现在了西北试验基地,顶着刺骨的寒风,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实验数据。

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位近九旬的老人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三冠王”

说起中国军工科技的突破,就不得不提王泽山院士在模块化发射药上的重大发现,这可不是一般的科技创新,而是实打实地解决了一个世界级难题。

要说这个难题有多难,得先聊聊传统火炮的老大难问题,以前打炮可是个技术活,想打近点就得用这种火药,打远点又得换那种火药,弄得士兵们焦头烂额。

而且这么搞不光浪费,还影响作战效率,有人说那就加长炮管呗,或者多放点火药?这主意看似不错,可实际上要么安全没保障,要么机动性跟不上,都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问题可把欧美国家给愁坏了,他们砸了大把钱进去研究,结果最多也就搞出个“双模块”,离完全突破还差得远,这事儿可不简单,它涉及火药化学、燃烧学、弹道学等多个领域,真是个跨学科的硬骨头。

但王泽山院士就是有这个本事,硬是啃下了这块骨头,他发明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说白了就是让火药能量利用得更充分。

最牛的是,这技术不用改火炮结构,也不用加大膛压,就能让火炮性能大幅提升。

实际测试效果简直惊人:只要一种模块就能打出全射程,要么射程提高20%以上,要么最大发射过载降低25%以上。

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咱们的火炮性能直接超越了全世界!而且这技术还特别环保,火药燃烧产生的火焰、烟气、有害气体都大大减少,操作员也更安全了。

2016年,王泽山因为这项发明又拿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了火炸药领域的“三冠王”,但说起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还得从他的童年说起。

科技报国

那时候正值战乱年代,小王泽山亲眼见过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他父亲的一句话让他记了一辈子:“没有国防力量的国家是弱小的。”这句话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成了他后来投身军工科研的动力。

1954年,王泽山考进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时大家都觉得火炸药这专业又冷门又危险,可他偏偏选择了这个方向,这选择可不是随便做的。

要知道,火药可是咱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可惜到了近代却逐渐落后了,在现代战争中,火炸药技术可是军工的命脉,直接关系到火炮的性能。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咱们的火炸药技术还得靠苏联帮忙,后来苏联专家撤走了,发展一下子就卡住了。

王泽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咱们中国人必须要走在国际前列,不能老是受制于人!

当时搞火炸药研究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实验环境艰苦,也没什么人愿意干这行,但王泽山看得很清楚,这个领域对国家太重要了。

从五十年代起,他就扎根在这个领域,一心想着要解决中国在火炸药上的技术难题。

前文不是说王泽山院士是“三冠王”吗?那前两个成就都是什么呢?诶说起来你别不信,这两项发明也都是实打实地解决了世界级难题,让国外专家们直呼“看不懂”。

前两冠

先说说低温感发射药这个难题,这事儿听着简单,其实可难住了全世界的专家。

火药这东西,跟人一样,到了冷天就犯懒,燃烧速度慢下来,火炮的射程和威力自然就大打折扣。

要是在零下几十度的战场上,火炮突然萎了,那还打什么仗?这个问题可把各国军工专家愁坏了。

但王泽山就是有这个本事,他琢磨出了一套“燃烧补偿理论”,说白了,就是研发出一种特殊的含能材料,让火药在低温下也能保持稳定的燃烧性能。

这项技术一出来,直接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把国外专家们给震住了,这下好了,咱们的火炮在极寒环境下也能保持强劲的战斗力。

再说说第二个皇冠——废弃火药再利用技术,这可是个让全世界都头疼的老大难问题。

你说这过期的火药怎么处理?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说出来都让人直摇头:要么一把火烧了,要么往地下一埋,实在不行就扔海里。

这哪是什么办法?不是污染环境就是埋下安全隐患。

王泽山可没这么糟蹋东西,他带着团队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废物”里头的氮化合物其实是宝贝。

经过多年钻研,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既安全又环保的处理路子,把这些过期火药变成了工业原料。

这一招可真绝了,把“垃圾”变成了“宝贝”,不光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创造了不少经济效益。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和俄罗斯这些军事强国看到这些技术后,也想照猫画虎搞一搞,结果呢?折腾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其中的门道。

这下可好,国际科技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军工实力了,以前总有人觉得中国的军工技术都是模仿来的,这回可算是打了他们的脸。

盒饭院士

现在回过头来看,王泽山院士的选择是多么正确,他不仅帮助中国在火炸药领域实现了突破,还带出了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

说起王泽山院士,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哦,就是那个‘盒饭院士’啊”,没错,这位在科技界拿了三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牛,在生活中却出了名的节俭,但你要是以为他是个抠门的老头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2017年,王院士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500万元奖金全都捐给了母校,你没听错,是全部!到2021年,他已经累计捐了1050万元,用来支持教育和科研,这笔钱还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南京理工大学泽山育才基金“。

有人问他为啥要这么做,王院士的回答朴实得让人心里一热:”学校培养了我,所有成就属于国家,这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想回报培养他的母校和国家。

你以为王院士是个只会坐办公室的老学究?那你可就小看他了,都快90岁的人了,还坚持跑到西北那种苦寒之地去做试验。

为啥?他说:“只有亲临现场拿到数据,才能放心。”这份执着,这份责任心,真让人敬佩。

有一次,他带队在零下27度的环境下做野外实验,设备都冻得不行了,可王院士和他的团队硬是咬牙坚持把任务完成了,你说这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咱们国家的科研事业。

王泽山带领的团队,可以说是把中国的火炸药研究从“跟跑”带到了“并跑”,最后还实现了“领跑”,这可不是吹牛,是实打实的成果。

他解决的那些世界级难题,不仅让中国的火炮技术现代化了,还让咱们在国际军工领域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但王院士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常说:“一定好好做学问,加大我们培养人才的力度,使这些人都成才,成英才,多为我们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几十年来,他培养了数百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现在,他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火炸药领域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了。

结语

王泽山院士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科学真理,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国家,这才是真正的“科技报国”啊!

他不是为了发论文而研究,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而是把奖金都捐出去培养下一代;不是安逸地坐在办公室里,而是亲自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做实验,这种精神,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他不是靠嘴上说说,而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

参考:

新华社《瞭望·瞭望访谈|一生一事放光焰--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炸药专家王泽山》

新华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 六十年苦炼终成“王”》

2 阅读:18

闻使天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