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原酒企,即生产白酒,但基本不做品牌的酒企。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原酒企不被酒友及渠道认知。原酒企的业务主要是把自己酿造出来的优质酒,以低廉的价格批量卖给品牌酒企。原酒企之所以能低价卖,是因为他们的资金链稳,没有多少负债,卖酒利润不用还银行利息。同时,酒企酿造出来的酒,绝大多数在老熟好后能够卖出,变现成资金,并维持酒厂运作。
因此,原酒企的运作私域和品牌酒企完全不同。品牌酒企需要打造品牌(打造品牌投入极大),存好酒,蓄势待发。原酒企是结合市场需求,酿造好酒,老熟好后将全部或绝大多数酒卖出,变现资金,低库存积压,少量贷款(多数优质原酒企少量贷款是为了配合地方完成银行业绩)或不贷款。
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使得品牌酒企产品溢价高,原酒企不少没有产品,部分原酒企产品溢价低。
说到这里,引出一个话题,当前有些原酒企开始做品牌,那么做了品牌的原酒企到底属原酒企还是品牌酒企?下面我来解释这个内容。
其实原酒企做品牌要看这家酒企以什么方式、怎样的投入心态在做品牌。当前有部分带品牌的原酒企也属于原酒企,核心在于这家酒厂做品牌并没有过多投入,酒厂没有多少负债,主要业务还是原酒业务。
以与我合作的今良造酒厂为例,今良造借助互联网通过线上打造品牌,虽然有一定的投入,但这个投入并没有影响到酒厂的资金链。酒厂的线下业务基本是几位定制商做的,全是现款业务,酒厂完全盈利。酒厂主体业务还是原酒贸易,因此综合评估,今良造酒厂属于原酒企。
相比之下,茅台镇许多酒企并不属于原酒企,虽然茅台镇多数酒企规模没有今良造大,但不少都属品牌酒企,因为他们有按传统方式做品牌。除此之外,不少酒企近几年有融资扩产,而这也导致酒企负债率高,由于酒企运作只能通过卖酒赚钱,因此他们的酒没法便宜卖出,导致他们的产品在原酒市场没有价格优势。
那么原酒企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毕竟融资扩产导致酒厂负债高,基酒没法便宜卖,而四川不少原酒企规模巨大,这让人很是疑惑。其实四川原酒企能发展起来有这几大因素:
1、四川原酒企经历了好几轮浓香原酒红利期,红利期原酒利润不错;
2、当地政策扶持也帮助了原酒企发展,尤其是一些税务及低息贷款政策;
3、资本及当地对原酒企整合不错,有些大型原酒企其实是几家原酒企整合而来;
4、川南的环境、水源、海拔、气候都不错、劳动力、物流、土地都比较便宜,适合原酒企发展;
5、四川四大原酒产区除了邛崃以外,其他地方没有被过度市场化冲击,使得不少原酒企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干扰,而这有利于原酒企的长远发展。
相比之下,其他地区原酒企没有四川这样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是市场和地方政策给的环境,在贵州中小酒企崛起之前,四川原酒企在原酒行业中属一家独大的局面。有人说江淮也有不少原酒企,但我了解后发现,江淮多数原酒企无论是在规模、资金、酿造、原酒库存等各个方面都无法跟四川原酒企匹敌。
后起之秀的贵州中小酒企虽然势头很强,但多数起步比四川原酒企晚15年(贵州酒在90年代中期经历过严重的低谷,当时绝大多数贵州酒企倒闭,只剩下了少数酒企。当前的多数贵州酒企,都是在07年之后二次复兴的),虽然这些酒企有资本推动,酱香原酒利润高,但他们短时间在规模和综合实力上无法超越四川原酒企。
说到这里,有人会好奇,为什么原酒企不做品牌?其实四川原酒企不是不做品牌,而是做了品牌的原酒企多数经营不好,甚至倒闭。相比之下,一心做原酒贸易业务的酒厂发展还稳一些。对于一心做原酒贸易业务的酒厂,不是没有做品牌的想法,而是他们认为按传统方式做品牌是死路一条!
四川有六大品牌酒企,也是六大中国名酒企,自这六大品牌之外,没有酒企能冲出这六大品牌的包围圈,并与之平起平坐。曾经最有希望的丰谷酒现在成啥样了,前董事长到哪去了?白酒是地方利税产业,酒企运作好坏影响的是地方钱袋子,四川再出一个大品牌酒,影响了其他六大名酒做品牌,这些酒企怎会坐视不管,并去地方诉诉苦?
传统方式做品牌,没有地方支持,很难做大、做长久,更要命的是,四川四大原酒产区都有很强势的品牌酒企,原酒企品牌做大了,当地品牌酒企就会找他们的麻烦,这就不用想这些酒企能从地方拿好资源推品牌。其实从某一方面,四川原酒企按传统方式做品牌的难度比贵州大,贵州过去只有茅台,现在多了个习酒,而且茅台足够大,别的酒企撼动不了茅台的地位,相比之下,浓香不是酱香那样一超多强的局面,而在四川,盘踞着五大品牌浓香,这里品牌酒竞争惨烈,其他品牌很难在这生存。
而这也是四川原酒企和多数贵州中小酒企经营思路不同的原因,其实在贵州,还有做品牌的机会,只是再往后走,机会越来越渺茫。因为酱酒已经全国化,许多地方开始扶持当地酒企出酱酒,卖给当地,给当地创税。当然许多地方的气候酿不了好酱酒,但不影响他们出产品,也不影响他们在贵州、四川外购酱酒,也不影响他们利用关系在当地做市场。从某一方面,一段时间内,未来贵州酱香原酒需求不会降低,但贵州中小酒企全国做品牌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同时现在很多做品牌的中小酒企未来会越来越难。
那么四川原酒企又是怎么经营的?其实四川原酒企主要分四类:1、纯做原酒业务,不接触其他市场的酒企;2、资金链不稳定的原酒企;3、资金链稳定,有限做品牌的原酒企;4、资金链稳定,有限探索新市场的原酒企。
对于第一类酒企,我们能够知道全靠缘分,即便认识这类酒企,也很难与之合作,因为酒企没这个想法跟你合作。有些定制商找到这类原酒企,你只能按他的要求定散酒,少了他不卖,卖了也只有散酒,灌装啥都没有,至于品牌、资质,酒厂是不会授权给你用的,拿到这个酒,你自己想办法用。
第二类酒企在四川原酒企中也比较多,主要是四川浓香原酒从2012年开始走下坡路以来,整个大环境就没好过,导致一些规模不大,资金链弱的酒企一步一步被淘汰。对于这类原酒企,我不建议渠道与之合作,因为他的经营问题很容易影响到你。尤其是资金链很紧的酒企,有些酒企可能没有酿酒了,通过外购酒精或低端酒充数。
其实在与四川原酒企合作时,一定要看他的资金链,最傻瓜的方式就是用天眼查、爱企查、企查查查一下这些酒企的情况,一般来说,数据不好的酒企多少有点问题。当然数据好的酒企也不一定经营很好,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在行业里面咨询了解。
第三类原酒企我们基本能买到他们的产品,比方说叙府、蜀之源等等。当然很多酒友会疑问:这些原酒企的酒会有性价比吗?个人觉得,他们100元以上的酒品质比同价位品牌酒要好,但这个价位以上的浓香酒更多看品牌,综合来说看的是品价比,如果从这个角度,这些很难竞争了。
在大众价位中,因为浓香酒产能过剩,40元价位出现了金属盖洋河大曲、沱牌六粮这样的卡喉产品,这两个酒要品牌有品牌,有品质有品质,他们搅着原酒企在这个价位很难做出一款能走量,且有盈利的产品。
第四类原酒企跟我接触比较多,除了今良造以外,还有宜府春酒厂。两家酒厂思路很清晰,按传统方式做品牌,没有多少机会。所以他们都在能动地探索新市场,而这也是我能够全职做白酒的原因,因为我也在探索白酒的新玩法、新赛道。两家酒厂探索新赛道的投入及费用不高,但这不高的费用和投入,到我这里确实是很不错的资源,毕竟我是个人,分一杯羹也可获利不少,因此他们也成了我在白酒板块盈利的核心。
其实除了今良造和宜府春以外,应该还有其他的原酒企在进行这方面的市场探索。当然探索白酒新玩法不是漫无目的地投入,酒厂会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进行。其实不少原酒企,想把自己的原酒从原来批量卖给品牌酒企,到未来小批量卖给终端渠道。因为这样,酒可以卖得更贵一些,原酒企的利润更高一些,且终端渠道要量不大,损失一个订单对原酒企的影响不大。且终端基本从大批发商那里拿货,拿的基本是品牌酒,这个过程由于过了品牌酒企、大批发商两到手,同时品牌酒企打造品牌还有广告、渠道推广等各种费用,因此酒的价格是很高的。相比之下,原酒企的酒,虽然酒厂涨了一些价,但相比品牌酒还是要便宜不少。
对于这个玩法,需要原酒企的投入并不多,其需要原酒企有相应的人进行服务,服务尽可能灵活就可以了。这种玩法的广告和渠道费用很低,只有这样,原酒企才能让出更多的利润空间给终端渠道。对于终端渠道,可以利用这些优质原酒做自己的品牌、卖散酒,这样对于终端店铺来说更加灵活。毕竟在消费者眼中,除了他认知的几个品牌以外,其他的都属小品牌酒,与其如此,不如把这种酒做成他们自己的产品,这样对于消费者更有吸引力。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是消费者,可以尝试解惑第三类、第四类原酒企的产品;如果是经销商,传统经销商建议接触第三类原酒企,如果是有创新玩法的经销商,建议接触第四类原酒企,说不定这些原酒企感兴趣,可以赋能大家一起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原酒企,不建议接触,第一类原酒企根本都不理你,没有接触的必要;第二类原酒企要敬而远之,这类酒企因为有自身经营和债务问题,会比较坑。
因此对于原酒企,尤其是发展比较好的原酒企,并不是固步自封的状态。他们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和规划,只是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能按照传统品牌酒企的玩法操作罢了。2021年,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组织评选了“四川原酒生产企业20强”,这方便了消费者、经销商认知原酒企。因为在此之前,大家都知道原酒企,但不知道哪些原酒企是真正有实力的原酒企,毕竟在原酒这个板块,也有不少中小酒企其中浑水摸鱼,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的高效传递,四川有实力的原酒企被大众所认知,这有助于他们的发展,相信在以后的将来,原酒企不再神秘,他们也会给我们创造出有意思的白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