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一个祖上也曾阔过的虚伪中立国

寒雨山 2022-05-20 18:35:29

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瑞典宣布成为世界上首个永久中立国家,不论是平时或者战时永久奉行中立政策。

或许是祖上曾经阔过,也可能是作为曾经的北欧霸主仍然心有不甘,中立了两个世纪的瑞典准备搞事情。

话又说回来,当年号称“北方雄狮”、雄踞北欧的大帝国瑞典,为什么会成为中立国?

01 北欧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冰河时期的冰川退却后,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开始出现人类居住。

随着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商路出现,欧洲南部的铁器传入了斯堪的纳维亚。

铁器可以当做工具,也可以当做武器。

这就催生了一种北欧土特产——北欧海盗。

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这些部落逐步发展壮大。

部落的人生活很悠闲,平日里要么打打猎,要么当海盗,有空了还相约去北部看看极光,日子过得不要太爽。

所谓饱暖思淫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人口开始暴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斯堪的纳维亚也不例外。

各部落的人一言不合就吵架撕逼,吵不过撕不赢的就负气出走。

于是北欧开始向西欧和南欧进行人种输出。

这也是斯堪的纳维亚被称为“人种作坊”的原因(据说哥特人就是来自瑞典哥特兰岛,苏维汇人则来自瑞典南部海岸)。

这里还不得不插一句,当东斯拉夫人在北方商路上的大城市诺夫哥罗德站稳脚跟后,来自北欧的土特产,北欧海盗便经常去打秋风。

抢到多少东西不知道,但他们却意外促成了罗斯王国的建立,而建立罗斯王国并统治东斯拉夫人多个世纪的瓦良格人也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罗斯王国的故事我们前面讲过,这里简单说一下:

内乱不断的东斯拉夫人,团结起来赶走了来打劫的北欧海盗。

海盗走了之后又开始了内部大乱斗。

兄弟们谁也不服谁,围在一起想办法。

想了好久,不知道哪个二五仔一拍脑壳提议把北欧人请回来主持公道,当大哥。

一群二五仔表示这个提议非常好,大家纷纷举手赞成。

于是,公元862年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瓦良格人留里克受邀前往诺夫哥罗德当老大。

根据基辅修士的记载:一支瑞典人进入东欧腹地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大俄和小乌的起源国)。

没想到吧,瑞典人当过俄罗斯人祖宗的老大。

话说回来,欧洲就那么巴掌大一片地,谁不沾点亲带点故。

言归正传。

如果说被迫对外输出的哥特人和苏维汇人是部落争斗的失败者,那么瓦良格人则是头顶光环对外输出的模范代表。

失败者和模范代表都走了,留下的斯维尔人和高特人成了这片土地妥妥的胜利者。

从公元9世纪开始,在胜利光环的加持下,以斯维尔人和高特人为主体的部落不断壮大,并吸引了周边的拉普人和芬兰人加入,逐渐向统一民族演变。

到11世纪,经过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和融合,瑞典民族正式上线。

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国家。

02 脱离联盟,获得独立

在瑞典形成国家之前,罗马天主教就跑来这边普度众生,他们告诉当地人,心中有信仰,部落才有力量,跟着主混吧。

新事物对于没接触过的人来说总是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瑞典萌新们哪里是这些传教士的对手,三言两语之下就被迷得神魂颠倒。

于是,天主教的势力很快在瑞典得到巩固。

有了宗教这件神器,瑞典这个松散王国的王权逐渐变得强大。

与邻近的丹麦和挪威相比,此时的瑞典人更注重商业贸易而不是政府和殖民。

他们致力于向欧洲东部和东南经营,一切向“钱”看。

12世纪末,瑞典王国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税收和法律。

有了钱,有了权,瑞典这才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第一个目标就是隔壁邻居芬兰。

1249年,瑞典摄政比列尔·雅儿通过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占领了芬兰。

说起来,那时候的芬兰还挺可怜的,可怜之处就是连名字都不配有。

“sterland”(东方之地)才是这块瑞典东陲土地的名字。

大约15世纪左右,“芬兰”才开始变成“sterland”的同义词。

18世纪开始,芬兰西南有一个省被称呼为“芬兰本部”。

于是这片西邻瑞典,东临俄罗斯的土地干脆就以“芬兰“为名了。

瑞典虽然占领了芬兰,但那时候的芬兰还是个破落户,他们把目光瞄向欧洲东南方。

然而强大的“汉萨同盟”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北欧三兄弟产生了利益冲突。

1397年,为了抵抗强大的汉萨同盟,瑞典、丹麦、挪威三兄弟在瑞典东部的卡尔玛开了个小会,决定成立有丹麦王室主导的卡尔玛联盟。

从此,瑞典和挪威开始臣服于丹麦国王的统治。

但在联盟时期,丹麦人当真把自己当老大了,总是欺负瑞典和挪威,这就免不了有冲突发生。

但为了应对汉萨同盟,瑞典和挪威一忍再忍。

就这样,在丹麦王室连哄带镇压下,卡尔玛联盟勉强维持了125年。

1523年,瑞典人实在受不了,酝酿了一波大招发起独立运动,这次丹麦王室镇压失败,瑞典获得独立。

03 北欧霸主

脱离联盟的瑞典大力发展军备并培养海军,同时进行了军事改革,用火枪兵取代长矛兵。

发明了先以炮兵进行集中火力攻击,再以骑兵进行突击,最后由步兵负责清场的三段式战法。

这种战法成为了当时欧洲战争的标准战法。

凭借优良装备和先进战法,瑞典经过几次战争,先打丹麦,再虐波兰,将北欧几兄弟全部打服,还控制了波罗的海东部国家,成为了北欧的军事霸主。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欧洲国家混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德国人不愧是大战发动机。

1630年,这场欧洲大战打了12年后,战火终于燃到了北欧霸主的场子内,这一年瑞典正式对德(神圣罗马帝国)宣战。

瑞典军队从波美拉尼亚登陆,经过数次交战,最后不得不退守到波罗的海沿岸。

不过在此后18年的全欧混战中,瑞典渔翁得利从德意志取得了大量土地。

曾属于德意志的领土波美拉尼亚、维斯马、费尔登和不来梅都被瑞典收入囊中。

同时瑞典获得了插手德意志事务的权力。

“三十年战争”后,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势力达到顶峰。

成为北方雄狮的瑞典开始走向军事强国之路,并奉行扩张主义,开始向波罗的海沿岸进行军事扩张。

期间瑞典对波兰动用了大量兵力。

此时的波兰正陷入内战,刚被彼得大帝的老爹兼并了第聂河以东的乌克兰地区,又迎来了北欧雄狮的扫荡。

1655年,瑞典国王对波兰宣战,企图扩大波罗的海的领土,第一次北方战争爆发。

那时候的俄罗斯还不成气候,仅仅和内乱的波兰打个平手,彼得大帝的老爹阿列克谢一世非常担心瑞典击败波兰后进攻俄罗斯,决定率军亲征。

于是波兰和俄罗斯这对厮杀了几百年的兄弟被迫联手丹麦和奥地利,共同抵抗瑞典。

1660年,瑞典军队被逐出波兰,第一次北方战争结束。

但瑞典还是获得了波兰和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领土。

从波兰返回后,瑞典又两次入侵丹麦。

当年的账该算算了,瑞典割取了丹麦三分之一的领土,由于荷兰的援助,才没能吞并整个丹麦。

从1654年到1709年,瑞典通过拳打俄罗斯,脚踢德意志,横扫北欧四国,拿下了包括现在的芬兰、丹麦大部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瑞典开始作为北欧霸主崛起,并进入强盛时期。

04 由盛转衰,北境之王易主

第一次北方战争结束后,瑞典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矛盾并没有解决。

瑞典作为北欧霸主并没有停止欺负弱小的脚步,对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渴望毫不掩饰。

波罗的海诸国只恨自己拳头太小,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等待一个救世主来临。

好在这个救世主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1689年亲政的彼得大帝发现,这个国家不行啊,以前不掌权还没发现。

政治混乱、经济落后、军事菜鸡,哪儿哪儿都不行。

于是彼得大帝开始了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举措:改革。

做大帝的到底是眼光毒辣,他知道俄罗斯想崛起必须向西欧高能玩家学习。

于是他派出使团,去西欧学习先进技术。

学成归来后,培养军事人才,兴办学校,推广科学。

通过一系列措施,彼得大帝觉得俄国可以了,面对北欧霸主的虎视眈眈,彼得大帝决定和它会一会。

1700年8月,沙皇俄国对瑞典宣战,但仅三个月彼得大帝的俄国便败下阵来。

彼得的梦想是大帝,而不是小弟。

所以他毫不气馁,继续进行改革,重金投入发展军事工业,准备下次战争。

1702年-1704年,彼得大帝借瑞典入侵波兰之机,派兵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的诺特堡、尼恩尚茨、扬堡、科波里耶和纳尔瓦等要塞。

彼得大帝为了打架方便,开始建造新都圣彼得堡(今列宁格勒)。

他要向永乐大帝朱棣学习——天子守国门。

此后几年双方大冲突没有,小摩擦不断,瑞典继续对外扩张,俄国继续猥琐发育。

直到1709年,瑞典终于掉下神坛。

1709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军队在今乌克兰境内的波尔塔瓦和沙皇彼得一世短兵相接,奋发图强、猥琐发育了十几年的俄国军队不再是以前那只弱鸡了。

在彼得大帝的指挥下,俄军歼灭了瑞军主力,扭转了战局。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带着一千多人逃到了奥斯曼帝国避难。

从这一刻起,北境之王易主。

1714年8月,已经迁都圣彼得堡的俄国海军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乘胜追击,在汉科角海战中击败了瑞典舰队。

这是俄国海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认清了战斗民族的战斗力,主动向俄国求和。

1718年两国终于坐在一张桌子上开始和谈。

瑞典人:我们希望……

俄国人:打!

1719年战端重启,俄国舰队在厄塞尔海战和格连加姆岛附近的交战中相继获胜,瑞典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1720年,彼得大帝的军队攻入瑞典本土,卡尔十二世虽然喜欢逃,但他不想做亡国之君,于是卑躬屈膝恳求彼得大帝恢复和谈。

1721年,彼得大帝见好就收,同瑞典缔结了《尼什塔特和约》,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出海口。

这一场从1700-1721年的漫长战争,又称为“北方大战”。

北欧霸主瑞典被俄国斩于马下,丧失了波罗的海属地和军事强国地位。

俄国开始取代瑞典成为北欧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话事人。

俄国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

05 宣布永久中立

瑞典在北方战争中几乎失去了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所有国力,已经无力对波罗的海新扛把子——俄罗斯帝国做出任何反抗。

失去北欧霸主地位的瑞典,开始在俄罗斯帝国的阴影下艰难地活着。

面对这种处境,瑞典开始走向“被迫中立”。

记住这个关键词,被迫。

从1780年开始,瑞典与丹麦、俄国达成武装中立条约。

但对土地有着极端热情的俄国人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个手下败将。

1809年,瑞典和俄国再次爆发战争,兵强马壮的大俄兵不血刃地打败瑞典。

瑞典被迫将芬兰割让给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兼任芬兰大公。

瑞典人狂怒,却毫无办法。

1813年,瑞典宣布加入反法同盟,参加拿破仑战争,这是瑞典最后一次参战。

到了1814年,瑞典开始逐步完全退出欧洲大陆的主舞台,开始收缩势力,蜷缩到北方地区,这一年为“中立历史”的标志。

1815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俄、奥、普、英四国支配欧洲的国际秩序,史称维也纳体系。

在这次会议上,芬兰彻底被俄国挖走,波美拉尼亚省割让给了普鲁士,瑞典王国体系彻底瓦解。

心灰意冷的瑞典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

从此开始奉行北方孤立主义,完全不掺和欧洲大陆的纷争。

莫挨老子,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06 瑞典式中立

瑞典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宣布中立不意味着安然无事,有大俄这个看到土地就要抢的邻居在边上,没有人能睡得安稳。

从1914年开始,瑞典就和丹麦、挪威相聚马尔默,决定共同采取中立政策,加强国防实力防止大俄再来抢地盘。

结果表明,这一政策非常成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都没有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段时间,瑞典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北方孤立主义,而是联合北欧各国以及欧洲跨国的合作组织,通过一些温和政策以及妥协机制,保证两个原则:

1、 无论进退都有中立盟友。

2、 无论进退都可置身事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北欧国家都不想卷入战争,纷纷发表中立宣言。

丹麦:我中立,别打我。

挪威:我也中立,求放过。

但这两兄弟都没躲过去,唯独瑞典没有让二战的炮火烧到自己的国境。

为什么?看看瑞典人是怎么说的。

瑞典:我中立,但是我可以帮元首您运送军事物资呀,元首的德军也可以在瑞典境内畅通无阻。

卖了自己的北欧兄弟不说,还想德国纳粹妥协。

这是一个非常“假”的中立。

这也是瑞典宣布永久中立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即宣布中立后如何保障国土安全。

瑞典在二战这段“和平日子”里,其军队扩编了一倍,达到50万人,武器装备增加了三倍并加强了机动化部队。

再往后,瑞典开始逐步抛弃置身事外的态度,开始积极介入国际事务,比如:

6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三国同英、奥 、葡、瑞(士)共七国缔结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瑞典也出来发表了一通说辞(虽然没什么人鸟他)。

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瑞典中立面临的第二个挑战也来了。

那就是两极格局下,如何在美苏夹缝中实行中立。

因此瑞典采取了一些温和保守主义政策,在于欧洲各国的交往中仅限于经贸往来,一切政治军事均抛之脑后。

但两极格局结束后,瑞典还是抛弃了不结盟政策。

加入欧盟,以及成为北约的“和平伙伴国”。

这就使得瑞典的中立变得非常虚伪。

07 结语

最后用一段话来结尾。

北欧五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看到这几个国家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挪威:挪威的森林,三文鱼

芬兰:圣诞老人,湖泊

丹麦:安徒生,哥本哈根

冰岛:火山,破产

瑞典:炸药,机床,刀具,军工

所以,这个中立到底中不中,你说呢?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拼命给冰岛送钱,结果送出一个发达国家俄罗斯为什么不效仿中国的改革开放?斯大林想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什么?列宁为什么坚持组建国家联盟,而不是新建一个国家?波兰:俄罗斯,请给我一个不恨你的理由
1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