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小点书评,为了一小本书

长江新世纪 2025-04-25 09:34:09

《闲的》入选 探照灯好书3月十大原创非虚构和诗歌散文,由史航推荐撰写的这篇书评推荐给大家

中文原创丨随笔《闲的》赵赵著

王朔的《新狂人日记》里,介绍过这么一段文人雅事:

因为参加什么活动,他出现在电视里。女作家赵赵看见了,就喊她老公唐大年,说,来看看什么叫臊眉耷眼。

赵赵这本散文集《闲的》,就是一位资深的臊眉耷眼研究者给我们带来的一本宁可臊眉耷眼,也不描眉画眼,更不挤眉弄眼的可贵读物。

站在举世闻名的兵马俑面前,赵赵说:“可能从小到大看了太多相关的图片,真站到面前,就还好。”我喜欢“就还好”仨字戳在这里。

赵赵津津乐道的,则是在西安的另外两段回忆,都是在一个VR展中。

《旅客名单99》,“每一次与脱轨列车车厢上的动物挥手告别时,都会莫名震撼,那几只动物在颠覆的车厢中看向观者,脸上并没有恐惧,而是安详,据说讲的是一个来生的故事。”

还有一个给小朋友的VR展,他们也进去了:“领了自己喜欢的图像的绘纸,取桌上的蜡笔,埋头添好颜色,再交还工作人员,那些小动物和汽车飞机就加入了已有的画面中。四个大人低着头仰着头转着圈“嘿嘿”笑着找自己的作品,它们真的会倏然出现,又倏然不见,渐行渐远,直到消失。”

这两段,其实就是这本书所有写到的一切:生老病死,来来往往,找不到,求不得,留不住,没完没了的各种捉迷藏。

赵赵说:“在这个都只是存而不是牢记对方电话号码的时代,还能脱口而出对方的电话号码的那类朋友不多了。要珍惜,占个坑儿。”

我马上过了一下脑子,我能记住的手机号码也就是五六个——不包括我自己的号码,那都是早早忘了的。

读完这个绿晕晕的小开本《闲的》,知道了赵赵也那么稀罕黄爱东西老师其人其文,也喜欢日本僧人小栗栖香顶兴冲冲来学北京话的《北京纪事/北京纪游》,也在意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和止庵的《受命》,这简直像是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我们在鬼市冷摊大排档一再碰见。多好。

赵赵书里表扬过我也认识的王子川朱启凤夫妇:“我们确认过眼神,互认过身份,都是对世界有种种尴尬与不适,仍然尽力活着的人,仍然在局促的间隙,尽量给别人一点儿温暖。这多么好啊。”

人的一生都是闲的。

闲得情深意长又若无其事,确实很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