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6天,江西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失踪案终于告一段落了,真相已经公布,胡鑫宇是自缢身亡,小小的他走了,留下来家人的无尽痛苦,和世人的一片唏嘘。
在这个关卡口,很多人都站出来说是我们的教育环境出现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改革。
有人说列举数据说,全国各类院校53.71万,在校生2.89亿,中国大学本科录取线41.63%,这样的竞争非常大,而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个好前程,就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不得不接受填鸭式教育,为了高考的分数无限压制自己去学习。
如果这样列举数据,大多数国家,学校的竞争压力、岗位的录取压力都很大,不能因为竞争大,就要求环境跟着人变,要求改革,要求解决所有人的工作问题。
人到底要学会自己适应环境。
大喊教育改革的人:请问什么教育环境状态您才满意《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句话:Even the greatest ideas are nothing when they cant be done。
意思是说,如果不能被实施,即便是最好的想法也什么都不是。
一直嚷着教育改革,那到底要改成什么样,才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满意呢?如果按照这些人的意见来看,那就是所有学生都没有压力,因为所有学生不管学习成绩如何,最终都有好的去处,未来都有满意的工作。
试问:这可能吗?
人口基数这么大,这可能实现吗?
这样说,高考制度就是当下最适合我们的制度,因为高考的存在,一些出身贫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实现阶级跳跃。
其实最需要这种教育制度的,恰好是普通人或者是底层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那底层人民根本就没有机会通过努力发光发热。
别把家庭教育和教育制度混为一谈像胡鑫宇一样的孩子太多了,普通家庭,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我认识很多家庭条件特别差的孩子,也有不少家庭条件不好的朋友同学,他们都很优秀,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阶级跳跃,让自己和家庭都过上了好日子,而他们最感谢的就是高考提供给他们的机会。
通过高考考入大学,或者是名校或者是普通大学,或者是专科,但是只要目标清晰,愿意为了目标努力,最后都实现了初步的梦想,过上了比较理想的生活。
为什么胡鑫宇出问题了呢?
关注这个事件的时候,有看到他在本子上乱写乱画的内容,是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而这跟教育环境没有关系,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明显已经出现了抑郁状态,但是父母毫不知情。
高考不是唯一的机会高考的设定,是给底层人民提供了翻身的机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这条路,这条路只是给那些适合的人提供的。
孩子资质差,不管如何努力都学不好课本知识;孩子过于灵活,但是偏偏在学习上不开窍;孩子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唯独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这样的孩子,都不适合走学习这条路,如果父母一定要强制孩子学习,让孩子的身心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最后就容易失控。
要用平常心对待这件事,不要因为得不到或者是实现不了,就说制度有问题,就说教育环境有问题。
不参加高考的人,也有不少混出名堂的,关键还是要看孩子个人的努力和规划。
而这背后站着的是明智的家长。人总得要掌握自救的本事。
做好基础教育,做到真正了解孩子在这方面我个人有一定的心得。
我家孩子目前正在上幼儿园小班,还不满4岁,去年她参加了一个英语演讲比赛。
因为她们平时有外教课,所以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最初就是想让她体验一下,并不确定她是否能行。
实话说,当她背下来第一篇英文讲稿的时候,我异常兴奋,真的没有想着她能够通过初赛。
马上要参加复赛了,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初赛结束,知道了复赛的内容,第一个环节是讲稿,第二个环节是从10个小故事中随机抽取一个讲解,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准备充足,就要背诵10篇讲稿。
最开始我的态度是:不可能嘛,孩子还不到4岁,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保持这样的心态,先预想普通的结果,就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
不过任务下来了,还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孩子不配合,不去逼迫孩子配合,就每天读给她听就好了。
结果对我来说奇迹就发生了,有一天孩子竟然开始给我挑错,我就意识到她大概是可以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的。
依然保持原来的节奏,每天坚持听读一遍,到目前为止,孩子的讲稿和10篇小故事都背下来了,而且春节期间一个星期没有读稿子。
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一步步来,认真去陪伴、去贴近孩子,然后根据孩子的真实状态去做规划,去完成任务,孩子玩的开心,任务完成的开心。
“快乐教育不靠谱”,但是一定是在快乐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下去。
而想要孩子保持快乐的状态,家长就要做好基础教育,做好引导,做到充分了解孩子,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实力来设定任务,孩子完成的任务越多,获得的称赞越多,孩子的内驱力就越足,孩子就越自信,越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