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前1%的人才能叫中产?

蔡垒磊 2023-12-07 14:31:01

文:蔡垒磊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叫放眼全球,都是一个社会中前20%~50%的人叫中产,只有我国是前1%的人才能叫中产,至于富裕那至少得去到前0.1%。你要不同意,那就是你全副身家买不起北上广深一套学区房,或者北京四合院里的一个厕所,怕了没?

这种说法的背后,其实是因为我们贫富差距大,落后分子太多了,所以大家倾向于索性把标准定高一点,来给自己的落后一点心理平衡——要差大家都差,不能在“差”里再分出三六九等,这样显得自己是“差”里的差等生。

可是……如果中产就得买得起北上广深的学区房,那北上广深得多少学区房才够?很多人对比例是没概念的,对稍微大点的钱也没概念,更不知道钱的时间尺度。

什么是钱的时间尺度?就是你所说的这个资产,是多长时间、多少人、需要什么代价来获得?我之前说过,大多数的所谓在北上广深有房的,都是有贷款的房,或者是夫妻共同财产,归属于他个人的净值部分,是少得可怜的。但说起来,他会觉得自己“有一套房”,甚至觉得自己“赚”到了这套房,其实完全不是的,可能连首付都是动用父母钱包付的。

所以很多人的“北上广深一套房”的更准确表述是,动用了6个钱包,赌上了未来30年,把自己熬到50多岁60岁,把父母都快熬死了,最终用6个人一辈子赚的钱,加起来攒了北上广深的……半套房,因为还有你另一半的半套。这才是中国人正常的赚钱能力,而且这个赚钱能力在人群中还属于不低的那类——明白了吧?不是你住在里面就是你弄来的,你一辈子攒的钱,就够买一个卧室,而不是这套房。

这就是钱的“时间尺度”,当你说一份钱的时候,最好说清楚它的时间刻度,以及它的来源组成。以前总有一种说法,说是公务员的身份,给500万都不换,更夸张点1000万也不换,这通常是由于底层人民不会计算导致的,因为公务员一辈子也就能赚这个钱,还得不吃不喝,还得上班。现在一次性给你,你不仅什么都不用干,还能拿到跟他们年薪差不多的利息,要是再随便去干点什么,拿点稳妥的小收入,妥妥甩他们几条街。

因为钱是有时间刻度的,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普通人赚到100万有多难”。累计收入到100万没那么难,但如果这个收入需要累积的时间越久,那么你就需要花费比预期长得多的时间——由于成本的持续失血,这就不是简单的收入倍数关系了。

所以我一直建议什么?赚钱只管赚,但它只能保证你的安全空间,你想大大改变状态,靠的一定是风险收益,是跳涨的,没有其他可能性。因为只有跳涨,这笔钱才能产生大资产该有的资本收益,而不是被持续成本消耗掉,之后才有机会走入正循环。

当然你可能会说巴菲特不是慢慢变富的吗?首先你不是巴菲特;其次他不是慢慢变富的,他也跳涨;再次他95%的财富都来自65岁以后,你想达到他的复利曲线加速区,不仅要跟他一样强,还得活得足够久。你要知道他是从10岁开始的,而你从30岁开始,到加速区你就85岁了,自己想想吧,更何况很多人50岁以后基本躺平停止一切加速了,还哪来的复利曲线和加速区。

所以人生很简单,两句话,稳住基本盘,抓住跳涨区。简简单单两句话,背后是基础价值的持续产出能力,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不断付出的试错成本,可一点不简单呢。

要不怎么“中产”只有1%呢,是吧。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4 阅读:79

蔡垒磊

简介:畅销书作家,著有《上行》、《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