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敬爱的周总理走完了他的一生,从此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眷恋的、亲爱的祖国和人民。
周总理去世后,中央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一种是以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周总理的离去,他们的内心充满悲痛。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以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为代表的阴谋家,他们对于周总理的去世感到前所未有的庆幸与高兴,尤其是江青和张春桥,江青认为中央少了一个阻碍自己前进的敌人,那么距离自己当上党中央主席又近了一步,至于张春桥,他更加认为国务院总理也必将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不管是江青,还是张春桥,亦或者是姚文元和王洪文,周总理离去后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冷漠甚至敌意。
据亲历者回忆,江青当年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时,既没有脱帽也没有鞠躬,如此行为曾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然而江青等人对于周总理的离去不仅仅表现在对他遗体的不尊重,更多的则是在他的丧事上极尽全力的阻挠,意图最大化的降低周总理的丧事规格,减少周总理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传播,如此险恶用心至今想来仍令人痛恨。
江青等人阻挠周总理丧事的第一步就是悼词
其实早在1975年11月的时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纪登奎和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就已经召集了相关部门开始准备周总理的后事了,在一次会议讨论中,正式选定中办秘书局局长周启才具体负责周总理去世后的悼词。
1976年1月12日,邓小平在人大会堂东大厅召开政治局会议具体研究周总理的悼词,负责起草悼词的周启才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开始后,邓小平担心江青等人会横加阻挠,于是就采取先声夺人、主动出击的方针,他说:“总理悼词文稿,会前已经发给大家,为了节省时间,会上就不读了,请大家发表意见,这篇悼词我仔细看过多遍,我认为写的是不错的,对总理一生的评价,对总理的革命简历,对以总理为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总理学习的几段话,都符合总理的实际。我同意这篇悼词,认为可用。大家有什么修改、补充意见,请讲”。
邓小平短短数语,对悼词给予了充分肯定,也等于给多数政治局委员交了底。
邓小平说完后,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等人也相继发表讲话,他们纷纷同意悼词文稿可以采纳,然而不出邓小平等人所料的是,江青等人却在悼词方面采取了与他们对立的态度。
首先发表反对意见的是江青,江青在会上以所谓“路线问题”对周总理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和污蔑,然而江青拿不出任何的事实证据,所以只能在会议上放空炮,王洪文和张春桥则跟着帮腔。
然而在邓小平等一干老干部的坚持下,江青等人企图篡改周总理悼词的目的没有达成,不过他们并没有就此死心。
会议上半场结束后,张春桥第一时间追上周启才,以领导者的语气命令周启才必须要修改悼词,可周启才却冷冷的回复他:“悼词是政治局讨论通过的,我们无权做任何改动。您的意见也没有在政治局会上提出,现在要我们做重大的改动,我们不能做。如果您认为必要的话,可以将您的意见向政治局提出,政治局如果同意,我们就按政治局的意见改”。
面对周启才铿锵有力的回击,张春桥竟无言以对,自知理亏的他也只能怒气冲冲的走了。
周总理的悼词确定下来后,会议的下半场便要决定另一个主题——决定由谁来致悼词。
事实上,由谁来致悼词这个问题在中央大多数干部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邓小平。
邓小平当时是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而且邓小平早年与周总理相识于法国,有着数十年的革命友谊,所以不管是从工作、职务上来讲,还是从情感上来讲,邓小平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而江青等人在这个问题上依旧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她首先提出应该由王洪文致悼词,毕竟王洪文那个时候可是毛主席钦定的接班人。
可是王洪文对自己还是有一个充分了解的,他认为自己不管从哪方面讲都不能取代邓小平致悼词这个角色,于是连连推脱,看得出王洪文有时候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王洪文推脱之后,张春桥则立即站出来,他提出让叶剑英致悼词,在他看来,宁愿让叶剑英出风头也不想让邓小平出这风头,毕竟邓小平可是自己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最大障碍!
然而张春桥提议之后,叶剑英便立即严肃的回击:“给总理致悼词,应该是小平同志......无论是从规格上还是资历上,小平同志都是最合适的。我提议由小平同志给总理致悼词!那个提议我给总理致悼词的意见,我认为不合适”。
叶剑英讲完之后得到了除了江青之外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连张春桥都抢先第一个发言同意邓小平致悼词。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疑惑了,张春桥刚才不是还提议由叶剑英致悼词吗?怎么叶剑英说完之后他就立即转变态度了呢?
原来,这也是张春桥的一个大阴谋,在看到叶剑英明确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后,他便立即想到了另一个对策。
华国锋后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曾说过:“张春桥不怀好意”!
华国锋为何这么说呢?原来,邓小平和周总理在法国留学时就一起参加革命了,他和周总理的关系非常亲密,邓小平给周总理致悼词大家都同意也是基于这些历史因素和实际工作情况,而张春桥也同意是因为当时全国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已经在全国展开,张春桥认为邓小平很快就会被再次打倒,到那时候因为是邓小平念的悼词,全国各大媒体也就不好再宣传周总理了,起码周总理追悼会的影像资料因为有邓小平的镜头不好再反复播放。
对于张春桥当时的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在回忆起与他们的斗争时也曾说过:“他们开始反对我给总理致悼词是有阴谋的,也是有罪恶目的的。当时他们看我在政治上快不行了,要下台了,我一下台,通过我给总理致悼词的声音也就不再出不来了。他们反对总理,害怕宣传总理,当然也反对我”。
不得不说,张春桥的用心着实险恶,但也不管怎么说,给周总理致悼词的人选算是正式定了下来,然而江青、张春桥等人注定却不会在周总理丧事上面就此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