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选酒司南 2023-12-07 14:11:05

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晚熟优良品种,生育期一般超过120天,广泛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冬枣一般在10月上旬或中旬成熟,甚至有部分品种在10月下旬才能成熟。由于冬枣的成熟期接近冬天,所以它又被称为冻枣。

冬枣外形呈圆形,果皮平整光滑,形似苹果。它的果肉脆且多汁、甘甜,皮薄肉多,可食用率高达93.8%。此外,冬枣中富含丰富的糖类、维生素C、铁、铜、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环磷酸腺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常情况下,冬枣一般在10-11 月上市。由于这时的冬枣光照时间较为充足、水分适中并且具有浓烈的枣香味,因而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1.0、冬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1、定植建园地块选择

冬枣具有寿命长、耐干旱、耐洪涝、耐盐碱的特点,其对土壤生存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只要是pH在5.5- 5.8的土壤都可以生长。冬枣树的根系是相对较浅的,比较喜欢阳光。由此可知,冬枣地块选择应该尽量选择日照时间充足、地形较为开阔、土壤疏松、深厚且污染性较小的地块。与此同时,在进行建园选择上要遵循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的原则,尽可能满足冬枣的发育需求,从而促进冬枣健康生长。

2、冬枣树的栽培要点

 冬枣树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栽培。冬枣树的栽培应当选择密植的方式,以便于集约化管理,从而促使枣树早结果、结果率的提高,提升冬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冬枣树的种植密度以55-111株/ 667m2为最佳,植株间的距离以2—3m为最佳。在枣树种植之前,种植人员应当提前挖好一个宽60cm、深80 cm的种植沟,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在种植沟的两侧,还应当在种植沟底铺放约5cm左右厚度的杂草、麦秸。按照每株果树0.5kg的标准施撒磷酸二氨和5000kg/667m2的标准施撒有机肥。其次,将土杂肥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到种植沟内,最后浇水沉实土壤。在选择冬枣树苗时,应当选择品种纯、苗高在100cm以上、基茎粗度在 1cm左右、无病虫害且根系生产粗壮、发达的高质量树苗。而且枣树苗种植要做到随起随栽,在对树苗进行移栽时应当利用ABT生根粉溶液将树苗根系浸泡1小时,然后在树苗的根系蘸上泥浆进行栽植。在完成树苗栽植后,要给移栽的树苗浇足水,从而确保土壤中的水分能够满足树苗根系发育的基本需求。在越冬之前,种植户还要在移栽树苗的树干部位堆大约30cm高的土堆,用以给树苗防寒和固定,同时还要将树土涂白,用以防病虫害、冻害以及日灼。

2.0、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每年秋季采果后,都会对枣园进行深翻,进而增加土壤的深度和厚度,有效改善土壤的理性化性状,为冬枣的种植提供更优良的生长条件。在进行土壤深耕、深翻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基肥追肥。深耕深翻60-100cm。在冬枣萌芽前或是冬枣树生长中期,对其进行覆盖。在覆盖前,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中耕、浇水和施肥,待一切工作完成后,做好覆盖工作。利用的覆盖物主要包含;小麦秸秆、绿肥、杂草等,在树冠的20-25cm处铺盖上厚厚的覆盖物,防止阳光直接对其的照射,尽可能降低水分的蒸发,同时有效控制降水对土壤的冲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地温、保暖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进一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增加土壤肥力。

2、施肥管理

基肥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一般情况下,冬枣树的基肥主要在春秋两季节进行,早秋施基肥效果会更好一些。在采收枣果后,以厩肥、堆肥等分解较慢的农家肥为主,结合土壤的肥力和冬枣树冠的大小和枣树长势的强弱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施肥,用量为每0.067公顷2500kg;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适时追肥,在冬枣树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量是相对较高的,要求种植户必须要在冬枣树抽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施入粪肥25kg,或者磷酸氢二钾2kg,有利于冬枣树抽枝、展叶和发芽。冬枣树在6月上旬处于开花结果期,其对于氮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在这一阶段应该对其追施尿素,每株1kg,等到果实膨大阶段,要求种植户第一时间对其追施磷肥和钾肥,进而保障冬枣果实的饱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施加叶面肥的方式进行再次追肥,这种方法不仅用量少,且见效快,对冬枣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常情况下,叶面喷肥需要在冬枣生长的前期喷0.3%的尿素,花期时喷0.3%的硼砂,在后期喷0.3%的磷酸二氢钾或 0.4%的光合微肥。

3、浇水管理

冬枣树在生长过程中一共有3个需水期。第一个是在冬枣树的萌芽期。冬枣树虽然萌芽较晚,但是生长速度确实很快,所以其对水量的需求就会相对较多,一旦冬枣树出现干旱缺水的现象,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浇够、浇透,进而保障冬枣树抽枝、展叶、开花;第二个是在冬枣树的开花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冬枣树发生缺水、干旱问题,那么一定会影响坐果率,因而,一定要及时浇水防止冬枣树缺水。第三个是在冬枣树迅速生长期。这一时期是整个冬枣生长过程中最需求水分的阶段,所以一定要结合相应灌溉施肥,确保幼果健康生长,防止落果现象的发生。例如;在对生长期为一年的果树进行修剪时,一般选择在冬天,应当保留30-50cm 的主枝,剪下2-3个二次枝,用以促进枣头发育,为之后培养侧枝做铺垫。在果树生长到第二年时,依然选择在冬季进行修剪,主要对留有3-4个主枝的树枝进行修剪,如若留有主枝的数量不足3个,则可以按照第一年的修剪方法进行重剪,以此来培养主枝,补充主枝的数量。在枣树生长到第三年时基本成形,可以对果树进行轻剪,修剪的目标主要是树冠中的病虫枝、过密枝、交叉枝以及并生枝。枣树生长期第四年时,枣树的树冠生长速度加快,这时便可以在夏季对枣树进行修剪,对新生的树枝及时摘心、拉枝等,而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则可任其自由生长,同时还要对主干进行修整确保树冠空气流通、光照充足。         

 最后,还要适时、适度地对冬枣树进行环剥。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切开冬枣树的韧皮部,暂时中断其地上组织部分向其根本输送营养,从而提升地上树体的营养水平,确保有机营养能够满足冬枣树开花坐果以及幼果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这样还能够有效提升冬枣树的坐果率以及果实的品质。对果树进行环剥应当选择在冬枣树的盛华初期。一般情况下,果树大部分结果枝上开花数达到3-5朵且当地连续三天平均气温达到25℃时,便可对果树进行环剥。但如若结果枝上开花数达到3-5朵,但连续三天平均气温并未达到25℃,也不能对果树进行环剥。冬枣树环剥的最佳位置一般为树干距离地面的20-30cm或是在主枝、侧枝上进行环剥。而环剥的宽度则需要结合冬枣树的树龄以及树势的强弱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冬枣树环剥的宽度应当控制在3-8mm以内,这是由于环剥处理的伤口到愈合一般需要35天,如果伤口愈合天数低于这个天数则会引起落果的现象,对冬枣树的产量、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种植户对冬枣树进行环剥时也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从而确保冬枣树环剥能够取得最好成效。

3.0、花期管理

冬枣栽培种植的关键在于花期管理,如果能做好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那么就会大大提高冬枣的坐果率。在冬枣花期阶段可以通过喷洒赤霉素进一步提高冬枣的质量和坐果率。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第一蓬冬枣花开始落花时,用1g赤霉素兑50kg的水,将其进行全树喷施。除此之外,由于冬枣坐果率相比于其他红枣坐果率相对较低,所以在使用赤霉素过程中,尽量将其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调节作用。例如;种植户可以将赤霉素与枣丰灵进行混合使用,促进能够提高冬枣的坐果率,还能够降低其落果概率,具体方法是用1g赤霉素加2g枣丰灵,兑水50kg后进行全树喷施,并连续使用两次,每次间隔时间为7d。

4.0、果实采收及保鲜

对冬枣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时间的适宜性,冬枣的最佳采收时期是10月中旬,在进行人工采摘时,一定要保证每个枣果都带有果柄,切记要轻拿轻放,减少果实的损坏。采摘后要对其进行严格分级,将有损伤的,虫咬的,畸形的枣果剔除出去,然后将完好无损的优质枣果进行分级,消毒,吹干,预冷,要确保预冷室温度保持在4-5℃,预冷过程中确保枣果温度在24小时内冷却到5-8℃。从枣果采收到预冷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做到随采随贮藏。贮藏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恒温贮藏,地窖贮藏等等,普通恒温贮藏过程中切记要把已经预冷的冬枣搬运到冷库内,装运时保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在全部打包装箱后,迅速封口并在袋侧面打直孔各8-10个,直径一般为8-10mm,与此同时,保障冷库温度为零下1-2℃。地窖贮藏过程中主要将预冷之后的冬枣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然后将其放入地窖中贮藏。同时在地窖中安装制冷机,保证地窖温度控制在4℃以下。

综上所述,冬枣是一种所含营养极其丰富的果实,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而且,不断探索冬枣高产栽培技术、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冬枣的产量、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积极探索冬枣高产栽培技术,还能够确保冬枣树种植能够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对冬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