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光伏企业产品价格与股价齐跌,为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以隆基、中环、大全为代表的光伏上市企业纷纷在下半年抛出回购计划。
然而已经失去资本热度的光伏企业融资难度飙升,部分光伏企业业绩收缩幅度明显,回购股份或将加重现金负担。困境下,企业的回购进程有些耐人寻味。
当回购成为常态
回购股份作为上市企业管理股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着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的作用,企业还可以通过注销回购股份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流通股东股票价值。
另外,回购的股份在2018年后新增用途,既可以用于可转债,实现用股票偿债,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2018年10月26日,《公司法》经人大常委会修订,新的股份回购规则有了巨大变化,回购原因几乎没有了限制。由此A股数度掀起回购热潮。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第三季度、2020第三季度到2021第三季度以及2022年接连出现回购高热现象。A股回购进入常态化阶段。
其中,光伏龙头隆基就曾在2020年以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条件已经成就为由,回购并注销了18.9万股限制性股票。2022年发布回购信息,以同样理由回购并注销了16万股限制性股票。
2023年12月15日,回购股份机制再一次改善。证监会在前期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针对分红制度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同时证监会针对回购制度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回购便利程度再次提升,同时,回购机制得到健全。放宽并增设一项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而回购股份的条件,取消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基本条件,优化回购交易申报的禁止性规定。
A股再掀回购浪潮,2023年7月以降,有900家公司正在实施或完成回购,实际回购总金额超过486亿元,同期增长30%以上。要知道,上半年回购企业数量已经高达700家,二者合计回购企业数量远超2022年的1410家。
最新回购进程
从业绩情况来看,2023上半年净利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业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隆基绿能、通威分别在第二季度实现55.41亿元、46.69亿元超额净利润。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企业则分别实现了17.72亿元、22.49亿元和21.85亿元净利润。
第三季度光伏企业业绩增速放缓,但仍然不失盈利能力,其中由于TOPCon组件需求放量,部分组件企业将净利润锁定在20亿元左右。
然而,光伏企业市值却与其业绩背道而驰。东方财富网光伏产业指数一路下跌,截至12月19日已经下跌至2394.42。光伏企业股价一跌再跌。
面对市值与业绩的反差,大多业绩不错、现金流情况较好的光伏龙头企业选择了回购股份。其中包括硅料龙头的大全能源、合盛硅业,硅片龙头TCL中环,电池组件龙头的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旭股份,设备龙头的捷佳伟创,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锦浪科技、昱能科技,支架龙头捷佳伟创等。
除了天合光能以及爱旭股份在上半年早早开启了股份回购外,其他企业均于下半年开启,股权激励是主要回购理由。
不少企业的回购方案中诚意十足,回购价格上限溢价较高,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如意。
根据回购披露日收盘价格计算,中环回购溢价79.5%、天合光能回购溢价63.6%、晶科科技回购溢价66.3%、晶科能源回购溢价81.7%、东方日升回购溢价71.6%、锦浪科技回购溢价75.8%、昱能科技回购溢价73.4%、合盛硅业回购溢价66.1%、大全能源回购溢价24%。
尽管拥有63.6%的股权回购溢价,但天合光能的市值却一路狂跌,12月19日已下探至25.07元/股左右。
5月30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披露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金额3亿到6亿元,回购价格不高于65元/股。但由于5月27日天合光能披露,东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将持续减持,拟在6月19日至12月18日期间合计减持1.23亿股股份,天合光能股价迎来迅速下跌。
有业内人士指出,减持与回购存在关联性,回购计划或出于为大股东减持接盘考虑。
不过天合光能回应回购原因,“回购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也为建立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
根据天合光能披露的截至11月30日的回购结果,目前已回购3.7亿元,共1078.8万股,回购股价区间为27.33~38.12元/股,平均每股35.08元/股。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尽管在5月末回购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但7月31日,才首次回购了12万股,但到了8月2日,回购股本一跃而至422万股。不过在8月4日前,天合光能股价最低价36.65元/股;12月前最低股价为28.85元/股。
大全能源则维持了较高的回购价格。大全能源在回购方案中提到以不高于50元/股的价格回购,截至11月30日,回购价格区间为30.64至40.58元/股。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30日,大全能源股价始终维持在30.58元/股附近,也就是说回购价格始终高于股价。
从回购股本和回购总金额来看,光伏企业并没有过多投入。例如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大全能源手握货币资金206.74亿元,天合光能货币资金270.26亿元,晶澳科技169.54亿元,东方日升122.88亿元,锦浪科技13.85亿元,但其对应的预估回购金额则分别为2至4 亿元,3亿至6亿元,4亿至8亿元,1.5亿至3亿元以及0.5亿至1亿元。
另外,中环、合盛硅业虽然在披露了回购方案,但一直没有落地。
隆基、中环在今年已多次回购股票,其中TCL中环在今年连续两次发布回购计划,其中一次发生在3月1日,《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回购公司股份不低于 6.5亿元、不超过 7亿元。
第二次披露在10月25日,斥巨资5亿至10亿元回购股份,不过目前并未实施。
而隆基则多次回购并注销限制性股票。10月18日,隆基绿能发布股票回购注销公告,内容显示将回购336万股限制性股票,这些股票来自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这已经是隆基在本年度第三次实施回购,前两次分别在7月18日和2月21日,分别回购注销11.2万股和16.02万股。此外,据10月30日晚公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拟以1亿元至1.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更多二线企业出于流动资金匮乏并没有选择回购股份,其中包括连年亏损的爱康科技、金刚光伏等企业,而金刚光伏在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流动货币资金仅余3.52亿元。
被低估的价值?
国内市场崛起,分布式光伏市场爆发,培育起了庞大的光伏产业,一时间成为资本宠儿。然而随着万亿市值“泡沫”被戳破,光伏企业正在努力适应新环境。
转折发生在第三季度。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有60家企业发起了近2000亿元再融资。隆基、晶澳等头部企业不乏百亿融资。
今年9月,本在继续募资发展的通威突然停止定增事宜,通威解释“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价值存在明显低估。”
事实上,在回购的原因中,不少企业给出了市值存在明显低估的回复。产能过剩结果被一次次证实,新的产能还在不断落地,光伏企业的市值真的被低估了吗?
企业对未来前景保持乐观。大全能源在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提到,“据国际能源署今年 6月发布的《2023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预测,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增加 107GW(累计达到 440GW以上),太阳能发电占清洁 能源产能增长的三分之二;2024年,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产能可能会翻一番,达到1TW。伴 随着全球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平价上网已成大势所趋。”
然而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不争事实。硅料价格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落在6.02万元/吨,硅片M10单晶硅成交均价低至2.08元/片,组件价格跌穿1元/瓦大关后加速滑落,低价已来到0.8+元/瓦。
天合光能实控人高纪凡谈道:“2023年新增产能差不多400至500GW,比去年全部产能还要多,必然造成阶段性产能富余。”
光伏市场面临着多重挑战。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例如此前一度为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国的巴西,于12月12日批准了提高光伏组件和风力涡轮机进口关税的措施,称此举将促进本土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生产,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另外,分布式光伏近期被各地叫停,地方电网容量对光伏接入不足,湖北、辽宁、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省份均有地区决定暂缓新增全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光伏Time,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