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补充蛋白质并不一定要吃肉,8种食物多吃点,营养不比肉类差

昌勇下 2025-04-17 11:57:1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别急着翻白眼,听我一句劝:补蛋白质这事儿,不一定非得靠大鱼大肉撑门面,咱还有别的路子!

你看啊,这年头人人都讲究健康,健身的、养生的、减肥的、控糖的,一个比一个上道。可一说到补蛋白质,十有八九张口就来:“多吃点肉!”牛肉、鸡胸、鱼虾,轮番上桌,仿佛除了肉,别的吃了都白搭。

可问题来了——肉吃多了,真没事?

你以为肉是补药?错了。红肉多了伤肝、升血脂,胆固醇高的、三高缠身的,吃了转头就犯病。

谁还没听说过哪个老哥因为天天吃烧烤,肾一歇菜住了院?再说了,肉贵、加工复杂,对肠胃也不是特别友好,尤其是年纪一上来,肠道火力不足,肉下去了,难消难化,脾胃就先罢工了。

所以问题来了:不吃肉,蛋白质从哪儿来?

别急,今天就跟你掰扯掰扯这个事儿。其实,天底下的好东西,不止肉才算是硬菜。有些食材看着不起眼,却是实打实的蛋白质宝藏。

让我们慢慢拨开云雾,看看这“江湖八侠”——八种植物界的蛋白英雄,个个身怀绝技,低调中藏锋芒,营养价值不输肉类,个别甚至更胜一筹。

咱们先别急着上菜,先讲讲为啥蛋白质这么重要。中医讲,“气血生化,赖脾为本”,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最怕虚。蛋白质者,乃营养之本,气血之源。现代医学也早就明说了: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肌肉、内脏、酶类、激素的核心物质,缺了它,百病丛生。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一项研究中指出:长期蛋白摄入不足,将导致免疫力下降、肌肉流失、代谢紊乱,甚至引发慢性疾病。特别是老年人,肌少症的风险直线上升,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在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也明确提出: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65克左右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

可问题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养生,肉不敢吃,蛋不敢碰,结果一查体检报告,肝功能指标亮红灯,身体像架脱了钢筋的破棚子,一碰就倒。

那么,有没有既能补蛋白质,又不增加胆固醇负担的食物?

有!这八种植物性高蛋白食物,个个身怀绝技,咱一个一个讲。

第一位,豆腐

别看它软绵绵的,其实它是植物蛋白里的硬汉。每百克豆腐含蛋白质8克左右,而且属于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

中医讲豆腐“清热润燥,生津解毒”,对脾胃虚弱、肠胃不适之人尤为适宜。南怀瑾先生就曾说过:“豆腐是天地间最温柔的补品。”

第二位,黄豆

豆腐的老祖宗。黄豆被誉为“豆中之王”,蛋白质含量高达35%以上,远超肉类。而且富含卵磷脂、异黄酮,有助降血脂、护心脑。

现代研究证实,黄豆蛋白对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效果。美国FDA早在1999年就批准黄豆蛋白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健康声明。

第三位,藜麦

这玩意儿虽然听着洋气,但其实早在《本草纲目》里就有类似记载。藜麦是全谷全营养食物,蛋白质含量达14%以上,且氨基酸组成非常完整。

而且它是无麸质的,对肠胃敏感人群非常友好。吃藜麦,肚子不胀,营养杠杠的。

第四位,黑芝麻

别看它个头小,其蛋白含量高达21%,同时富含钙、铁、维生素E。中医认为,黑芝麻“补肝肾、润五脏、益精血”,对脱发、便秘、肝气不足者尤宜。

第五位,花生

这玩意儿街边常见,但你可能不知道,花生蛋白含量高达25%,堪比瘦猪肉。而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极有好处。

但注意,一定不要油炸!炸花生那个热量,能把肝脏气得发炎。

第六位,绿豆

绿豆不仅清热解毒,每百克绿豆也有24克蛋白质,是夏日补蛋白的清爽担当。中医讲绿豆“除烦热、解暑气”,最适合湿热体质之人。

第七位,豌豆

豌豆是豆科中的“隐士高人”。蛋白质含量在23%左右,且富含赖氨酸,有助于促进儿童发育。

而且它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润肠通便,减脂利器。

第八位,坚果类(核桃、杏仁、腰果)

这几位小兄弟,蛋白质不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中医称核桃“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常吃对脑力劳动、老年人健忘尤有裨益。

不过吃坚果量要控制,毕竟油脂也高,别一口气吃一把,补过了头,反而惹出毛病。

说到这儿,有人又疑惑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差别大吗?

现代营养学研究指出:只要种类搭配合理,植物蛋白完全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美国《营养学评论》刊载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显示:植物蛋白不仅能满足人体氨基酸需求,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咱中医讲究“辨体施食,调和阴阳”,肉虽好,非人人皆宜;谷豆之品,反而养人无害。

再说个现实点的,肉贵啊,天天吃牛排,钱包也受不了。这八种植物蛋白食材,价格亲民,营养不减,熟悉了就是养命的宝。

如今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对,真正的智慧,是在日常里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食材。

蛋白质,不是一定要从肉里刨出来的。

中医里讲“食养先行,药补为辅”,若能日日膳食得当,五脏自调,百病不侵。别把吃当成仪式感,真正的营养,是在一口一口的日常里悄悄积累的。

总结一句话:想补蛋白,不只有肉,八种食物换着吃,照样吃出好气色,好身板。

至于怎么吃、怎么搭,咱改日再详谈,毕竟“食之道,贵在调和”,一顿饭吃得巧,胜过千金买补药。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王全意, 张志远. 植物蛋白对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10): 20-24.

[3]王玉玲, 张一鸣. 各类食物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评估分析[J]. 食品科学, 2024, 45(3): 55-6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