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旧指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每60年一本命年,现在则多指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年份,俗称属相年。在华夏习俗中,本命年常被看作不吉之年,常有“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说法。所以,老百姓常说“本命年”就是“槛儿年”,过本命年,就像过槛儿一样。
2024年,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二个本命年。经历四起三落、数轮周期的中国光伏企业,在一片产能过剩之中,当下也正在爬沟过槛。在前不久的一场活动上,施正荣这位中国第一位追光者说,在农历春节之前,仍然是他60岁的本命年。这一年,施博士可以说以一己之力,破除了本命年的魔咒——以120亿的估值出售亚洲硅业,堪称神话。(以下内容根据施正荣博士公开演讲整理)
一、中国光伏的幸运施正荣博士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也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位杰出代表。他从1989年开始从事光伏行业,已整整35年。2000年,他带着光伏技术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回国创立无锡尚德,中国从此才有了“光伏”这个行业。
从2001年到2012年,是中国光伏产业的构建阶段,或者说是开启的阶段。因为在那之前,整个行业只有四家公司,总产能为两兆瓦的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整个行业的多晶硅产量,一年也就生产十吨左右,只能算是中试线。有一些拉棒厂啊,两寸到四寸的单晶拉棒厂,可以讲多晶铸造的企业,在当年是几乎没有。不仅仅是中国,实际上全球的产业链都是缺失的,就在那个十年或者十多年,是全球产业构建的一个时代。
所以说中国很幸运,并没有在这个产业同外拉开很多差距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这样一个产业。当然我们的技术肯定要落后国外很多年,我们的装备要落后国外很多年。所以说,我现在很荣幸大会给了这么高的荣誉。实际上如果讲我的贡献,可能就在那十多年,对这个产业做了一些事情,也是天时地利人和,逼着我做了一些事情,为了公司的发展,同时也看到光伏产业的情形。
那十年,我们一直处于引进阶段,什么都靠引进。我们的市场在国外,我们要引进技术,我们要引进原材料,我们要引进人才,我们要引进资本。中国光伏企业的第一桶金,应该就是靠华尔街,才实现了最初的发展,把基础打好。所以,第一阶段是引进阶段,是产业构建阶段,同时也是引进阶段。
二、第一个十年,两个股市在这里,我想讲两个故事。我本身是技术出身,比较重视技术创新,比较认可技术的差异化。一个故事我想讲这个当年尚德这个冥王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这里头有两个很关键的技术,一个是激光用于光伏制造工艺的研究开发,所以,我们的帝尔激光李博士,现在我我很为他们感到自豪。在激光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帝尔激光占全国甚至全球市场的70%~80%的份额,而且延续这么多年。
在最早的时候,应该是2006年到2007年,我们就跟帝尔激光进行合作。当年在找帝尔激光之前,我们找了其他激光领域很多年轻的公司,但是发现他们的积极性和开拓性,没有帝尔激光这么积极。所以,尚德当年就跟帝尔激光合作,从2006年开始,激光应用于掺杂、开窗、金属化等等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说,通过四五年的合作,他们样机也生产出来了。在2010年之前,激光处理已经产业化了。这是第一个技术。
第二个工艺就是镀铜技术,所以现在我看光伏产业还是要用铜去代替银。实际上,在2010年,电镀铜技术,就是光增强的镀铜技术已经产业化了。当年为了这个技术产业化,尚德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花了5000万欧元买了一家德国的从事PCB公司,主要从事湿法制程的一个企业,他的总部在德国,在苏州有几家工厂,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公司做了激光处理设备。到目前为止,仍有300兆瓦的镀铜光伏组件,还在全球继续工作。其中我个人捐献了一个五百KW的、采用镀铜技术的光伏组件,给悉尼歌剧公司,不是悉尼歌剧院。它有一个董事,是好莱坞著名影星凯特·布兰切特。到目前这个光伏电站已经十多年了,仍然运营正常。
可惜,让我感到遗憾的是,镀铜技术在2012年以后,就失传了。现在这个行业还要重新捡起来,来研究镀铜产业化。所以,有时候我跟他们开玩笑,我说当时那两个GW的镀铜设备到哪去了,是当破铜烂铁卖掉了。我甚至和李振国总裁讲,我说你怎么当时没有买两台设备回去看一看,说不定这个镀铜设备的技术早就产业化了。这是那十年中和我这样一个技术型的企业家相关联的两个故事。
三、第二个十年,设备的故事2012年以后,我觉得我们产业经过了多轮的周期,进入了逐渐成长和成熟阶段。成熟体现在我刚刚讲的几个方面,尤其是资本,国内的A股开始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资本的支持,这个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是很难快速发展的。在这个阶段,在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支持下,国内市场快速发展。支撑中国光伏产业能够熬过一轮又一轮周期、活下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市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一切都会是徒劳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非常感谢我们的各级政府,在关键时刻给我们产业注入了动力,那就是光伏市场。在需求带动下,产业不断进步,通过技术创新持续降本。这里头给我印象深刻的,我又想举几个例子,就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太牛啦。原来第一代装备制造,主要是从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进口。我们现在的装备制造能力,不仅仅是自动化、智能化对,而且我们的黑灯工厂,已经是全球领先。
这种领先,我认为它不仅只是体现在光伏行业。从全球制造业水平来讲,中国光伏行业的制造水平,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的其他制造行业。所以这一点值得我们自豪。第二点,是在供应链方,齐全、创新、创新、降本速度都是惊人的。我们的转换效率不断突破世界纪录,不断拉近和理论转化效率29.4的差距。现在,我们已经干到26.8%,今年已经27%以上了。关键,不是一家公司能做到,好多家公司都能做到26%以上的转换效率。这里头无疑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勤奋。
但是这里头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供应链的发展,导致我们的科技创新来得更快。我们不觉得我们的硅料的纯度越来越纯了吗?2010年以前,当年硅料没有,美国人是从他们的车库里把以前的硅料扫出来卖给中国。中国有几百上千个女孩,从探针进行区分,N型、P型开。在这个车间里把这个可用的硅料分捡出来。那再看看我们当今的硅料,我们的纯度最低六九,很多都是九个九以上的纯度。第二,我们的拉晶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所以就是就这两者叠加在一起,我们硅片的质量,它的纯度和质量非常高。
几个礼拜之前,我在澳大利亚碰到几个教授。他们检测了几家中国公司的硅片,在西南威尔士大学,还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我们的这个硅片的少子寿命,已经到了几个毫秒的量级,很厉害。又让我想起为什么当年马丁格林教授,保持了十年以上的世界纪录,25%,他用的是SC的硅片(半导体级)。这硅硅片的纯度和质量,都不会比我们现在的差。那为什么那么艰难他才做到了25%呢?这就反映了一种情况,当年的装备,当年的工艺,要把这个工艺做好了,不容易的。现在,我们装备技术这么厉害,所以我们的工艺水平才得到了大幅地提高。
所以说这是我对第二个十年,我们在各方面的这个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发展取得突破的总结。目前我们这个这个产能全球第一,已经超过一个太瓦对吧,超过1000个GW,中国市场占了全球半壁江山。现在,我们也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周期。我觉得站在这个时点,我们所有这个光伏人需要做一些反思。
四、前所未有的大周期说到底,光伏是一种能源产品,它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我们的电里面。光伏产品本身它是个半导体产品,但是它最后服务的领域,行业价值最后的输出,是我们的电力能源。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必须要从电力能源这个体系、这个系统来思考我们这个产业。如果我们只站在我们产业自身角度上思考,大家都会觉得前途远大、能源市场无穷大。我们尽快扩产,OK,越快越好。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我们当今这样一个局面。我看很多光伏大咖现在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电网已经无法消纳我们的光伏发电。如果我们拼命地安装,可能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麻烦。消纳难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山东、湖北,那是不是每个省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的光伏产业拼命,就是靠降价,降到八毛了,甚至还在下降,不仅是国内这么降,国外也降。你给国外降价,那人家认你好也就罢了,人家还不认你好,认为我们是扰乱市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真的要认真地反思一下。
我觉得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未来。我们是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地缘政治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经济衰退。所有这些给我们很多不确定性。但对于企业来说,要发展恰恰需要确定性。
我们的产业面临着不确定性的挑战,如果上不了市,我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找到确定性呢?我认为,我们的产业还是有确定性的,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控制好节奏。我们不能把未来几代人的事业都一下子做完,把全球市场都占领了。这样的无限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最近跟一些年轻的创业者聊了聊,我非常佩服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差异化思维,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聪明,更有潜力。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产业中来。我老家有一块地,政府不知道怎么开发,就决定留给后人,让他们有更好的想法。我觉得这是很明智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态度,享受生活,平衡工作。
我跟外国人说,中国人之所以能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如此成就,不是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不是靠银行的低利率,更不是靠政府的免费土地,而是靠我们的勤奋和努力。当他们在沙滩上度假的时候,我们还在车间里工作。所以,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他们却想要坐享其成,买我们的便宜组件,还想要搞进口税。我觉得我们要反思一下,调整一下节奏。
五、中小企业要避免被淘汰我不认同那些说中小企业要被淘汰,只有几个大企业能活下来的观点。我觉得中国人的韧性是很强的,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优势。他们的产能和负担都小,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他们有时候关门歇业,有时候死灰复燃,不会轻易离场。我觉得我们应该协同发展,共同富裕,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光伏市场很大,不同的企业可以关注不同的细分市场,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我自己也在思考我今后要做什么,我肯定不会退休。我不想像尚德一样,做一个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我想做一些有创新意义的事情。我投资了亚硅,感谢王体虎博士的出色管理,我自己也做了轻质组件,开拓了这个新的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向,已经得到了央国企和科技部的认可和支持。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和竞争力。我们不能都走同样的路,做同样的事,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我们要不断迭代,跟上技术的发展,比如TOPCon和HJT,比如钙钛矿,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方向。当然,这些技术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有耐心和信心。我相信,光伏产业是一个有确定性的产业,它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要思考如何走出困境,找到自己的亮点,把握住自己的机遇,为碳中和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龙年即将到来,龙是吉祥的,是好的征兆。祝福中国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