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赌毛主席给不给烟?理发员张永清和李营长的赌局,结果如何

明星大都会会 2025-04-11 17:10:07
【前言】

1936年11月,张永清接到任务,从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出发,直奔延安。一路上,他内心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期待。

张永清这次出征,和其他战友的装备有所不同,他的行囊里多带了一样东西——理发用的推子。

张永清刚到延安时,被安排到军委副官处负责理发工作。

【张永清为毛主席理发】

初到延安,张永清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的自然环境宜人,土地肥沃,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的人们。他们的纯朴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深深地感染了他。这种氛围与他之前所经历的截然不同,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内心冲击。张永清很快就被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所吸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

张永清第一天到岗就充满了热情。在工作过程中,他有机会见到了一些高层领导,比如贺龙和萧克。在理发时,这些领导常和张永清闲聊,询问他的家庭背景和工作经验。

贺龙对张永清这个年轻的小战士特别有好感。一见面,他就笑着摸了摸张永清的头,温和地问道:“想家吗?”

张永清感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张永清在延安待了挺长时间,知道毛主席也在那儿。虽然他俩没啥直接来往,但他听说了不少关于主席工作和生活的事。

张永清至今难忘,毛泽东的办公室常常彻夜灯火通明。当时正值全民抗战时期,毛泽东肩负着艰巨的领导重任。白天他要为部队作重要指示,晚上还要主持召开各类会议,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毛主席依然抽出时间与工作人员一起参加劳动。即便在短暂的休息时刻,他也不忘前往警卫班,为战士们批改作业。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体现了他对身边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毛主席待人亲切,毫无架子,赢得了士兵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爱。

1937年4月的某日,毛泽东的秘书处负责人李秘书长前往军委副官处,明确要求会见张永清。

张永清被李秘书长召见时,李秘书长提议道:"小张,你能去杨家岭帮我们秘书处的同事们剪一下头发吗?"

张永清立刻回应道,行,我现在就去。

整理好理发用品后,张永清随同李秘书长一起步行前往杨家岭。

四月的延安,春风拂面,张永清漫步其中,心情愉悦。抵达秘书处后,他按照李秘书长的指示,为两位秘书修剪了头发。李秘书长全程观摩,结束后对张永清的技艺赞不绝口。

张永清理完理发工具,正要离开,李秘书长笑着告诉他,毛主席也想来理发。

张永清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他满脸困惑地问道,李秘书长,您的意思是让我给毛主席理发?

李秘书长表示,主席现在有空,需要你过去帮他整理一下。

得知消息后,张永清既激动又忐忑。这是他首次为毛主席理发,担心自己手艺不够好。同时,他也在琢磨见到毛主席时该聊些什么。

张永清此刻内心七上八下,坐立不安。他犹豫不决,想找李秘书长谈谈,却又不敢开口。然而,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否定了。给毛主席理发的机会千载难逢,他怎么能错过?

即便从另一个角度看,毛泽东选择让你为他理发,这本身就表明他对你的信任。

李秘书长注意到张永清显得有点紧张,于是宽慰他别担心,毛主席为人随和,容易相处。他催促张永清赶紧过去,不用多想。

在李秘书长的不断催促下,张永清由一位秘书带领,走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

张永清一进门就显得特别拘谨,连向毛主席敬礼都忘了。他一只手拎着理发工具,另一只手则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放才好。

张永清望向毛主席,注意到他手里握着一支红色铅笔,全神贯注地审阅着文件。

张永清不再注视毛主席,转而打量起房间。屋里摆设极其简单:一张原木桌子,几把普通凳子,还有一张铺着灰布垫的椅子。

窑洞内设有两个大型书架,上面整齐地陈列着许多图书。这些书籍种类繁多,涵盖了多个领域,为窑洞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书架的木质结构显得古朴而厚重,与窑洞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书籍的摆放井然有序,方便取阅,显示出主人对知识的重视和对阅读的热爱。

"主席,理发师到了。"秘书靠近毛泽东,低声提醒。

毛主席点头回应:“行。”但眼睛依然紧盯着手中的文件。张永清见状,心想,主席如此专注,一定是在琢磨什么大事吧。

片刻之后,毛泽东才将手中的书籍和钢笔放下。接着,他缓缓起身,那身已经泛灰的中山装显得朴素无华,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张永清的方向走去。

毛泽东脱下外套,面带笑容地向张永清问道:“小伙子,你是哪儿的人?”

张永清回答道:“我来自四川省崇化县。”

在理发之前,毛主席先和张永清聊了几句家常。张永清见主席态度和蔼,原本紧张的情绪也慢慢放松下来。等到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张永清低声询问毛主席:“您看是留长些,还是剪短些比较合适?”

毛泽东同志温和地建议道:“修剪时稍微留长一些吧!”

张永清接着专注地为毛主席修剪头发。毛主席和蔼地询问他在哪个部门工作,以及加入军委副官处多长时间了。张永清详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毛主席接着询问:“你家里人还好吗?”

张永清表示,他并不了解家乡的情况,因此也不敢给家人寄信。当毛主席得知张永清的家乡仍在遭受苦难时,他的语气变得坚定而有力。他充满信心地告诉张永清,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很快就可以放心地给家里写信了。

毛主席询问了张永清以及军委副官处其他年轻同志的学习进展。了解到他们都主动参加文化课程后,毛主席欣慰地笑了。他鼓励张永清要用心学习,为将来承担重任做好准备。

张永清刚见到毛主席时,心里七上八下的,紧张得不行。但聊了一阵子后,他那种紧张感不知不觉就没了,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理发师准备为毛主席修面了。由于使用的旧式椅子无法调整靠背角度,张永清担心剃须时可能会伤到皮肤。他随即提出一个建议:将椅子向前移动,靠近桌子。这样,毛主席可以把头靠在桌面上,剃须时会更加舒适安全。

毛泽东微笑着说,不用换地方了,就在这里慢慢刮吧。我们两个一起配合,不会有问题的。

张永清在理发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完成理发和修面后,他与毛主席道别。毛主席点头示意,与他握手,并亲自送他出门。

张永清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整个人仿佛被温暖包围。他原本准备向主席表达关心,叮嘱他注意身体,但此刻却把这些话抛在了脑后,只是不停地重复:“您不用送了,真的不用!”

在返回杨家岭的途中,张永清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兴奋。一回到军委副官处,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每个人分享:“我刚才给主席剪了头发。”

【张永清与李营长打了赌:能否从毛主席那里要到烟】

1938年年初,129师的李营长被安排到军委副官处工作。他为人随和,很快就和那里的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永清对李营长的背景有了更多了解。李营长刚从战场返回,他原本和两个兄弟一同入伍,三人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然而,在最近的一次战役中,李营长的两位兄长相继牺牲,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毛主席对此事是知情的。

张永清观察到,李营长并未因挫折而颓废,依然保持着豪爽、不拘泥于细节的行事风格。

李营长性格随和,副官处的年轻军官们总爱跟他逗乐子,张永清也是其中之一。

一大早,张永清正准备去干活,发现李营长脸色不对劲,就随口问了句:“出啥事了?”

李营长提到,之前从前线带回来的烟草已经抽完了,现在烟瘾犯了,心里特别难受。

张永清看到李营长一脸愁容,心里也有些不忍。但他自己又不抽烟,身上也没带烟。他随口问道:“那现在怎么办?上哪儿去找点烟?”

出乎张永清意料的是,李营长竟表示要直接去面见毛主席。

张永清满脸怀疑地摇了摇头,心里嘀咕,没烟抽就要去找毛主席?他对着李营长“哼”了一声,显然不太相信这个理由。

李营长听了,有点不服气,反问道,你怀疑我的话?

张永清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不过是个小营长,怎么可能有胆量向毛主席要烟?这简直是在说大话吧!

李营长一听到这话,立刻激动起来,非要和张永清较个真。他提出,如果自己能见到毛主席并成功要到烟,张永清就得请他吃两根麻花。

尽管张永清观察到李营长信心十足的表情,他内心仍持怀疑态度。然而,经过一番考虑,他最终还是决定接受这个赌约。

李营长话音刚落,便径直朝毛主席的住所走去。走了没几步,他转过身来,冲着小张喊道:“别忘了,要是输了,你可得请我吃麻花!”

张永清立刻回应道,别担心,没人会跟你玩赖的。

毛主席的住所位于西山山麓,与副官处招待所相隔仅约两三百米。

为确保公正,张永清站在副官处的屋顶上,密切观察李营长的行动。李营长与警卫员简短交谈后,便自信地走进了主席的窑洞。

张永清并没有始终待在那个地方,他先去干活了。干完活后,李营长拿出香烟给张永清看,并告诉他这是毛主席送给他的外地生产的烟。

李营长自豪地表示:“毛主席的亲切和蔼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其他地方。虽然我的职位不高,但遇到难题时,毛主席总是给予我们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毛主席对李营长的遭遇十分关切,尤其是得知他失去了两位兄长后。

【毛主席要给60岁的工作人员过寿,张永清非常感动】

大年三十,延安的街道上时不时响起爆竹声。张永清把衣物全都清洗一新,满怀喜悦地准备迎接新春。

张永清如今不再从事理发工作,转而担任食堂管理职务。在炊事班中,有一位年过六旬的高姓长者,因其资历深厚,众人习惯称呼他为“老班长”。

这天,主席的秘书来到厨房,特意找高师傅聊了聊。聊了一阵子,高师傅眼里闪着泪光,跟着秘书离开了。

傍晚时分,高老头回到了住处。张永清赶忙前去探望,这才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平时,高老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但这次一见到张永清,他就激动地分享了一个消息:毛主席邀请他和几位年长的老人共进晚餐,说是要为他们“庆祝生日”。

起初,高老头并不打算参加,但在毛主席的秘书何培元的再三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到了目的地后,高老头发现那里聚集了十几位与他年龄相仿的老人。

在小食堂稍作停留后,毛主席带着温暖的笑容,与在场的每一个人亲切地打招呼,并逐一握手。他充满感情地表达道: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这里的老一辈,你们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在抗日救国运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希望大家一定要爱惜身体,别让过度操劳损害了健康。今天特意邀请大家聚在一起,共度新春佳节,祝愿各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随后,毛主席安排了一场特别的宴席,请这些长者品尝象征长寿的寿桃和面条。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给高老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高老头的讲述让张永清内心触动。作为负责人,张永清对高老头表示,毛主席如此重视我们,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投身革命事业!

张永清是延安的一名普通战士,他眼中的毛主席亲切和蔼,特别尊重老人。正因为如此,张永清内心充满感激,决心通过努力工作来报答毛主席对他的关心和照顾。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