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前夜,遭日军绑架的宛平县县长王冷斋,后来怎么样了?

糊麻酱历史来咯 2024-11-08 13:58:53

卢沟桥事变前夜,遭日军绑架的宛平县县长王冷斋,后来怎么样了?

1937年7月7日深夜,北平城外宛平县。一通电话打破了夜的宁静,将县长王冷斋从梦中惊醒。电话那头传来北平市长秦德纯焦急的声音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王冷斋瞬间惊出一身冷汗,意识到日本人蓄谋已久的阴谋终于要付诸实施了。这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上演。。。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县长,会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人物?让我们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看看这位平凡yet不平凡的小人物,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话说这位王冷斋,年轻时可不是个安分的主。1891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按理说应该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可这位爷偏偏喜欢舞枪弄棒,15岁就跑去福建陆军小学堂学习,后来又考进了保定军校。你说这不是个另类么?

在保定军校,王冷斋可是跟李宗仁、白崇禧这些后来的国民党大佬称兄道弟。毕业后,他参加了讨伐张勋的战争。可打着打着,这位爷突然想通了光打仗不行啊,得教育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根本。于是,他决定改弦更张,进入政府工作。

谁料天不遂人愿,北洋政府没等他大展拳脚就轰然倒台。王冷斋转而创办《京津晚报》,笔锋犀利,专门揭露政客的黑暗面。这一招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他在文化界声名鹊起。

1935年,北平市政府看中了王冷斋的才华,请他出任宣传室主任。可好景不长,日本人的野心越来越大,北平周围的局势日益紧张。到了1937年初,日军已经把北平团团围住,只剩下宛平一条对外通道。

这时候,北平市政府急需一个有胆有识的人来镇守宛平。大家七嘴八舌一商量,都觉得王冷斋最合适。就这样,王冷斋临危受命,成了宛平县长。

谁知道,这个职位就像个烫手山芋。日本人三天两头来找茬,说要在宛平修机场、派兵演习。王冷斋每次都是不卑不亢地回绝。日本人气得跳脚,扬言要报复。

7月7日那天,王冷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果不其然,晚上接到电话说日军要强行进城搜查。王冷斋一下子就看穿了日本人的如意算盘他们想借机进城,然后一举占领宛平,切断北平的对外联系。

王冷斋二话不说,带着两个人就去日军军营交涉。谁知道日本人居然不讲道理,直接把他绑了!还威胁说不开城门就要他的命。

换做一般人,早就吓得尿裤子了。可咱们的王县长是谁啊?他冷笑一声,闭上眼睛说要杀就杀,我死不足惜,但绝不会背叛祖国!这气势,把日本人都镇住了。

最后,日本人只好悻悻地放人。王冷斋回到宛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枪声就响了。卢沟桥战火爆发,抗日战争正式打响。

就在这节骨眼上,王冷斋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电报。上级居然说他处置不当,要他立即平息事端!这还有天理吗?王冷斋一口老血喷出来,当场晕倒。

醒来后,北平已经沦陷,中国军队撤退了。王冷斋孤立无援,只能尽力帮助百姓,同时搜集日军的罪证。

可祸不单行,国民党为了推卸责任,居然把北平失守的罪名扣在了王冷斋头上。一时间,王冷斋成了众矢之的。失去职务、饱受责骂的他,只能带着全家流亡香港。

后来,王冷斋辗转来到重庆,想为抗战出力。可国民党政府根本不给他机会。这位曾经的县长,一度沦落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直到有好心人给他找了个银行顾问的职位,才算勉强安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任命王冷斋为北京市文史馆馆长,让他整理七七事变的历史资料。1960年,69岁的王冷斋因病去世。

有人说,王冷斋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国家危难之际,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岗位,维护国家尊严。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依然心系祖国,为抗战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