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脱贫成果中,延安市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大家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更为群众致富打通了一条条新路径。
初秋的纸坊村,果园生机勃勃,脱贫巩固户刘志龙夫妇一大早便在果园里忙开了,他们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果园因管理不到位,常年撂荒,去年村里来了个“能人”,帮他救活了这一片果园。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纸坊村脱贫巩固户 刘志龙:我现在栽了八亩果园,三亩挂果的,三亩已经套了七千袋子,应该能收入六七千块钱。
能让常年撂荒的果园焕发生机的能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村上返乡创业的杨国强,一直在外闯荡的杨国强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建起了86亩果园,自己学技术,请专家,几年时间把果园打理的有模有样,周边群众还跟他学起了技术。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返乡创业青年 杨国强:每天他们会来我这里学习,他们闲来无事时,我也会反雇他们,工资是每天130元。
像杨国强一样的返乡青年还有王圪崂村90后大学生张宵。2015年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发展特色养殖业,成立了志丹县启业农资门店和腾富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种兔培育、兔药、兔料、兔肉深加工一体化服务体系,为乡亲们发展养殖业搭建起了新平台。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返乡创业青年 张宵:周边的一些养殖户,都来我这学习养兔技术,他们学习完之后,在我这块引母兔回去自己发展,然后我们给他们代销。
现在,腾富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社员21户,年出栏量达到20多万只。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返乡创业青年 张宵: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粪便综合利用起来,周边的果农充分利用这个粪,然后做到果畜循环,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强。
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发展思路,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的创业人才、技术人才源源不断涌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更为群众致富打通了一条条新路径。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孙瑞:截止目前,我们发展苹果产业20亩以上的有185户,50亩以上的有28户,100亩以上的有12户,有特色产业户18户。我们的思路就是通过能人示范带动,让农民足不出户,既可以挣到钱,还可以学到技术,发展好自己的产业。
来源:延安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辑:延安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