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点访谈》直播间的监控画面里,劳春燕接到导播提醒时正将降压药塞进嘴里。这个女主播的另一个身份,是沪京双城记中独自北漂的妻子。当网友挖出她丈夫竟是《新民晚报》前副总编裘正义时,热搜评论区炸开锅:"难怪她敢玩分居!"
时间倒回1993年复旦校园,21岁的绍兴文科状元与29岁的青年才俊初遇。彼时裘正义已是沪上媒体圈新贵,而刚留校任教的劳春燕还不知,这个替她修改论文的学长,会是她未来人生最稳固的"大后方"。
2006年的职业抉择将这对夫妻推入特殊婚姻模式。面对央视抛来的橄榄枝,时任东方卫视当家花旦的劳春燕彻夜难眠。裘正义指着书房里"至亲至疏夫妻"的字画笑道:"你我都是搞文字的,该懂最好的爱情是遥相辉映。"
分居生活比预想更考验人。劳春燕蜗居央视宿舍时,裘正义在上海替她尽孝:每周三雷打不动陪岳父复查高血压,连续七年陪岳母扫墓。2013年《焦点访谈》人事变动关键期,他带着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住进杭州疗养院,只为让妻子心无旁骛竞争上岗。
最惊险的时刻发生在直播间。2016年南海仲裁案特别报道中,劳春燕顶着39度高烧完成四小时直播,下台才发现丈夫竟悄悄来京,在后台用保温杯装着上海带来的中药。这种"突袭式"关怀持续,最长一次两人392天未见,却保持着每日互传剪报的习惯。
外界难以理解的知识分子浪漫,藏在两个媒体人的特殊默契里。劳春燕办公室抽屉锁着丈夫手抄的《金刚经》,裘正义钱包夹着妻子播报神舟飞船的截图。
疫情期间央视实行封闭管理,这对夫妻通过校对彼此专栏文章保持精神共鸣,裘正义打趣:"我们这是赛博空间夫妻店。"
当同龄主持人纷纷退居二线,劳春燕迎来事业新高峰。主持G20峰会时,她戴着丈夫送的浪琴表——这是他们结婚25周年礼物,表盘刻着"新闻人永远在现场"。儿子考入复旦新闻系,被问及父母传授的职业秘诀,少年腼腆道:"妈妈说记者要像我爸,编辑要学我妈。"
特别节目录制现场,劳春燕收到丈夫快递的龙井新茶。弹幕齐刷"裘哥又来送温暖"时,她对着镜头温柔纠正:"这是我们沪杭夫妻的时差爱情。"或许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最好的婚姻不是朝夕相处,而是让两个灵魂在各自轨道发光。
不容易![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