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古人姓、名、氏、字、号都代表什么吗?

方明涵 2024-11-27 12:15:41

当下,我们只保留了姓名,比如方明涵。但在古代,不止有姓和名,还有氏、字和号,按照古代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称呼:姓方名明涵,无名氏,字子非,号搬砖居士。

我们大都听过《百家姓》,即使没听过也会念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作为启蒙教材,朗朗上口,最初版本收录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单姓444,复姓60)。中国姓氏非常丰富,2010年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姓氏23813个:单字姓6931个(笔画从1到30),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除了这些之外,中国最长的姓是“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有17个字。

《说文解字》中所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个人感觉《说文》概括到了精髓,女人所生子女即为姓,同一女子开枝散叶,子嗣相亲组为“族”。《礼记·丧大记》:“父兄子姓立于东方。“子姓,子孙也。

姓最早出现在母系社会,是对子女血缘关系的追溯,“夫姓从女,其本一母也“,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最早有记录的姓氏,多有女字,比如“姬”、“姜”、“嬴”。类似现在同姓之人见面,会说一句:“我们是一个老祖宗”,大概上古时期的人见了,会说一声:“我们是同一个太奶奶”。姓最早源自图腾崇拜,比如一个部落后面有一个标志性的大树,别处都没有,那么姓“树”吧,另一个部落靠近某个出名的大河,那么姓“河”吧。以后两个部落见面,“你好,你是姓树的吧”,“对啊,你姓河吧”,于是两个人开开心心,没羞没臊。最古老的规定“同姓者,犹以其一家,不相婚也”,所以个人以为,姓的发明应该有防止近亲结婚的动机存在。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妻从夫居,子女不再属母族而归于父族,传承的规则由“同一个奶奶”变成了“同一个爷爷”。比如“姬”姓,来源于黄帝,黄帝本姓公孙,因住在姬水之滨,以姬为姓。黄帝的后人契(商朝的祖先)、后稷(周朝的祖先)、伯益(秦朝的祖先)都姓姬,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有53个,这些姬姓国又分衍出411个其它姓。

历史早期,只有贵族才有姓,《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到周朝进入混乱时期后,姓才逐渐进入民间。

各朝多有赐姓以体现身份改变和阶级跃迁,如《史记·秦本纪》:“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 舜赐姓嬴氏”。正经的赐姓,多用于奖赏,历史上也有一些奇怪的赐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痛,武则天杀害王皇后和萧淑妃后,令她们分别改姓为莽、枭。

姓的来源不下二十种,我们列举几种比较常见的。以出生地、所居地为姓,比如姜(水)、姬(水)、东郭、西门等;以国名为姓,如汪来自商朝的汪芒国,阮来自泾渭之间的阮国;以封地为姓,如赵来自“造父”的封地赵城;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姓代表的是宗族,后世以宗祠、族谱等形式,来记录传承和增加宗族凝聚力。中国的姓有超过5000年历史,英国的姓出现在十七世纪,日本则是出现在1875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大部族分裂为越来越多的小族群。我们简化成一个场景,比如一个“妊”姓的部族,狩猎采集时期,上千人住在一起。随着进入农耕时期,食物来源稳定,人口增加,几千人住在一起会催生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于是族群扩张成上百个更小的卫星族群。这些小的族群,有“妊1”、“妊2”、“妊3”到“妊100”,怎么区分这些呢,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氏”,既不忘记自己的姓,又能很好的区分,比如住小河边的叫“河氏”,靠近熊出没森林的叫“有熊氏”。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推测,毕竟没有文字记载,真实情况可能比这复杂的多,也可能根本不是这样的原因产生的。我们姑且听之,姑且信之,毕竟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基于上面的推论,有些学者认为,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并不一定指代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指代某个族群,比如燧人氏指代一个学会了钻木取火的部族,神农氏指代学会农耕的某个部族。

“氏”的甲骨文字形,实在看不出像什么,也无法推测造这个字最初的意思。商的文字记载只有一例,到周的时候,突然遍地开花,“氏”出现在众多典籍中。需要提到的一点,父系社会后,姓已经从母变为从父,氏也是同样的,基本上都是指父系这一边。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说“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通常是对男性或男性所在家族的尊称。目前只看到了一个例外,女娲氏。

我想到一个后世的例子“先生”这个词(有时也指女子),不算贴切但有助于理解,氏有时指代个人,有时指代一个家族,指代家族的时候,类似于“某先生一家”,氏通常用在以下几种地方:

对上古时期,做出突出贡献的首领或帝王的尊称。有的是记录功绩,比如有巢氏教会人们建造房屋,神农氏教会人们耕种;有的突出名字,比如盘古氏、共工氏。类似的,袁隆平我们可以敬称为“杂交水稻先生”或者“隆平先生”。

体现尊贵地位。加在官名后,比如司马氏、师氏、尹氏,类似“部长先生”;加在国或封地后面,比如齐(国)氏、雍(州)氏;加在爵位后,比如侯(爵)氏。

加在姓后,指代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家族。如《左传·昭公》:“姜氏、任氏,实守其地。”齐为姜子牙封地,姜姓为齐国姓,同样的任为薛国姓,类似的还有我们课本上出现过的“季氏将伐颛臾”。如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称呼一声“袁先生”。

《世本》所言:“言姓即在上,占氏即在下”,姓代表的是宗族体系,氏是对有影响的小集体的称呼,是姓的分支。古代有“立氏”一说,代表的是对个人或家庭成就的承认。正如《左传·隐公》所载:“公命以字为展氏”。“氏”表示某亲属组织有自己独特的名号,也可以说是有个独特的家名。“立氏”意味着在组织上相对独立,并且获得了一个足以表示其独立性的名号。比如有一李姓的家族,大哥一家有人当了省长,可以称呼为“省长先生”和“省长先生一家”,二弟一家有人授勋,可以称呼为“xx称号先生”和“xx称号先生一家”。同为李姓,获得了两个社会认可的各自称号,称号即是“氏”,获得称号即是“立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秦之后,姓氏合一。

关于名的起源,我们可以参考《说文解字》:“自命也。从夕口,夕者,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也。”自我的称呼,黄昏看不清的时候,自己喊自己。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黄昏时分,两个人相对走在小路上,没相遇前一个喊着自己的名字“熊大”,另一个喊着“熊二”,告诉对方,我可能是你认识的人,不是野兽。

名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夏以前,个人猜测,从人类有语言之后,不久就有名字了。总不能大家见面“你谁啊?”“我啊”,这样的方式是产生不了沟通的。当族群大到某个程度,不给个体一个称呼,很难应付复杂局面。

古代通常情况会在小孩三月后(古时存活率低),举行郑重仪式,由父亲起名,民间通常与“百岁”一起,如《仪礼丧服传》记载:"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今,很多地方还有新生儿百天过“百岁”的传统。这个不是定论,有些地方会由爷爷起,有些地方会由族长或德高望重长辈赐名,有些朝代皇亲国戚会由皇帝或皇后赐名,当然有些也会一出生或出生之前就会起好名字。

古人起名没那么多讲究,不忌雅俗。俗一点的比如齐桓公叫小白,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更早的商汤原名履(鞋子),后名天乙;雅一些的比如王羲之,他的儿子分别名献之、凝之、徽之、操之、焕之。

相对于名,古人对字要重视得多。

字起源于古人祭神和祭祖,出于尊敬和避讳,不敢直呼其名,就想了个绕开的法子。后来发展为,对成年长辈表示尊敬,类似现在的小名和大名,等到成年再称呼“狗蛋”有点不尊重,所以改叫大名“富贵”。

男子到二十岁,女子到十五岁,会行成年礼。男子行冠礼,通常称“及冠”或“弱冠”(二十尚弱),冠礼后表示男子已成年,可以娶妻,可以参与和继承家族的事情。当然也有权宜的时候,特别是乱世之时,如《仪礼·士冠礼》“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诸侯天子很多等不到二十即位。

女子行笄礼,女子满十五岁,通常称“及笄”或“笄年”,通常已许亲,笄礼后表示女子可以出嫁。到二十岁还未出嫁,也会行笄礼。《礼记杂记下》记载:"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

成年礼后,男女都会起字。《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未出嫁的女子会有“待字闺中”一说。如孔颖达(孔子后代)所说:“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有字之后,称呼对方要用字,本人自称为表谦虚使用名。比如你我见面称呼,会说一句“子非兄,好才气。”那我会回:“兄台抬爱,明涵惶恐。”

古人起字,有些会用特定意义的词,比如常见的“伯、仲、叔、季”,代表在家族中的排行,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子”在古代意思为你,也常用,如杜甫字子美。有些代表期望或期许,如岳飞,字鹏举。大部分人的字,都没有规则,但多数会经过斟酌具有特定意思,如屈原,名平,字原,白居易,字乐天。

号也叫别号,比较好理解,类似现在的绰号,具体起始朝代无法考证,像“鬼谷子”应为号,但无法确定是自己起的,还是后世人称的。东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这个算比较早的号了。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唐朝时期已经很普遍,宋朝达到顶点,清末消失。

号一般是文人雅士自己取的,少数是别人奉送。比如可以自号“千杯不醉”,好友可以赠号“一杯就倒”。

号以“先生”、“山人”、“居士”、“散人”最常见。如白朴号兰谷先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不断,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感谢耐心阅读,喜欢就给些鼓励,三连、四连、五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