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用户的艺术:有趣的场景代入应用

科技小李纸 2020-02-26 16:12:49

场景代入——怎么用,有什么好处

场景代入,读者们应该都有所了解,绝大部分人都利用过场景代入,无论生活还是职场中。那么场景代入有什么好处?无非就是让对象产生代入感,增强说服力,以达到对象为你“买单”的目的。而说服力,绝对是成功人士的标配技能。

常见的场景代入有哪些?

我们常见的场景代入应用一般分为满足感型场景与挫败感型场景(所谓痛点)。

其中,主打满足感型场景大家在电视上看的比较多,比如卖调味料与家具厨具,广告一般会描述年轻妈妈为家中的孩子和丈夫做了一桌好菜,味道一流,温馨的家庭小场景,拍出了大家都期望的家庭生活。(太太乐鸡精,有没有,什么炒菜锅,有没有...)

而主打挫败感的广告(就是只打你痛处),相对于前者来说会相对少一点,因为主打挫败感类的广告面向的人群通常更讲究精准度,更多的是功能性服务或者产品。比如药用类,还老在吃饭时段播,问你怕不怕;另外一种就是服务类,这类大家应该不陌生。

除了广告外,

面试时,HR对你说……

离职时,老板对你说……

学习时,老师对你说……

在家时,你妈对你说……

上网时,砖家对你说……

细心想想,场景代入确实是说服别人的高效方法,几乎哪儿都能用上!

不过,用上和用好,能当做一回事吗?

场景应用盘点

首先,我们要定义场景代入关于怎么算“用好”的标准。

代入感强——是否富有真实感能引起共鸣

真需求抓取到位——是否跑偏,或者不到位

解决什么,怎么解决——是否有效回应对象的期待,表现形式呢?

如果你的“方案”能完美解决上面三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出师了!

好了,接下来我讲跟还没出师的大小白们分析一些简单案例,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上面关于“场景代入”成功失败的要点。

1. 罐装凉茶广告:

广告过程围绕熬夜学习、加班、吃鸡打游戏的情景,然后就是撸串、小龙虾的宵夜情景,直视生活小场景制造关于“伤肝、伤神、伤胃、伤身”的危机感,然后开始插入凉茶元素,对刚才的场景进行补充,就是在学习熬夜时,喝凉茶,吃宵夜后喝凉茶……我说完,相信大家脑海中已经快速的描绘出相关的画面感,然后广告还打出一两句文案,像怕上火,喝……

2. 打车广告:

女生,加班到深夜,暴雨,没伞,挥手叫计程车没有回应,5分钟后,面前停下一台黑色小轿车,以为身穿西装的秀气男性打着伞从车上下来,把女生接到后车位上(这里有迷人的微笑),然后小轿车缓缓启动,女生靠在床边,看着车外暴雨,在看了一眼车内后视镜,看到司机暖人的微笑,然后打开手机,毅然看到打开着的某某打车app界面,最后就是一句补充的文案台词……

从上面两个广告案例中,小编以令人捉急的文字简单描述了广告画面(场景画面),同时,也可以肯定读者已在脑中生成了这个场景。

引发联想(期待)与感触的场景,在“说服”别人这件事上令你更加有力,但当我们利用场景代入时,首先得考虑,在什么情况下,用户是真正意义上需要我(或产品服务),只要搞通这点,场景利用便会得心应手。

至于,如何熟练地应用场景案例来说服别人为你买单这件事上,就需要多花心思去组织一下内容了,面对客户,我以怎样的形式去传达我想给他看的场景?面对员工,我怎样把脑中的棋盘展示给他们?

请先去解读你的对象,解读他的需求与“疑点”吧

0 阅读:0

科技小李纸

简介:分享互联网新鲜事